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以法治“硬舉措”提升營商環境“軟實力”

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支撐。近年來,蕪湖市司法局堅持問題導向,切實規范涉企行政檢查,不斷提升行政執法質效,以法治“硬舉措”提升營商環境“軟實力”,持續擦亮“法潤江城 營商蕪優”法治化營商環境品牌。
構筑一流營商環境
為切實規范涉企行政檢查,提升行政執法質效,蕪湖市作為全省“綜合查一次”改革試點城市,制定出台了《蕪湖市規范涉企行政檢查 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二十項措施》, 對涉企行政檢查來了一場“深度革新”,全面規范涉企行政檢查主體、事項、程序等。推行標准化檢查清單,日常管理中,行政檢查主體應將檢查事項的具體要求形成標准化清單提供給企業,便於企業自查自糾。落實行政檢查事先告知制度,除依法不予公開或上級機關明確要求不能事先通知的檢查事項外,行政機關應結合工作實際,將檢查時間、依據、事項等內容提前告知企業。行政檢查主體開展行政指導等活動,應以企業自願為前提,實行“邀約制”,企業有權拒絕,實現“有求必應、無事不擾”。
此外,進一步整合政務服務業務系統,上線更多惠民利企、精准治理場景應用,推動更多高頻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圍繞企業全生命周期、產業全鏈條,提供更多的集成服務,分批推出群眾和企業辦事“免提交”事項清單。持續深化綜合窗口改革,打造企業服務專區,不斷推進線下辦事“隻進一門”。持續提升惠企政策服務水平,更好推進惠企政策精准直達、“免申即享”“即申即享”。
“我知道資金兌現得快,但沒想到這麼快!”收到“蕪湖惠企政策網上超市”發送的“已成功辦結”信息的第二天,一筆20萬元的獎補資金就已打到了公司的賬戶上,速度之快讓蕪湖弋力機械有限公司綜合管理部負責人王亞玲激動不已。
得益於蕪湖市“免申即享”惠企政策的扎實推進,越來越多企業從中受益。蕪湖弋力機械有限公司作為鏡湖區升規不久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惠企政策的高效兌現為企業長足發展增添了信心。
持續強化法治服務
蕪湖市著力實現重法度不失溫度、重程序不失效率、重真情不失分寸。嚴格規范涉企執法司法行為,堅決防止刑事手段介入涉企經濟糾紛。規范自由裁量權,全面推行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行政處罰清單制度,發布市場監管領域輕微免罰清單4.0版,免罰事項共計232項,逐條標明違反條款、處罰條款,以及免罰(不罰)應當符合的條件。為企業提供“合規指導”“合規體檢”等服務。
法治化營商環境是保障企業合法權益的有力后盾,而法治化營商環境的提升離不開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法治素養的增強和公共法律服務的優化。為提升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法治素養,蕪湖搭建信息數據交互平台,打造市級普法資源庫,實現了跨部門、跨領域的協同效應﹔開展“法企同行”,發放法律服務券,為企業提供法律咨詢、法律培訓、法律顧問、訴訟代理等“全方位”“菜單式”的專業服務﹔組建“十大新興產業法律服務團”,為奇瑞、三隻鬆鼠等企業提供法律意見、法律咨詢等1200余件(次)﹔打造“法務沙龍”政企研法律服務溝通合作平台,通過“企業出題+專家閱卷+部門訂正”模式,切實解決影響企業發展的涉法“疑難雜症”。
推行“綜合查一次”
“我們每月要迎接不同部門多次檢查,企業的生產運營時間被打亂,影響了生產效率。”這是許多企業曾經的心聲。在傳統的行政執法模式中,企業常常面臨執法檢查過於密集、內容重復、程序復雜的困擾,執法部門也存在行政資源的浪費,從而導致執法效能低下。
作為全省唯一“綜合查一次”改革試點城市,蕪湖市聚焦“減少檢查次數、提高檢查質效、提升企業滿意度”,印發《蕪湖市規范涉企行政檢查推進“綜合查一次”改革試點工作方案》,提出八大工作舉措23項具體任務。
建立“綜合查一次”檢查對象名錄庫,根據企業信用等級、風險程度,進行分級分類管理,將依法開展生產經營活動、信用等級高的企業納入“白名單庫”,減少執法檢查頻次﹔將存在違法風險隱患或嚴重失信的企業納入“重點監管對象庫”,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全市累計通過“綜合查一次”聯合檢查企業1434家次,較改革前減少約61.6%。
數字賦能提效,打造“全閉環”智治模式。在全省率先開發運用“檢查碼”,明確要求在全市涉企行政檢查中實現“無碼不入企,入企必亮碼”,形成“發起任務—亮碼檢查—評價反饋—督促整改”檢查閉環機制,實現執法監督部門可溯源、市場主體可評價,有效規范行政檢查主體檢查行為,有效避免短時間內重復執法、多頭執法現象發生。推進以“技防”代替“人防”,能用信息共享、智慧監測等非現場方式實現監管的,原則上不入企實施檢查。2024年,全市水務、交通、農業、衛健等領域累計通過無人機、視頻監控、數據監測等非現場監管方式發現問題1200余個,有效實現對企業監管既“無事不擾”又“無處不在”。(黃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