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省內要聞

新業態“融”出新活力

2025年04月21日08:39 | 來源:安徽日報
小字號

  4月19日,第三屆“江南銅谷”風景道徒步大會在銅陵市義安區鳴槍開走,1000余位銅陵及周邊地區的健身愛好者從金山景點出發,沿途經“千年銀杏”“千畝花海”等景點,最終抵達義安區鳳凰山景區。沿途銅谷聽溪,草甸追風,野花開滿山徑,終點以鳳丹為特色的景區更是引得許多參與者入內“打卡”。

  沒有名山大川、沒有5A級景區、缺乏文旅“大IP”的義安區,這個春季卻以景區熱度、文旅活動頻頻出圈。此前的清明假期,義安區3天接待游客量達30.3萬人次、同比增長44.3%,其中來自滬蘇浙等地的游客佔比約65%。該區永泉小鎮、鳳凰山、犁橋水鎮等景區熱度領跑,平均日接待游客量均突破2萬人次。在文旅“內卷”的當下,義安區如何實現破壁出圈,從“待字閨中”到走向全國?

  “長期主義”激活山水人文家底

  ——在無頂流中長出新可能

  “清晨在鳳凰山相思樹下看鳳丹花開,午后到永泉小鎮嘗一口地道的殺豬湯,入夜沉浸於犁橋水鎮非遺打鐵花的璀璨星河……”跟著旅行社“打卡”義安區后,南京游客劉曉艷在微信朋友圈分享了她的一天行程,引來眾多點贊和評論。

  “從鳳凰山前往永泉小鎮的路是一條風景道,沿途風景特別好。”面對記者採訪,劉曉艷話語間既興奮又有些遺憾,“旅行社兩天一夜的行程安排太滿,還有很多風景沒來得及停下來看。”

  劉曉艷提到的鳳凰山、永泉小鎮、犁橋水鎮如今都已是義安區的知名景區。面對沒有“大IP”、引領性景點的現實,義安區依托自然稟賦,彰顯地域特色,以項目建設為抓手,秉持“長期主義”打造龍頭景區。

  具有江南水鄉特色的犁橋村是安徽省首批美麗鄉村省級中心村,經過前期持續設施提升、導入活動引流,再到2023年運營犁橋水鎮景區,“犁橋”品牌的打造堪稱“十年磨一劍”。永泉小鎮最早是永泉農庄,這個在廢棄礦山上建設起來的景區,歷經21年已經發展成為了集旅游觀光、休閑度假、溫泉康養為一體的4A級景區,是省級森林康養基地、避暑旅游休閑目的地。鳳凰山景區如今不僅可以觀賞牡丹,還打造了瀑布咖啡館、萌寵樂園、鳳棲露營基地等項目,業態更加豐富。義安區還推動轄區內的梧桐花谷景區創成4A級景區,將天門鎮金塔村的夢思康百合庄園打造成了3A級景區。

  “我們還依托美麗鄉村、四好農村路建設等,推動景區串點成線、串珠成鏈。”義安區文旅局局長盛秀芬介紹,義安區打造的“江南銅谷”旅游風景道成為了省級旅游風景道﹔串聯夢思康百合庄園、鳳凰山景區、梧桐花谷、永泉小鎮等景區的“春季花語,慢享田園”之旅線路入選了全國60條春季精品線路。

  “反彈琵琶”構建特色文旅場景

  ——結合地域文化“做不同”

  不再依托市場採購,而是做回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永泉小鎮的“反彈琵琶”操作,造就了景區的特色餐飲品牌。

  走進永泉小鎮景區的農家小院,裡面可見柴鍋灶和農家廚娘,但若問起農家小院的最大特色,得到的答案卻是原生態食材。

  “我們這裡的所有食材均來自我們自己的種植、養殖基地。”永泉小鎮景區負責人尹志平告訴記者,景區直接帶動600余名周邊村民就業,但輻射帶動的人員有2000多人,“我們在周邊共計打造了20多個糧食、蔬菜種植基地和畜禽養殖基地,實行統一標准種養、統一價格收購,保証食材綠色新鮮。”

  在文旅“內卷”的當下,如何避免同質化,打造自己獨有的引流“爆點”?義安區一方面積極組織景區工作人員外出考察交流,引導景區自身出思路、出創意﹔另一方面強化頂層設計,推動景區業態互補、差異發展。

