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本網原創

全國兩會·安徽聲音

全國人大代表何淳寬:執法不擾企 監管不缺位

人民網記者 汪瑞華
2025年03月07日11:42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組團查、一起查,“綜合查一次”,一次就搞定!

眼下,安徽省宣城市正在推動部門協作,通過對被檢者涉及重點監管領域的事項集中“打包”,多部門“進一次門、查多項事”,降低執法頻次、增強執法質效。

眾所周知,行政執法面廣量大,一頭連著政府,一頭連著企業。

為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合理配置執法力量,切實解決部門間存在的“多頭執法、重復執法、交叉執法”等現實問題,宣城市探索推進“綜合查一次”改革。

何為“綜合查一次”改革?

簡單來說,就是過去自掃門前雪,各查各的,現在聯合執法,執法事項應並盡並、執法頻次能減則減。

全國人大代表何淳寬在兩會現場。宣城市委宣傳部供圖

全國人大代表何淳寬在兩會現場。宣城市委宣傳部供圖

正在北京參加全國兩會的全國人大代表、宣城市委書記何淳寬表示,推行“綜合查一次”改革,目的就是為企業減負、為執法增效,打造安商惠企法治化營商環境。

多頭監管、重復檢查,曾經讓許多經營主體不堪其擾、疲於應付。瞄准這些痛點,宣城市將涉及多個執法主體的檢查事項“合並同類項”,涵蓋食品、餐飲、危化品、農民工工資支付等22個重點執法領域,涉及22個部門69個事項。

值得一提的是,得益於“綜合查一次”的實施,2024年,宣城經營主體受檢頻次下降69.4%。2025年,“綜合查一次”被列入宣城市地方政府規章制定計劃。

成效有目共睹,但在探索推進“綜合查一次”改革實踐過程中,仍有一些問題亟需關注。比如執法標准難以統一、清單整合有待完善、信息共享不夠通暢、基層執法力度薄弱等。

何淳寬坦言,“綜合查一次”涉及多個監管領域和執法職責,對執法人員業務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機構改革后部分執法部門合並,基層執法人員因缺乏專業能力難以適應全領域執法監管要求。

“綜合查一次”改革,落腳點是“減負”,出發點是“增效”。

為進一步深化“綜合查一次”改革,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何淳寬建議,首先要規范行政檢查標准和程序。他說,從國家部委層面梳理各領域現有的行政檢查標准,在充分征求基層意見的基礎上,盡快制定統一的行政檢查文書基本格式標准。推動“綜合查一次”制度與“雙隨機、一公開”“一業一查”、跨部門綜合監管、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等制度有機整合,推動形成制度合力。

同時,要探索建立“風險+信用”的跨區域、跨層級、跨類別涉企行政檢查模式,將管理規范、信用高、風險低的經營主體納入“白名單”,合理降低行政檢查頻次﹔將管理不規范、信用低、風險高的經營主體,納入“重點監管對象庫”,適當提高行政檢查頻次。

營商環境沒有最好,隻有更好。從多次重復檢查到“綜合查一次”,凸顯出的是行政執法理念的巨大轉變。

在何淳寬看來,實現“綜合查一次”,還要強化數字技術賦能,加快建設全國統一的行政執法監督信息系統,推動執法檢查業務流程全部在線流轉,實現信息共享、數據互通、結果互認,並對多頭檢查、重復檢查、高頻次檢查等進行快速預警,提高執法監督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針對基本執法隊伍建設,何淳寬建議,加強對執法監督人員的業務知識、檢查技巧、法律法規培訓力度,提高基層執法人員法律素養、執法能力和服務型執法意識。

“在不斷完善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動監管事項的有效統籌與綜合,確保改革真正落地見效。”何淳寬如是說,以持續優化的營商“軟”環境夯實“硬”支撐,助力廣大經營主體實現更大發展。

(責編:關飛、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