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三年聚焦同一主題 提交三份深度調研報告
含山縣人大常委會以高質量調研推動職業教育提檔升級

圖為含山縣人大調研組參觀阜陽技師學院產教融合工作。通訊員 韓宣 攝
3月25日,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與含山電子工程學校簽署校際合作協議,雙方將聯合開展跨境電子商務培訓,並共建機械加工類教師培養分中心。這一合作是含山縣職業教育三年提質行動的重要成果,也是含山縣人大常委會持續三年跟蹤監督推動的生動注腳。
近年來,含山縣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綠色智能鑄造等主導產業快速崛起,制造業“智改數轉”步伐加快。隨著招商引資企業層次提升,技能人才缺口日益凸顯。與此同時,全縣每年有1200余名初中畢業生未能升入普通高中,如何為這些學生謀出路、為產業升級育人才,成為緊迫課題。
2023年3-4月,含山縣人大常委會組成調研組,先后走訪了縣內含山電子工程學校和其他幾所學校,並深入縣經開區和部分鎮,召開了4場座談會,深入了解全縣職業教育發展情況。為借鑒先進地區經驗,調研組還赴上海信息技術學校及省內廣德、當涂等職業學校考察學習。2023年5月,含山縣人大常委會黨組向縣委提交了《關於含山縣職業教育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這也是該縣人大常委會第一份關於職業教育發展的調研報告。
高質量的調研報告受到縣委主要領導的充分肯定,明確要求按照近期提升辦學質量水平、中期謀劃新校選址建設、遠期創建A類學校的目標,統籌推進含山縣職業教育。並成立了由縣委書記、縣長任雙組長,縣人大常委會主任任常務副組長的含山縣職業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按照近期、中期、遠期目標,明確“施工表”“路線圖”。
2024年3月,為加快推進含山電子工程學校新校區建設的步伐,縣人大常委會再次組成調研組,前往池州工業學校、阜陽理工學校和滁州職業技術學院,就學校新校區建設、辦學理念和特色、教育教學管理模式等工作深入調研,提交了第二份關於職業教育發展的調研報告。縣委主要領導認為考察收獲很大,學到了真經,結合含山實際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舉措,並要求加快推進新校區建設工作。很快,在縣人大常委會主要領導、縣政府分管領導的密集調度下,相關單位認真做好新校區規劃設計工作及土地要素保障等工作。
2025年1月2日,新年上班第一天,含山縣人大常委會主要領導帶領教育、人社、經開區和縣電子工程學校負責人前往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希望通過跨區域的校際聯動,共筑政府、企業、學校產教聯動的融合新生態。為學習經驗,3月初,縣人大常委會又一次組織調研組赴阜陽技師學院、阜陽職業技術學校進行學習考察,提交了第三份關於職業教育發展的調研報告。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都在縣人大常委會的調研報告上作出批示,要求全縣上下要進一步堅定加快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信心決心,把工作重心放在提升職業教育辦學質量水平上,集中人力、物力、財力、精力抓好教師隊伍建設、實訓基地建設、校企深度合作、學生素質提升等重點工作,力爭在兩年內實現辦學水平明顯提升,打造在周邊縣區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特色化中職學校。同時新校區規劃建設同步推進,力爭在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實現項目開工。
含山縣人大常委會連續3年圍繞職業教育這個主題,提交了3份高質量的調研報告,受到縣委、縣政府的高度肯定,也推動了含山縣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目前,含山縣職業教育有了長足的進步,縣職業教育工作領導小組作用發揮明顯,重視職業教育正在全縣上下達成共識﹔縣委書記聯系縣電子工程學校成為制度,學校領導班子得到加強,師資隊伍緊缺的問題有所緩解﹔招生規模持續增長,在校生人數突破2200人﹔校企合作正在破題,與海天教育集團深度合作正在推進。
“沒有深入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三份報告不是終點,而是深化改革的起點。”含山縣人大常委會主要負責人表示,縣人大常委會既要圍繞大局精准選題,也要久久為功科學解題,更要凝心聚力有效答題,讓高質量的人大調研轉化為高質量的人大監督,推動含山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通訊員 田斌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