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縣區傳真

蕭縣農文旅融合發展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2025年03月07日16:03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近年來,蕭縣積極依托區位優勢和資源稟賦,聚合特色農業、文旅資源,走好“產業固本、文化鑄魂、旅游賦能”發展路徑,大力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堅持產業為基,為農文旅融合固本

近日,在蕭縣庄裡鎮高庄村米田農業科技園大棚裡,綠寶石、黃金珠、黑珍珠等各色小番茄挂滿枝頭,吸引了眾多游人前來採摘。“我們這個產業園建有集水肥滴管、智能控溫為一體的數字化日光溫室,可實現冬季果蔬綠色、高產、高質目標,能確保四季豐產不間斷。利用這些智慧農業設施,我們大力發展反季節車厘子、番茄等特色農業,並開展‘認領一棵苗’活動,目的就是趕在春天旅游旺季,吸引皇藏峪、天門寺的游客前來採摘,讓他們花少許的錢,體驗更多豐收的快樂。這活動僅5天,就有200多人參與了,看這趨勢,今年我們一准能迎來首季‘開門紅’!”該村黨支部書記薛炳樂呵呵地說。

促進農文旅融合發展,特色產業是基礎。目前像高庄村這樣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的村庄比比皆是。近年來,蕭縣依托獨特的農業資源,除大力發展辣椒、白山羊等“七彩”農業外,還通過合作社、龍頭企業、示范園等帶動形式,大力發展車厘子、草莓、西瓜、彩色番茄等特色產業,探索拓展鄉村種養、加工流通、休閑旅游、鄉村服務等多元化富民產業項目,著力打造“育、產、供、加、銷、游”全產業鏈條﹔同時秉承綠色生態原則,突出市場效益,形成“一村一業、一村一品”的特色產業發展格局,助力集體增實力、群眾增收益。2024年,該縣“七彩農業”總產值達60億元﹔綠色食品全產業鏈產值達230億元。

深挖文化資源,為農文旅融合鑄魂

蕭縣是全國著名的書畫藝術之鄉和文化大縣,域內文化資源豐富。當地文旅部門緊抓農文旅融合發展契機,深挖文化內涵,充分發揮生態文化、傳統文化、鄉村文化的資源特質,打造多元化的“文旅套餐”,做足文化、康養與旅游融合文章。

葡堤原鄉一角。蕭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葡堤原鄉一角。蕭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在白土鎮張村葡堤原鄉,景區的游客服務中心、觀光步道、萌寵樂園、秋千樂園、垂釣中心、露營基地、葡萄科普研學基地等基礎設施已建成使用,2025年度全縣農村黨員冬訓春訓暨村級后備力量示范培訓班正在此舉行。

“白土鎮積極依托境內的倒流河風景和葡萄產業,深挖古蕭窯遺址、花甲寺新石器遺址、蘇軾尋炭處等歷史文化資源,並著力加強葡堤原鄉建設,創新舉辦了風箏文化節、葡萄文化節、星空嘉年華等一系列文化活動,既吸引了大批游人前來觀光體驗,又帶動了當地及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該鎮宣傳委員胡淑靜介紹。

丁裡鎮郭庄知情園羊村美食館。蕭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丁裡鎮郭庄知情園羊村美食館。蕭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在丁裡鎮郭庄知情園,該鎮已巧妙利用郭庄知青點故址,實景還原了五六十年代的知青宿舍、教室、食堂、供銷社等場景,並對垂釣園等重點區域進行升級改造,建成生態停車場、知青館、羊村美食館、民宿小院、游客服務中心、民俗美食街區、知青主題街區等配套設施。“郭庄知情園的建成,為追溯知青歷史、弘揚知青精神、挖掘新時代知青文化的內涵提供了空間載體,它不僅點亮了我鎮的文化特色,扮靚了本地的村容村貌,更有效帶動了鄉風文明建設,促進了鄉村文化振興。”該鎮鎮長歐陽星說。

而永堌鎮依托本地王山窩梅林、永堌水庫、聖壽寺等自然資源,巧妙通過招商引資方式,將古老村落許崗村打造成極具童話色彩的“皇藏溪谷”網紅村,使整個鄉鎮成了游客每年春季必去的旅游打卡地。孫圩子、庄裡、官橋、劉套等鄉鎮則充分利用杏花、桃花、梨花、書畫等資源優勢,舉辦杏花節、梨花節、桃花筆會等各種文化藝術節,“以節促旅、以旅興農”,進一步擦亮了蕭縣文化名片,助推了生態旅游、產業振興、鄉風文明等全方位發展。

豐富旅游形態,為農文旅融合賦能

剛入三月,蕭縣皇藏峪景區微信公眾號便宣布:今年3月8日至9日,所有女性游客關注本景區官方抖音號及微信公眾號后,可免費進入皇藏峪景區和天門寺景區游覽。這是該縣為豐富旅游形態、促進全縣旅游業發展的一種常見方法。

全省正能量網絡名人組團來蕭採風在皇藏峪合影。蕭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全省正能量網絡名人組團來蕭採風在皇藏峪合影。蕭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為進一步促進農文旅融合發展,刺激消費,我縣不斷豐富旅游組織形態,先后以‘品蕭縣文化賞蕭縣書畫游蕭縣美景嘗蕭縣美食’‘伏羊情﹒蕭縣行’等為主題,借助每年一度的伏羊文化節,組織吸引全國各地的游客前來游覽觀光。”該縣文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縣還以“自媒揚新風‘徽’聚好故事”為主題,邀請全省正能量網絡名人組團來蕭採風﹔以“書畫”為媒,邀請全國各地的書畫藝術家們來蕭開展“百名畫家畫皇藏”寫生交流活動﹔積極與長三角各省工會聯合,組織干部職工來蕭縣皇藏峪旅游康養。

除豐富旅游組織形態外,該縣又不斷推出新的旅游產品形態,組織開展自行車旅游、賞花游、夕陽紅旅游、夏令營旅游等﹔不斷創新旅游經營形態,開展淡季半價游、周五上午10點后免費進景區等促銷活動﹔並把景區、景點、美麗鄉村、特色小鎮等有機結合起來,打造鄉村旅游精品景點線路,從觀光游向休閑、度假、戶外運動、採摘體驗等旅游產業化方向發展,既促進了旅游產業收入持續增長,又推動了鄉村全面振興。2024年,該縣全年共接待國內外游客606萬人次,旅游總收入達44.8億元。(張祖北)

(責編:歐愷、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