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包河區:家門口養老,“幸福感”這樣來
1月22日下午,在合肥市包河區濱湖世紀社區和園小區78歲的獨居老人錢老家中,小區網格信息員許英蘭又一次上門走訪。
作為小區網格信息員,小區裡大大小小的事情許英蘭都得操心,尤其是高齡、獨居、孤寡老人的安危。因此,她幾乎每周都要定期上門走訪,了解老人們的身體狀況,防止發生突發疾病及意外事故得不到及時處置。
不過,讓許英蘭這些社區工作人員困擾的是,一方面,回遷小區裡老人多,有時忙不過來﹔另一方面,有的老人也不想被打擾,不便上門走訪。
好在從2022年底開始,許英蘭有了一位無形的“好幫手”。包河區應用多種算法對老人居家用電情況進行大數據監測和分析,輔助社區工作者、網格員高效精准地提供老人關懷服務。
濱湖世紀社區網格中心。
科技賦能 “暖心”算法的“無形”守護
前段時間,包河區大共治平台通過電力監測數據發現,錢老家中用電量過低。於是,平台將預警信息發送給許英蘭,許英蘭上門查看發現無人開門,隨后通過電話了解到,錢老去兒子家了,許英蘭這才放下心來。
居民家中安裝的適老化設備。
“通過老人歷史電量和歷史溫度的關聯性,分析各季節老人用電的合理區間。若老人的日電量小於用電區間的最小值,則判斷老人用電過低預警。”包河區網格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時獨居老人有可能是外出,也有可能是在家中出現了意外,社區工作人員就會打電話進行詢問或者上門查看,了解實際情況,及時進行處置。
除了電力監測預警,一個小小的“智慧門磁”也在社區守護獨居老人的安全中大顯身手。經老人同意后,這些聯網的“智慧門磁”被安裝在老人家中的臥室、衛生間、冰箱門上,后台可對老人開關門的數據進行監測和分析。如有異常,系統立即發出警報提示,社區工作人員會迅速核實排查處置,實現對獨居老人的“雲守護”。
大圩鎮金葡萄家園小區紅色小管家為獨居高齡老人安裝智慧門磁。
據介紹,自2022年底該應用場景上線以來,全區已有563戶高齡獨居老人納入電力監測預警,297戶高齡獨居老人納入門磁預警,共發出預警20000余件。包河區試點關愛獨居老人的經驗做法在省委辦公廳《安徽信息》刊登推廣,獨居老人安全守護電力應用場景獲評市數據資源局“智慧合肥最佳金點子”。通過這些科技手段,既保護了老人隱私,又有效守護了高齡、獨居、孤寡老人的居家安全。
黨建引領 赴一場鄰裡互助的“廣場之約”
高科技手段只是輔助社區守護老人安全的方式之一。在蕪湖路街道太湖新村小區,許多老人和樓棟長、黨小組長之間都有一場“廣場之約”。
隻要天氣好,每天上午,老人都會在樓下廣場聚聚,聊聊家長裡短。要是哪天不來,就提前打招呼。如果哪位老人既沒有提前打招呼,當天也沒有出現,其他人就會打電話或上門看看出了什麼情況。久而久之,老人們之間就達成了這個非常有默契的約定。
2019年起,包河區太湖新村社區黨委實施“廣場之約”項目,成立夕陽紅互助小組,通過老年人每日在小區廣場散步、晒太陽的時機,了解他們每日情況,及時發現問題,為老人創造一個充滿關愛的生活環境。
一次,獨居老人王老突然在家暈倒,在暈倒的前一刻撥通了互助小組志願者徐阿姨的電話,隻說了一句“快來救救我”后,就陷入了昏迷。徐阿姨隨后趕忙通知志願者們一道去老人家裡,發現老人家已經昏迷,於是立即呼叫120救護車和老人子女,及時將老人家送去醫院救治。如今老人身體恢復情況良好。
太湖新村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趙霞介紹,夕陽紅互助小組裡的老人們基本上都是小區內德高望重的長輩,他們在接受服務的同時,也通過自己的力量,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調解鄰裡糾紛、化解物業矛盾等等。
太湖新村小區為老人們提供愛心縫補服務。
如今,參加“廣場之約”的志願者越來越多,從最初的10余人擴大到現在60余人,夕陽紅互助小組的人數也從幾人增加到20余人。圍繞關愛老人,社區已形成健康先行、樂享生活、健康“醫”點通、友鄰家園等4個服務項目和品牌,不斷提升社區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窗口的那盞燈 是他們之間的“暗號”
前段時間開始,望湖西苑小區保安在晚上巡邏時,增加了一項任務——注意觀察小區中6戶高齡、獨居老人的窗戶的亮燈情況。
因為他們之間約定了一個“暗號”——每天18:00至19:00左右,點亮房間裡的燈光,22:00至23:00左右,熄滅燈光。若燈光按約定正常亮起、熄滅,表明安全。若燈光沒有正常亮起、熄滅,則立即聯系本人或其親屬,若無法取得聯系,立即前往其家中查看,及時確認本人狀況,防止意外發生。
“亮燈約定根據每戶老人的實際情況,也會進行微調。”常青街道凌大塘社區“兩委”委員盛延峰介紹,從今年1月份開始,凌大塘社區黨委創新推出“亮燈之約”行動。
“此項行動以望湖西苑小區為試點,以轄區6層及以下住宅小區中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獨居老人為主,在征得本人及家人同意后,納為‘亮燈之約’的服務對象。”盛延峰介紹,行動整合轄區內紅色小管家、黨員服務隊、物業服務隊、志願者服務隊等力量,建立志願包保機制,與老人結成幫扶對子,為他們構筑起一道安全與關愛的防線。“社區的關心非常細心周到,讓我感到很安心,謝謝他們!”今年已經92歲,參加“亮燈之約”的盛澤傳老人說道。
截至目前,包河區望湖西苑小區已摸排出6戶高齡老人、獨居老人成為服務對象,並組織1名紅色小管家和6名志願者與其結成“一對一”幫扶對子。
去年以來,包河區傾力辦好關愛高齡獨居老人等惠民實事,深入推進“大共治”2.0版本建設,電力監測預警、火情監測、溺水預防等智能應用場景加快推廣。三級養老服務網絡更加健全,“一老一小”服務穩步提升,建成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63個、老年食堂(助餐點)87個,新增托位1614個。用心用情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努力提升群眾幸福感、滿意度。(葉玉庭 文/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