績溪:一條條“交通線”正向“風景線”轉變

車在景中行,人在畫中游,是許多人走完績溪縣境內S346荊白路后的感受。
這是一條國家級“縱行徽州文化旅游風景道”,一端連接績溪古城,一端連接杭州市臨安區,連8個鄉鎮,串7個A級景區,穿3個市級鄉村振興示范片區,是一條風景絕美的“皖浙天路”。這一變化,正是績溪縣“交通線”向“風景線”轉變的一個濃縮精華。
近年來,安徽省績溪縣緊緊圍繞“大黃山世界級休閑度假康養旅游目的地”建設目標,全力推進“交通+旅游”融合發展,加快構建“外部交通快捷、內部交通順暢、慢行交通豐富”的旅游交通網絡,創建“最美風景廊道”——“皖浙天路”旅游公路品牌,構建“蘭花草”生態旅游公路網絡,實現“交通線”向“風景線”轉變。
優化頂層設計,全力推動交旅融合發展
2022年完成了《績溪縣“蘭花草”型交旅融合規劃編制》,傾力打造“蘭花草”型交旅融合品牌。該規劃結合績溪縣為大文豪胡適的故居,圍繞胡適詩詞《希望》“我從山中來,帶得蘭花草。種在小園中,希望花開早”為底蘊,打造“一蘭、五脈、七蕙”的“蘭花草”型交旅融合布局結構。規劃秉承“公路也是風景”的理念,通過“借景、造景、融景、成景”,建設“最美風景廊道”,將“景觀公路”打造成“觀景公路”。
圍繞“一蘭、五脈、七蕙”蘭花草交旅融合布局,績溪縣重點建設縣域內G233、S346、S207國省干線,以及全域縣、鄉、村道路網,涉及績溪縣轄8個鎮、3個鄉。“一蘭”:即績溪縣“蘭花草”型交旅融合體系。“五脈”:即S346東段、G233、S207、S346西段、S68,國省干線公路快速通道進入績溪縣及其旅游景點的重要脈絡。“七蕙”:即由國省道、縣鄉道、古道等串聯景區景點、主要鄉鎮、古村落形成的花蕙慢游組團環線。通過“蘭花草”型交旅融合建設,不斷完善區“慢游”交通基礎設施,暢通“慢游”微循環,主要為農村公路,全面提升績溪全域旅游“顏值”和“氣質”,持續提高交通運輸服務保障能力。
加快項目建設,夯實生態旅游發展基礎
績溪縣山清水秀,人文眾多,文旅資源豐富。其境內S346荊白路全長102公裡,橫跨翚嶺南北,是國家級“縱覽徽州文化旅游風景道”依托線路之一。全縣8家3A級以上景區、80%以上的農家樂分布於沿線,也是“皖浙天路”的精華,為《績溪縣“蘭花草”型交旅游融合發展規劃》重點建設的交旅主軸線。
績溪縣立足打造“皖浙天路”品牌,總投資超2億元實施美麗公路建設,全線提升“皖浙天路”,使之成為連黃融杭、全域旅游、交旅融合的黃金大道。一方面,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機遇,積極加強省際毗鄰公路建設,投資8000多萬元,實施東向“融杭通道”S346荊白路災毀工程重建,新公路路基寬度達到8.5米,路面寬度7.5米,實現與臨安區毗鄰公路等高對接,不僅大大提高了績溪東向融入杭州臨安的通行能力,還全面提升小九華、山雲嶺、尚村、梅干嶺、磡頭等景區景點道路通行能力。同時新建二級公路13公裡,新建美麗公路28公裡,顯著改善了交通互聯互通狀況。S346“皖浙天路”段還建成高山露營基地,並成為“自駕游天堂”。
在此基礎上,以交通重點項目建設為契機,投入0.7億元,在全國范圍內率先開展通往18個古村落(國家級、省級)農村公路改造,即“嶺北片區古村落保護聯網路項目”,全力打造成集交通運輸、文化旅游、鄉村振興、古村保護的“四維融合路”,推動“茶菊飄香、雕刻時光”鄉村振興示范片區產業發展。此外,以養“脈”育“蕙”為重點,相繼啟動S346荊白路(華陽至績溪嶺凹段)美麗公路、路域景觀提升改造工程,完成了10多處景觀小品建設,使得“縱覽徽州文化旅游風景道”快速成型成效。
堅持需求導向,推動服務供給多元化
2024年起,績溪縣以創建美麗公路為抓手,積極探索、大膽創新,盤活閑置資產,先后投資建設了蘭芯驛站、汪村驛站、梅干嶺智慧驛站等。其中汪村驛站地處S346荊白路美麗公路上,投資佔地10000平方,該驛站打造以戶外運動服務功能為主題,配備20余個機動車停車位,1處獨立廁所,在保障停車、如廁、休憩等基礎服務功能之外,多方面滿足群眾對美好出行的需求。蘭芯驛站位於上馬石,佔地650平方米。
這些驛站的建成使用不僅能為過往司機和旅客提供公共服務,也為績溪縣開辟了“農路變景點、驛站變景區”的交旅融合新路徑。后續,績溪縣還將以點帶面,加大驛站建設力度,利用“美麗公路”將各個節點串珠成鏈,擦亮“驛站”服務品牌,切實提升農村公路服務品質,推動績溪“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與此同時,績溪縣不斷美化路域環境,對農村公路益林路段全部綠化到位,實現“喬灌結合、三季有花、四季常青”。試點成功打造首條“零碳公路”,並在重要交通路段,採用彩色牆繪、節點小品打造等方式展現當地人文特色,形成公路與沿線景觀相協調的良好局面,讓旅游公路的風景越來越有韻味。(績交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