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縣區傳真

阜陽市颍東區:傳統廟會新體驗

2025年03月03日15:45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3月1日,農歷二月初二,有著100多年歷史的阜陽市颍東區棗庄鎮童古堆傳統廟會舉行,地方美食、娛樂游戲、舞龍表演、服裝家紡、豫劇演出、農具展覽等應有盡有,吸引周邊居民及不少城裡人前來趕廟會。

群眾在觀看戲曲演出。張雪芹攝

群眾在觀看戲曲演出。張雪芹攝

“我們上午8點就到了,正趕上舞龍表演,真是好多年沒有趕過這麼熱鬧的廟會了。”家住颍東區東湖世紀城小區的阮偉濤,當天帶著愛人和5歲的兒子看了舞龍表演,還有河南省唐派楊門豫劇院二團演繹的《趙匡胤登基》,參加完鎮裡組織的免費“剃龍頭”活動,又到中心街兒童游樂場逛了一圈。

時代在變,傳統廟會的消費場景也在悄然改變。比起套圈、碰碰車、旋轉木馬這些常見的游樂活動,廟會上的“裸眼9D軌道影院”讓阮偉濤一家大開眼界。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短短6分鐘的“穿越仙境”視頻,配合飛行座椅、泡沫機和聲光電設施,讓大人和孩子都直呼過癮。

“現在阜陽有三家這樣的立體沉浸式軌道影院。”經營者孫中志是棗庄鎮牛廟村人,今年春節過后投資近20萬元採購了這套“裸眼9D軌道影院”,不到一個月時間就已經在當地三場傳統廟會上亮相。

村民義務講解傳統農具,讓孩子了解傳統農耕文化。張雪芹攝

村民義務講解傳統農具,讓孩子了解傳統農耕文化。張雪芹攝

在棗庄廟會上,人們除了體驗娛樂游戲項目,還可以到“舊物龍市”上,免費參觀耬車、紡車、犁耙、鍘刀等傳統農具,感受皖北農耕文化。

“我在家鄉種植獼猴桃,一年也能掙10多萬元。”在“舊物龍市”一側,棗庄鎮大橋村樂農家庭農場負責人劉衛衛掰開一個徐香獼猴桃,向大家展示綠色的果肉。他2019年開始種植獼猴桃,依托省道424的交通優勢發展休閑採摘,目前種植有10畝。一到獼猴桃上市季節,就有不少“城裡客”到樂農家庭農場採摘游玩。

品嘗完當地產的獼猴桃,來自棗庄鎮蔣樓村的葡萄和秋月梨也不容錯過。“從2014年到現在,我們果園已經發展到600畝,不僅成功申報省級示范專業合作社,還注冊了‘漫雪緣’商標。”颍東區杭偉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蔣祥紅說,配套建設的8000立方米冷庫可以短期儲存水果,實現反季節銷售,產品銷往山東等地。

當天,有關部門還來到廟會上,開展醫療義診服務,宣傳應急消防知識、法律知識等。同時,還有專業人士為群眾提供一對一的農業技術咨詢服務﹔提供人才政策咨詢服務,宣傳颍東區招商引資政策等。

棗庄鎮相關負責人介紹,廟會共持續4天,為保証廟會期間群眾的安全,他們提前謀劃,制定廟會安全保障措施。“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挖掘廟會文化內涵,融入更多創新元素,吸引更多的群眾來趕廟會,進一步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尚原野 武艷 胡晶晶)

(責編:劉穎、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