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春提速!安徽高速多條年內計劃通車項目刷新“進度條”

一季度即將收官,作為安徽省高速公路建設運營主力軍的安徽交控集團,緊扣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持續擴大有效投資,有力有序推進項目建設大干快上。
截至目前,15條在建高速公路累計完成投資43億元,其中,計劃和力爭今年通車的項目均完成投資超七成,正在朝著既定建成通車目標全力沖刺,為安徽省高速公路建設再添新動能。
“綠色動脈”即將打通,生態文旅共融發展
日前,在進入通車倒計時的宣涇高速二期項目建設現場,隻見施工人員正在進行護欄線型調試、標線設置、服務區裝修等收尾工作。
宣涇高速二期項目。 秦連飛攝
這條雙向四車道、設計時速100公裡的“綠色動脈”,自涇縣江梓村起,跨越G205國道,穿越牛形山、秦坑河,最終銜接蕪黃高速,不僅是交通發展的裡程碑,更是生態、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的時代答卷。
值得一提的是,該項目踐行“最小干預、最大修復”理念,全線橋隧比達45%,繞避揚子鱷保護區等生態敏感區,布設動物遷徙通道12處,利用紅外相機監測生物多樣性。
同時,項目串聯“皖南川藏線”“文房四寶小鎮”等文旅節點,通車后涇縣至宣城車程縮短至15分鐘,助力“快進慢游”全域旅游格局,賦能鄉村振興。
宣涇高速二期項目。 秦連飛攝
眼下,隨著主體工程告竣,房建、綠化、交安等附屬工程進入沖刺階段,這條“皖南綠脈”有望於今年上半年提前通車。
項目通車后,不僅將會有效緩解G50滬渝高速的通行壓力,而且會促進皖南地區與江浙滬的文旅資源互通,為打造“宣紙上的山水畫卷”全域旅游格局注入強勁動力。
改擴建工程穩步推進,通行能力顯著提升
蕪宣高速改擴建項目作為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交通主動脈,建設工作也在穩步推進。
蕪宣改擴建清水河特大橋。 秦連飛攝
該項目是安徽省“五縱十橫”高速公路網“橫七”上海—武漢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起點位於宣城市宣州區,順接G50滬渝高速廣德至宣城段,終點位於蕪湖主線站,沿線跨越宣城市宣州區和蕪湖市灣沚區、鳩江區“兩市三區”。
“目前右幅4車道已經建成通行,左幅4車道正加快推進,其中38公裡路面已建設完成,剩下清水河特大橋等3座橋梁正在推進。整個項目計劃今年建成通車。”安徽交控集團蕪宣改擴建項目辦副主任李潤清介紹,改擴建之前,蕪宣高速日均斷面流量約為2.9萬輛次,春運峰值約為5.5萬輛次。預計改擴建后,蕪宣路日均斷面流量達到3.4萬輛次,春運峰值將達到7萬輛次,通行能力將大為提升。
清水河特大橋正在建設中。 人民網 呂歡歡攝
今年1月,蕪宣高速蕪宣機場互通正式開啟運營,蕪湖、宣城兩地市民從市區到達機場時間分別縮短至35分鐘和25分鐘,形成“半小時交通圈”。
蕪湖宣城機場建設投資有限公司黨委專職副書記王峰表示,便捷的交通條件進一步提升蕪宣機場競爭力,吸引更多周邊旅客選擇該機場出行。今年1至2月蕪宣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152548人次,同比增加4689人次,客流增長顯著。
完善皖江交通網絡,助力區域經濟騰飛
作為完善皖江高速路網項目,全長119公裡的天天高速無為至安慶段同樣建設正酣,2000多名施工人員、500余台套機械設備連續作業,形成“路基收尾、橋梁合龍、路面加速”的立體化施工格局。
天天高速長河大橋。 秦連飛攝
3月26日,在天天高速無為至安慶段項目施工現場,瀝青下面層試驗段攤鋪順利完成,這標志著該項目正式進入路面面層施工階段。
此次試驗段全長317米,厚度8厘米,施工過程中嚴格把控拌和、運輸、攤鋪等重點環節,平整度、壓實度等關鍵指標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為后續規模化施工提供了技術支撐。
據介紹,天天高速無為至安慶段項目是安徽省高速公路網“五縱十橫”布局中“橫八”線中的一段,是S22天長至天柱山高速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已納入G4231南京至九江高速公路國家高速公路網。
該項目的建設是響應“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的需要﹔對打通安徽長江北岸交通紐帶,完善安徽沿江綜合立體交通走廊,支撐長江經濟帶國家戰略實施,緩解長江經濟帶交通壓力,帶動沿線城鎮經濟、旅游發展等起了重大意義。
合徐南建設現場。 秦連飛攝
除了計劃今年建成通車的項目正奮力沖刺,其他高速公路項目也都在加速推進。
安徽交控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安徽省交通基礎設施升級的“骨干工程”,合徐南高速改擴建項目提前完成左幅封閉,全面推進規模化施工﹔阜淮高速阜南方集互通立交及連接線工程項目開工﹔寧旌高速徽水河大橋主橋拱肋如期成功合龍﹔納入長三角交通運輸一體化發展規劃的S27東鄱高速安徽段、S40寧樅高速池州段先行用地獲自然資源部批復,為項目關鍵控制性工程提前開工奠定基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