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空而起!安徽工程大學校招現“低空經濟熱”

3月26日,“合肥千企萬崗請您來”活動走進安徽工程大學。36家優質企業攜724個高含金量崗位“組團”攬才,飛行器設計、機器人調試等展位前排起了長龍。
產業迭代催生“人才磁場”
招聘現場,中科華控航天科技合肥有限公司展位前的長隊格外醒目。這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的人事經理廖榮蓉,一邊整理著近百份簡歷,一邊感慨:“飛行器控制算法、導航定位崗位,投簡歷學生的專業匹配度超過90%,這樣的精准度超乎我的想象。”
面對應聘學生,這位深耕高端制造領域多年的人力資源行家給出了“三維能力模型”:職業規劃清晰度、技術迭代自驅力、價值創造契合度。
從招聘現場的技術交鋒到生產一線的創新實踐,合肥正通過“政策牽引+生態營造”重塑人才引力場。當被問及與深圳等先發地區的差距時,廖榮蓉拿著一摞簡歷信心十足:“希望合肥與低空經濟有關的企業能擰成一股繩,把當地的低空產業鏈做大做強,吸引全國人才來發展!”
校地共育破解“人才密碼”
“從實業救國到實業報國,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始終是我們的辦學宗旨。”安徽工程大學副校長張開炳表示。
安徽工程大學積極對接安徽省十大新興產業發展戰略,深入推動產教融合。據統計,該校專業設置與安徽省十大新興產業匹配度達83.7%,位居全省高校前列。
“藍海”的水已經開始沸騰。
面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機遇,這所擁有90年辦學歷史的高校,正以創新之姿積極布局低空經濟新賽道。學校專題研究部署,重點培育航空動力系統等四大研究方向,加快推進低空技術研究院建設,推動科研人才入駐產業園區,打造高水平創新團隊,讓更多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張開炳特別指出:“合肥作為安徽省打造的低空經濟核心城市之一,為青年人才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平台。能夠進入合肥重點企業工作的畢業生,都是經過嚴格篩選的優秀人才。”他同時表示,廬江作為“合肥后花園”,區位交通優越,產業基礎扎實,新興產業發展動能強勁,蘊藏著巨大機遇,選擇廬江的畢業生既展現了專業實力,更體現了前瞻性的職業眼光。
揚“合”所長增強“磁吸效應”
“合肥是聚才的‘磁場’,在這裡你會擁有展現才華的舞台。”廬江縣政協主席王旭東在推介會上表示,“而廬江這方熱土,正從傳統農業縣轉型為新興產業聚集地,廬江借勢合肥科創資源,錨定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文旅等賽道精准發力,發展動能澎湃,引才腳步鏗鏘。”
在這裡,城市戰略與個人成長同頻共振,政策紅利與技術演進相互催化,最終編織成一張讓人才與產業共同騰飛的無形網絡。
“合肥不僅是安徽的省會,它也是一個科創城市,可以為我提供成長的平台,所以我會選擇去合肥就業。”安徽工程大學應屆畢業生操伶靈表示。
春潮涌動處,奮進正當時。當合肥憑借“科裡科氣”的城市基因托舉起低空經濟產業集群,新一代技術青年的職業選擇已然超越簡單的薪資比較。或許正如畢業生操伶靈的選擇所昭示的——在時代的風口產業中,找到與城市發展斜率最匹配的起跳點,才是當代青年最硬核的就業策略。(孫志恆 夏利 林子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