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完善城市規劃 “邊角地”變身市民幸福空間
最近,蕪湖長江三橋體育公園火了,成了新晉網紅打卡地。近日,陽光明媚,記者來到這裡,隻見雄偉的長江三橋從頭頂“飛越”,形成了天然的風雨連廊,橋下綠地如茵,紅藍相間的步道蜿蜒伸展,公園內人頭攢動,市民們或跑步健身,或比拼球技,或帶領孩子嬉戲玩耍,歡聲笑語回蕩其間。
長江三橋體育公園位於蕪湖市鏡湖區,利用長江三橋江南引橋段(防洪牆—銀湖路)、王家巷互通立交橋下約15.5萬平方米的空間改造而成,於今年正式對外開放。過去,這裡是大橋下閑置的“邊角地”,現在搖身一變,成為一座集運動、休閑、娛樂於一體的綜合性體育公園。
據了解,長江三橋體育公園內現有2個5人制足球場、2個網球場、4個籃球場、14片羽毛球場、11片乒乓球場、4個門球場、1個輪滑場和3處兒童娛樂場等,各類運動器材70多種。環顧公園,網球場、籃球場、門球場一應俱全,兒童娛樂場和各類健身器材布局有序,為不同年齡段的市民提供了多樣化的鍛煉選擇。
該體育公園的建設,不僅是對城市閑置空間的巧妙利用,更是蕪湖市傾聽民聲、問需於民的生動實踐。“在公園建設之初,我們深入街道社區,征求群眾意見,最終確定了建設體育公園的方案。”蕪湖長江大橋投資建設有限公司三橋體育公園項目負責人朱榮軍說,老城區人口密集,寸土寸金,探索橋下空間建公園既解決了周邊居民“健身去哪裡”的問題,也促成了蕪湖市“見縫插綠”、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活力的又一個案例。
長江三橋體育公園建成后,目前由蕪湖市鏡湖區管理運營。鏡湖區城管局局長葛君介紹,下一步將完善配套設施,加強對公園規范運營管理,將其打造成老城區的文化新地標,更好地服務廣大市民群眾。
近年來,蕪湖市創新城市規劃建設,利用城市邊角空閑地,建設一批“口袋體育公園”,打造“15分鐘健身圈”,既提升了場地設施利用率,也激發了群眾的健身熱情。“我從家走路過來10分鐘不到,方便極了。”市民謝旭光經常約上好友,來長江三橋體育公園散步、鍛煉、唱歌,“到戶外呼吸新鮮空氣多了,大家精氣神更足了,生活的幸福感也更高了!”
“鏡湖區是蕪湖市的主城區、老城區,土地資源緊張,我們希望通過合理利用城市‘邊角地’,為市民打造更多家門口的幸福空間。”鏡湖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大橋下體育公園的建成,鏡湖區城區所有街道已經實現市級公園全覆蓋。
·編后·
大橋下面建公園,城市“邊角地”派上好用場,在城市土地資源日益緊張的背景下,這無疑是土地集約化利用、城市內涵式發展的創新案例。“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寸土寸金地,留給市民用,城市建設的創新之舉正是人民城市理念的生動實踐。(記者 范克龍 阮孟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