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省內要聞

長江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效應顯現

長江干流安徽段出境水質穩定在Ⅱ類水平,部分斷面達Ⅰ類水平

2025年04月01日08:19 | 來源:安徽日報
小字號

  近日,記者獲悉,作為長江經濟帶承東啟西的重要節點省份,安徽省實施皖蘇、皖贛長江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與上下游省份共護長江母親河清波瀲灩,截至目前,皖蘇、皖贛已實際產生橫向補償金額2.79億元。

  據了解,補償機制設計中,皖蘇建立水質改善與補償資金聯動的激勵機制,皖贛共同設立億元補償“資金池”,將月度水質與資金分配緊密挂鉤,撬動上下游“共飲一江水,共擔治理責”的協同效應。同時,省財政廳、省生態環境廳出台《安徽省長江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資金管理辦法》,創新構建“縱向補償+橫向補償+總磷控制補償”三維考核體系,根據水質情況對長江干流沿江5市(安慶市、池州市、銅陵市、蕪湖市、馬鞍山市)實施污染賠付與生態補償“雙向補償”,推動地方從環境治理“被動應對”轉向“主動擔當”。補償資金實施項目化管理,重點用於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態修復、經濟結構調整和綠色產業優化升級等長江大保護相關支出,同時探索引入市場化補償方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推動形成多元投入格局。

  2024年,根據相關監測數據,長江干流安徽段出境水質繼續穩定在Ⅱ類優質水平,其中烏江出境斷面氨氮年度指標由2023年的Ⅱ類提升至Ⅰ類,長江干流2個出境考核斷面的6項補償考核指標中,已有3個達到年度Ⅰ類水平,長江(馬鞍山市段)入選全國第三批美麗河湖優秀案例。

  下一步,安徽省將攜手蘇贛兩省,系統總結評估生態補償機制改革實踐經驗,聚焦生態屏障共建共護、綠色產業協同發展、創新要素資源共享等領域,推動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再升級”,聚力打造長江流域生態環保協作樣板,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記者 朱卓)

(責編:關飛、金蕾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