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馬鞍山:廢棄物處理有新招 入“雲倉”能換錢

眼下正值春耕,農藥包裝廢棄物如何處理,是時常讓各地環保部門頭疼不已的問題。
來到安徽省馬鞍山市和縣,在這個長江中下游地區最大的“菜園子”裡,田間地頭卻看不到那些被遺棄的瓶瓶罐罐,它們都去哪了?這裡會不會藏著開頭問題的答案?
登錄賬號、廢棄物投放、等待設備稱重……在該縣西埠鎮西埠村黨群服務中心門口,矗立著一個看似垃圾分類的儲存箱,一位村民正在箱前操作著。完成后,還不等他轉身跨上三輪車,隻聽手機“叮”一聲響:“支付寶到賬,13.50元。”
廢棄物投放入櫃,補貼轉身即可到賬。人民網記者 李希蒙攝
細問得知,能讓農藥包裝廢棄物變成錢的設備,名叫“智能雲倉”,也就是農藥包裝廢棄物智能收集櫃,共有“瓶子”和“袋子”兩個收集倉。農戶通過手機號碼、微信、人臉識別、ID刷卡進行注冊后,即可在屏幕上點擊登錄投遞和輸入密碼,按語音提示將廢棄的農藥瓶或塑料包裝投入倉門內。
最關鍵,投放完成后,現場就能收到政府公益有償回收兌換資金。
“以前那些農廢散落在田埂上,時間久了很多還深埋在地下,既不環保也不美觀,現在有償回收,既保護了環境,還能得些實惠。”西埠鎮西埠村副主任李德福說,自從村裡來了這些“鐵箱子”,農藥包裝廢棄物隨之消失。
李德福記得,智能收集櫃剛來的時候,在村裡可是引起了一番不小的轟動。“大伙兒聽說這些垃圾能換錢,許多人還會在農閑的時候,把以前地裡積攢的農藥包裝廢棄物挖出來,投放到櫃子裡。”李德福說,如今,不僅地裡不見了農藥包裝廢棄物蹤影,還順帶著把往年的“存量”都給清除了。
在貯存轉運中心,處理完成的農藥包裝廢棄物正在等待清運。人民網記者 李希蒙攝
田裡干淨了,那收集起來的垃圾又都去哪了?
來到西埠村不遠處的和縣農藥包裝廢棄物區級貯存轉運中心,在這裡,農藥包裝廢棄物從“小櫃子”跳到“大房子”。整袋整袋的農藥包裝廢棄物、廢舊農膜,按照國家危險廢物的處置標准,通過清洗、壓縮、打包等預處理后,將從這裡托運到處理廠,進行最終的無害化處理。
在轉運中心控制室,全縣的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過程,都被兩回收兩利用數字化平台一一記錄下來。平台以回收網點為依托,將投放人姓名、稱重數量、兌換金額、農戶登錄注冊審批、現場投遞視頻監控、農廢貯存量及轉運GPS定位軌跡、無害化處理等信息“一網打盡”。
工作人員正在查看兩回收兩利用數字化平台上的數據信息。人民網記者 李希蒙攝
“通過數字化平台回收的每一個農藥瓶和每一筆兌換金都將有據可查,也為監督管理提供了數字依據。”安徽澳川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晨說。目前,公司作為第三方服務機構,負責農藥包裝廢棄物及廢舊農膜從收集到處置的全流程閉環管理。並且,通過建立數據庫,實現以“數據統計、數據管理、數據分析和數據服務”為特點的數字化農藥包裝廢棄物及廢舊農膜回收方式,確保無害化處理率達100%。
人民網記者從馬鞍山市農業農村局獲悉,2021年,馬鞍山市出台了《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工作實施方案》,並於次年在博望區建立數字化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試點,打造全新回收處理模式。2024年10月,隨著當涂縣數字化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體系建成並投入使用,馬鞍山農藥包裝廢棄物數字化回收處理體系實現了全覆蓋。
截至目前,馬鞍山市共建成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站點559個,建成縣(區)級數字信息化回收處理中心2個。2024年,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率95.2%。提前完成安徽省“十四五”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率達85%以上的目標任務。
開頭的問題,“先行者”馬鞍山給出了答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