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宿鬆:三點發力推動農村黨員冬訓春訓走深走實

近年來,安徽省宿鬆縣堅持把開展農村黨員冬訓春訓作為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在基礎保障、課程設置、學用轉化等方面持續發力,不斷提高農村黨員綜合素質。
穩固“支撐點”,夯實基礎保障根基。充分整合會議室、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現有基礎設施,在全縣范圍內建設23個鄉鎮(街道)黨校,讓基層黨員能就近就便參與學習。在全縣范圍內廣泛挖掘優秀師資人才,儲備專兼職講師,定期組織師資隊伍參加各類培訓活動,提升教學能力與專業素養。統籌全縣優勢資源,打造洲頭鄉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等24個特色鮮明的現場教學點,涵蓋黨性教育、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等六大類別,推出黨性教育研學路線,健全黨員教育陣地體系。
緊扣“關鍵點”,科學設置培訓課程。組織黨員認真學習黨的創新理論,結合農村黨員特點,量身定制專項學習內容,將涉農惠農政策和法律法規作為重點,開展“千萬工程”、鄉村振興戰略宣講,幫助農村黨員理解政策、掌握政策。在今年舉辦的全縣冬春訓重點培訓班中,結合全縣“兩茶一漁”特色產業發展,組織農技專家開展《茶產業發展現狀與對策》專題授課,幫助黨員掌握實用技能。開展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抓黨建促鄉村振興“頭雁爭先”擂台比武活動,組織黨員現場觀摩學習,激發參與鄉村振興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著眼“落腳點”,推動學用轉化長效。堅持以學習促實干,將黨員冬訓春訓與推動干事創業、為民辦實事相結合,引導黨員積極發揮作用。對農村的無職黨員實行“定崗式”管理,結合各村實際,設立政策宣傳、環境整治、森林防火等崗位,引導無職黨員結合自身特長優勢主動認領崗位,實現“無職”變“有職”﹔對流動黨員實行“跟蹤式”管理,建立縣鄉村三級流動黨員台賬,召開流動黨員新春座談會,讓流動黨員“離家不離心”。開展“我為家鄉獻一策”“我為家鄉辦件事”等實踐活動,鼓勵大學畢業生、退役軍人、黨員致富能手回鄉創業就業,服務家鄉發展。(朱蕾)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