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六安:匠心傳承非遺 手捻氤氳茶香
2025年04月03日11:44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人民網六安4月3日電 (記者周坤、陳若天)每年清明前后,當春風輕柔地拂過茶山,沉睡了一冬的茶樹被悄然喚醒,便進入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六安瓜片的黃金採摘期。
走進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區獨山鎮,翠綠的茶壟映入眼帘,一株株茶樹冒出嫩綠的新芽,採茶工人腰間別著背簍,雙手在茶樹間來回翻飛,一顆顆鮮嫩飽滿的芽尖便墜入茶簍中。
“六安瓜片的採摘極為講究,求壯不求嫩,既不要芽也不要梗,一根枝條上最多隻能採五六片。”裕安區茶農張本明說,六安瓜片因葉片肉質醇厚,形似瓜子而得名,是綠茶中唯一去梗去芽的片茶。
山上採茶忙,山下制茶香。
在加工車間,一片片鮮葉經過扳片、炒生鍋、炒熟鍋、拉毛火、拉小火、拉老火6道工序,在溫度與時間的歷練中,慢慢褪去青澀,茶香愈發濃郁。
與其他綠茶相比,六安瓜片的獨特制作技藝,在於一種被稱為“拉老火”的傳統制作工藝——先將茶葉攤在竹編大烘籠上,而后放置於炭火上,反復烘烤達一百多次。
“抬籠要快,翻茶要勻,拍籠要准,腳步要穩……”六安瓜片制作技藝的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曾勝春一邊展示著傳統制茶技藝,一邊說著動作要領,“這一過程,尤其講究烘焙火工的拿捏,老一分則苦,嫩一分則澀。”
六安瓜片的制作工藝在2008年就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曾勝春師傅坦言,盡管現代機械化生產已應用至六安瓜片制作的多個流程,但在“拉老火”這一核心步驟上,人工操作仍是不可替代。
老師傅們憑借精湛的手藝與敏銳的直覺,精准掌控溫度與火候,讓這份古老的制茶工藝在百年時光中熠熠生輝,薪火相傳。
(責編:關飛、韓震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