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蜀山區:“人工智能+”讓“大塊頭”機器變得更“聰明”

熱火朝天的施工現場,無人駕駛車輛有條不紊地進行作業,忙碌的生產線上,焊接機器人高效精准地對鋼板進行焊接,智能管理平台大屏上,生產進度、設備運行狀態等情況一目了然……這些智能化應用場景的實現離不開人工智能(AI)的廣泛應用。
合肥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研究院企業高斯工業智能制造全棧式檢測系統工廠實景。
近年來,合肥市蜀山區牢牢把握人工智能發展機遇,積極推動人工智能與制造業深度融合,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升級,目前已集聚全口徑軟件產業鏈企業超300家(含人工智能企業78家)。1—2月,全區規上軟件產業營收11.7億元,形成涵蓋算力、算法、研發應用的完整產業鏈。
3月25日,合肥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研究院與安徽中數國科技術有限公司、浙江恆基永昕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涉及新材料技術創新、鈉離子電池研發、具身智能機器人智能系統研發等領域的企業簽約。
安徽中數國科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數國科”)是一家提供具身智能機器人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服務的企業,其技術研發傾向於重型機器人領域,依托“行業應用模型”開發無人平衡重叉車、商用清潔機器人,與合力叉車等企業深度合作。
“借助合肥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研究院人工智能賦能工業制造的優勢,我們將推動技術研發、資源共享與場景應用深度融合,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中數國科有關負責人表示。
數字技術與人工智能的發展,正在重構新型工業化的底層邏輯。
浙江恆基永昕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9年,位於寧波市奉化區民營科技園,是國內較大的粉末冶金機械零件制造企業之一,其產品廣泛應用於汽車、氣動、機械設備等多個領域。
“依托合肥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研究院與‘科大硅谷’蜀山園的平台優勢,通過產品和技術合作,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為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貢獻力量。”該企業有關負責人表示。
作為傳統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工程機械積極引入人工智能、物聯網和大數據等前沿科技,推動著行業“智慧”升級。
在中貝新能源有限公司,AGV智能搬運機器人正在作業。
走進中貝新能源的工廠,20台六軸工業機器人與20余台AGV智能搬運機器人協同作業,從精密打螺絲到工序流轉,物料運輸全程由AGV智能搬運機器人按預設路線自主完成。此外,機器人集群與AI視覺系統構成的“智慧大腦”貫穿生產全流程。
中貝新能源有限公司,憑借其前沿的自動化AI監測技術與綠色能源體系,正加快向技術密集型與綠色化轉型發展步伐。
當下,蜀山區積極深化數實融合應用,助力企業轉型升級。目前,已建成2個省級數字化車間、15個市級數字化車間。強化算力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軟件產業倍增發展,聚力發展工業軟件、行業應用軟件,全區規上軟件企業數量達到93家。
合肥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研究院展廳。
強化政策支持與載體建設。依托安徽智能軟件園、網達產業園、MAX科技園、聯東U谷等專業園區,為人工智能與制造業融合發展提供充足的載體資源,打造合肥市數字經濟發展先導區。
推動項目建設與產業集聚。積極引入和培育人工智能相關項目,推動產業集聚發展。智能算力中心及鋰電池系統生產基地的中貝通信華東基地投資落地,其中,中貝合肥智算中心首期算力已正式上線。九韶智能等一批人工智能相關企業集聚發展,初步形成了涵蓋算力、數據標注、數據算法、人工智能研發和應用等的產業鏈條。(朱靜 劉影影 劉亞萍 文/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