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記囑托 感恩奮進——安徽往前趕
安徽金寨:竹海漫“金山”

沿著大別山內蜿蜒的山路驅車前往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流波䃥鎮,目光所及之處不是樹木,而是漫山遍野的毛竹。
大別山脈漫山竹海。人民網 丁紀攝
金寨有多少竹子?根據林業局數據顯示,金寨縣現有竹林面積28萬畝,其中毛竹25萬畝,元竹3萬畝,是全省“十個竹子重點縣”之一,擁有萬畝以上竹林鄉鎮8個。流波䃥鎮正是其中之一,擁有毛竹面積更是超過5.5萬畝。
“在金寨,最不缺的也就是竹子了。”當地一位農民這樣說,“畢竟毛竹天生地養,隻要合理採伐,不需要額外養護就可以茁壯成長。”
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成就了金寨“竹海”的美名,也撐起了當地百姓的“致富傘”。
在流波䃥鎮黃畈村,金寨雙棱竹制品加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雙棱公司”)內外一派忙碌。工廠外拉著一捆捆巨大毛竹的卡車不時駛入廠區,工廠內機器轟鳴聲、破竹聲、竹竿碰撞聲不絕於耳。
工人編織竹制品。人民網 丁紀攝
流波䃥鎮宣傳委員張雪梅回憶道,前幾年,這處工廠所在地還是一片荒蕪。盡管村子裡竹子的數量不少,但是村民不會對毛竹進行加工,隻能砍伐后運往外地銷售,長期以來價格低廉,利潤微薄。
而此時,長期從事海外貿易的雙棱公司注意到,傳統的海運集裝箱底板板材原料以克隆木為主,如果用毛竹代替克隆木,不僅更輕便且韌性更好。
流波䃥鎮急需竹制品公司對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雙棱公司看中金寨縣豐富的毛竹資源。2020年11月,雙方一拍即合,流波䃥鎮通過招商引資引入了雙棱公司。僅用時三個月,2400平的加工廠房拔地而起。
雙棱公司總經理張維春算了一筆賬:“兩噸鮮竹可加工成一噸成品,資源利用率達50%。雖然運輸成本佔5%—10%,但金寨毛竹價格比南方低10%—15%,綜合效益顯著。”
竹制徑向帘。人民網 丁紀攝
5年過去,公司已將廠房擴建至4800平方米,與原來相比翻了一倍。2024年,雙棱公司年消耗3.5萬余噸毛竹,年產值2000多萬元。
“砍伐、鋸斷、破竹、編織、烘干,一塊徑向帘就做好了。制作工藝雖然很簡單,但是帶給村民的收益也更為直觀。” 張維春說。雙棱公司投產后,通過對毛竹合理開發,原本不值錢的毛竹獲得了超過500元每噸的“身價”,一躍成為村民們的“富貴竹”。
對於村民來說,現在不僅可以砍竹子賣給公司獲益,還能在工廠裡從事破竹員、編織員等工作,一個人現在能掙“兩份錢”。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做‘竹’文章,加強對竹瀝、竹板材等深加工產品的研發,讓每一根竹子都能得到充分利用。”流波䃥鎮黨委書記張萬永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