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本網原創

安徽正“往前趕”

人民網記者 張磊 陳浩
2025年01月27日08:15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今年“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

奮勇爭先,潮涌江淮。以“進”為令,安徽吹響“往前趕”沖鋒號:“經濟總量在全國往前趕、經濟增速在長三角地區往前趕、各省轄市經濟總量在全國往前趕。”

新鮮出爐的安徽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5年GDP增長5.5%以上,在實際工作中爭取更好結果。

於“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制定“5.5%以上”的增速目標,既是安徽落實“穩中求進、以進促穩”要求的有力注腳,也是全省“往前趕”的生動實踐。

“跳起來摘桃子”

“跳起來摘桃子。”就“5.5%以上”經濟增速目標,長期從事區域發展研究的皖西學院黨委書記袁維海形象地比喻道。“換句話講,實現目標絕非易事,但跳一跳,還是能夠到的。”他表示,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安徽經濟發展動能澎湃、基礎堅實。

投資,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

臘月裡,合肥國顯第8.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項目建設工地上,幾十台工程機械揮舞“手臂”,土方開挖、樁基灌注有序推進。2024年9月,項目一開工,就頗受圈內關注。

合肥國顯第8.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項目建設工地。張敏攝

合肥國顯第8.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項目建設工地。張敏攝

成為焦點,一方面,是因為8.6代線生產的玻璃基板尺寸更大,應用領域更廣。它還首次應用無精密金屬掩模版技術,切割效率、經濟性大幅提升。另一方面,正是緣於投資。

“項目總投資550億元,設計產能每月3.2萬片。”合肥國顯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透露,這是合肥新型顯示產業史上單體投資最大的項目,也是近兩年全市新開工建設單體投資最大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夯實合肥‘中國新型顯示第一城’地位。”

2024年,安徽制造業投資增長13.3%、連續48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

“三駕馬車”中,消費、出口亦“並駕齊驅”:文旅消費快速回升,接待國內游客和旅游花費均創歷史新高﹔進出口總額和出口額均升至全國第9位,“新三樣”產品出口增長23.6%。

“堅實的基礎,同樣是安徽沖刺既定目標的重要支撐。”袁維海表示。

過去一年,安徽經濟運行逐季向好——GDP增速一季度為5.2%,上半年為5.3%,前三季度為5.4%,全年則為5.8%,經濟總量跨上5萬億元新台階。

“有奔頭、更有准頭”

如果把發展經濟比作建房,那麼具體舉措就相當於“四梁八柱”。

人民網記者注意到,為實現目標,安徽拿出一系列有針對性的舉措,使得沖刺目標“有奔頭、更有准頭”。其中最為亮眼的是,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體現安徽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發展新質生產力,先進制造業集群不可或缺。安徽明確,加快建設世界級新能源汽車集群。2024年,安徽汽車、新能源汽車產量均位居全國第二。這中間,奇瑞集團不能不提。

奇瑞集團新能源汽車生產線。人民網 郭昊攝

奇瑞集團新能源汽車生產線。人民網 郭昊攝

歲末年初,位於蕪湖的奇瑞iCAR生產線上一派繁忙景象,一輛輛全新上市的越野車駛下生產線、駛向全國。

“2024年,我們銷量創新高,達260.39萬輛,同比增長38.4%,銷量穩居我國汽車集團前十位。”奇瑞集團新聞發言人金弋波介紹,奇瑞是行業唯一實現“四賽道”,即新能源、燃油車、海外出口、國內市場全面增長的車企。2025年,奇瑞力爭銷量增速超過行業10—20個百分點。

安徽還提出,實施未來產業培育工程。量子產業是近年來頗受關注的未來產業之一,安徽在這一領域成績有目共睹。

“我們正發揮央企在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安全支撐等方面的引領作用,推進量子科技領域的基礎應用研究和產品創新研發,搶佔‘第二次量子革命’制高點,為安徽打造量子科技和產業‘雙高地’,以及前瞻布局未來產業鋪路筑基。”總部位於合肥的中電信量子集團董事長呂品說。

發展新質生產力,民營企業同樣大有可為。

安徽安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姚和平表示,作為專注於聚氨酯復合材料的“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安利股份正積極開發水性、無溶劑、納米、生物基硅基、回收再生等材料及工藝,搶佔全球技術和市場高地,為安徽新興產業發展貢獻民企力量。

資本市場的賦能,對於發展新質生產力具有乘數效應。過去一年,安徽的境內上市公司數量增至184家、居全國第7位。今年,安徽會支持更多優質企業上市。

2024年11月,國元証券保薦的紅四方上市。朱曉溪攝

2024年11月,國元証券保薦的紅四方上市。朱曉溪攝

“2024年以來,我們保薦7家皖企上市挂牌、7家上市皖企再融資。”安徽本土券商國元証券黨委書記、董事長沈和付介紹道,將持續深耕“產業研究+產業投行+產業投資+綜合財富管理”黃金賽道,助力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等領域皖企上市。

“人生能有幾回搏”

“2024年,我們連續第6年躋身世界500強﹔2025年,集團將以‘人生能有幾回搏’的勁頭,使勁往前趕。”說這話的,是銅陵有色金屬集團控股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龔華東。

即將投產的銅陵有色銅基新材料項目。銅陵有色集團供圖

即將投產的銅陵有色銅基新材料項目。銅陵有色集團供圖

當前,安徽三“業”齊發——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集群發展、未來產業前瞻布局。銅陵有色,正是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典型代表。

“我們加快銅基新材料項目調試、投產,鞏固和擴大銅冶煉優勢,同時,充實礦產資源‘糧倉’,力爭在世界500強中位次前移。”龔華東說。

擺出拼搏姿態的還有文旅產業。

每逢節假日和周末,合肥市蜀山區“新糧倉”人頭攢動。這裡原先是安徽省機械化糧庫,后經改造,成為以創意零售等五大板塊為主的文化商業合集。2024年5月開業至今,累計接待游客超400萬人次,總營收超1.5億元。

蜀山區文旅局局長李正珊介紹,下一步,當地將打造更多新場景、新業態,深耕全域旅游,為省裡提出的“持續用力擴大內需”注入文旅動能。

新糧倉人頭攢動。蜀山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新糧倉人頭攢動。蜀山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放大觀察尺度,“人生能有幾回搏”的勁頭,遍及江淮大地。

1月2日上午,新年首個工作日,安徽舉行2025年第一批重大項目開工動員會。

記者現場了解到,當日共計開工重大項目622個、總投資4057.5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119.8億元。其中,投向新興產業項目佔比55.3%,制造業項目佔比59.5%,高技術項目佔比40%,呈現規模大、結構優、含新量高的特點,將有力支撐安徽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實現今年目標,任務艱巨,重擔在肩。我們要勇挑大梁,‘跳起來摘桃子’,努力爭取更好結果,贏得更多‘刮目相看’。”2025年安徽省政府工作報告擲地有聲。

(責編:關飛、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