  相比依山而建的永泉小鎮,犁橋水鎮景區更加突出水鄉夜景、節目演出和藝術村特色。

  華燈初上,犁橋水鎮的熱鬧氛圍才剛剛啟幕。身著漢服拍照,乘坐游船“打卡”,觀看節目演出,偌大的景區好不熱鬧。

  犁橋水鎮景區相關負責人劉東成介紹,景區演出於每天10時開始一直持續到22時,“我們的夜間人氣更旺,人造月亮、五彩燈光秀、打鐵花表演以及每周六的煙花秀,每一個都是引流‘爆點’。”

  處處有景各不同,四季可玩花樣多。盛秀芬介紹,圍繞讓游客常來常新,該區在凸顯景區差異化的同時,還做到了四季風景各不同,“在義安區,春天可往江心洲上賞萬畝油菜花海﹔夏天可到鳳凰山景區露營地看星空燦爛﹔秋天能去永泉小鎮感受‘江南味道’街區的煙火氣息﹔冬天能在犁橋水鎮賞煙花秀、品味非遺民俗。”

  相較其他景區以自然風光和多元業態攬客,位於義安區的銅草花研學基地則主打文化牌,連日來已結合學生春游舉辦了多場成長禮、研學實踐等活動。

  “我們通過‘課本+文化體驗’的模式,讓孩子們親身感受傳統文化和農耕魅力。”銅草花研學基地負責人崔露介紹,義安區是銅陵白姜核心產區,擁有銅陵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金牛洞古採礦遺址,基地結合實際研發了“銅文化體驗之旅”“農耕文化體驗之旅”,僅去年就舉辦了300余場研學教育活動,參與人次達8萬。

  “口碑裂變”破解火爆出圈密碼

  ——變流量狩獵為信任種植

  “我居然用一袋銅錢在深山裡過了兩天古代人的生活”“都2025年了,居然還有地方在用銅錢生活”……

  一枚銅錢能夠換來多大流量?在抖音短視頻平台檢索“永泉銅錢”關鍵字,瞬間便刷新出了大量視頻,抖音達人“南京劉好燃”“濟南街坊”憑借“永泉銅錢”的短視頻分別收獲了38.4萬、20.1萬點贊量。

  景區要有“留量”先要有“流量”。在義安區的景點走訪中,記者深切地感受到了宣傳引流的重要性。在義安區政府的幫助支持下,許多景區都組建了專業的宣傳團隊,不僅做到日常更新,更是實現了文圖、短視頻、直播全方位引流、全平台傳播。

  “我們的宣傳和直播團隊有近30人,每年投入約1000萬元用於營銷宣傳。”永泉小鎮景區企劃電商部負責人陳曦介紹,春節期間,他們發布的300條“抖音”短視頻斬獲1.2億曝光量,“快手”平台50條視頻播放量突破8500萬,“清明假期,央視直播結束后,我們‘五一’期間的108間溫泉酒店客房迅速被搶訂一空。”

  面對文旅頭部達人的超強引流能力,義安區引導企業把握流量風口,並積極為景區與文旅網紅溝通聯系牽線搭橋。以永泉小鎮、犁橋水鎮為例,兩個龍頭景區每月邀請近500名抖音達人、小紅書達人到景區現場拍攝宣傳,用37個直播賬號分別播出,實現“信任種植”“口碑裂變”。

  “我們還借助央媒、省媒積極開展直播活動、推出新聞報道,並通過在短視頻平台設置話題等方式提升影響力。”義安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吳玲娟介紹,中央電視台今年已5次關注義安區文旅,“永泉小鎮無憂度假”“犁橋水鎮”抖音相關話題播放量分別突破7億次、2億次。

  義安區還舉辦“四季不重樣”的場景創新引流活動,已連續兩年承辦省“歡歡喜喜過大年”主場活動。編織 區域聯動“文旅共同體”,通過開通7條旅游公交專線、與滬蘇浙旅行社簽訂合作協議等方式,深入承接長三角旅游市場。2024年,該區打造“永不落幕的文旅盛宴”,共舉辦了13個主題、320多場活動﹔入選“長三角慢生活旅游最佳體驗度城市”,全區旅游收入中,長三角客群貢獻率達65%。(記者 劉洋 通訊員 方盼亮 王笑)

(責編:關飛、金蕾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