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文化體育>>健康

安徽省胸科醫院完成省內首例肺靜脈支架植入術

2025年03月07日11:21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3月6日,安徽省胸科醫院成功完成省內首例肺靜脈重度狹窄球囊擴張成型術及支架植入術。該手術的圓滿成功,標志著醫院在復雜呼吸及心肺血管疾病介入治療領域取得重大技術突破,也為纖維性縱隔炎等罕見並發症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療希望。

罕見病例:結核后遺症引發嚴重心肺危機

患者張先生既往曾接受肺結核正規治療后停藥,近期因胸悶,發現右側胸腔積液,行多次引流均未能治愈,擬“頑固性胸腔積液”就診安徽省胸科醫院。經全面排查,結核科團隊排除結核復發及腫瘤可能,轉入放射介入科擬進一步治療。

針對張先生的復雜病情,放射介入科與心血管外科、心血管內科、呼吸科、結核科多學科會診討論,經過全面評估,診斷為“纖維性縱隔炎,右肺中葉肺靜脈重度狹窄(近閉塞),繼發肺動脈高壓”,決定採用目前國內先進的肺靜脈支架植入及球囊擴張成形術。

技術突破:多學科聯手“疏堵通路”

心血管內科喬青主任團隊率先攻堅,憑借豐富經驗一針成功完成房間隔穿刺,為后續操作打通關鍵路徑﹔放射介入介入王彬團隊憑借豐富的肺血管介入診療經驗,行肺動脈、肺靜脈造影,精准鎖定病變血管—右肺中葉肺靜脈重度狹窄、近心端近閉塞﹔ 採用球囊擴張成型術逐級擴張狹窄血管后,植入支架一枚,徹底重建肺靜脈血流通道。

手術效果立竿見影,患者的肺動脈主干壓力由術前的68/32/42 mmHg降至支架植入術后35/22/29 mmHg﹔右肺中葉肺靜脈遠端平均壓由29 mmHg降至16 mmHg﹔患者術后自覺胸悶症狀顯著緩解,胸腔積液得到有效控制。

放射介入科王彬主任介紹,纖維性縱隔炎(fibrosing mediastinitis,FM)亦被稱為硬化性縱隔炎或縱隔纖維化,其特征是縱隔內的炎症和進行性纖維化。增生的纖維組織累及相鄰的縱隔內器官包括血管(肺動脈、肺靜脈和上腔靜脈)、氣道和食管,引起相應的器官出現狹窄從而引起相關臨床症狀。在亞洲,與肺結核相關的FM多見。

FM一種較少見的良性疾病,胸部影像學表現為縱隔內浸潤性腫塊,導致肺動脈、肺靜脈、上腔靜脈、支氣管、胸膜、食管等結構受累,引起相應部位狹窄,從而引起漿膜腔積液、肺實質和肺間質損害等。肺動脈高壓是FM最常見的並發症,胸悶氣短是最常見的臨床表現。FM的胸腔積液量可以是少量,也可能出現難治性胸腔積液,如出現漏出液需考慮相關疾病。漏出液發病機制可能與肺靜脈狹窄引起的靜水壓升高、繼發於肺動脈高壓的心功能不全、上腔靜脈阻塞或低蛋白血症。本例患者張先生就屬於肺靜脈狹窄引起肺水壓升高。

纖維性縱膈炎的藥物治療療效有限,外科手術療效不確定且風險高。血管腔內介入治療是目前首選的治療策略,可快速改善臨床症狀,從而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延長壽命。

心肺同治:守護患者健康之光

安徽省胸科醫院始終秉承“專科強院、技術興院”的發展戰略,近年來在復雜心肺疾病領域持續突破。胸外科為國家重點專科,年開展胸外科手術約4000台次,心臟大血管外科為省衛健委重點引進人才團隊,省級重點學科,開展各類復雜心血管外科手術﹔結核科、呼吸內科為省級臨床重點專科,在安徽省內復雜呼吸系統疾病診治上處於領先地步。此次安徽省首例肺靜脈支架手術的成功開展,彰顯了該院作為省級胸部疾病診療中心的擔當與實力。(汪洋奕)

(責編:黃艷、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