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本網原創

新春走基層︱跟著“電網醫生”去巡山【5】

人民網記者 張磊 張俊
2025年01月26日10:13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國網安徽運檢人員檢查電塔的接地情況。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
國網安徽運檢人員檢查電塔的接地情況。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

“年貨你看著置辦吧!我在巡線,先不說了!”1月17日下午兩點,在安徽省巢湖市與含山縣交界處的長山茶林場一帶,焦玉平挂掉家人的來電,和同事們開始了周而復始的工作——巡線。

“咱們今天的任務,是巡視500千伏居關5317線40至42杆塔之間的線路。春節臨近,大家要格外留心,細中再細。”出發前,焦玉平向同事叮囑道。

“這次巡線,距離有多遠?工作要多久?”記者問道。

“兩杆之間的距離大約是400米,總共800多米。但是今天要翻過前面這座山,順利的話估計三個小時。如果需要登杆檢修或者臨時處置,那就不好說了。”焦玉平回應道。

今年38歲的焦玉平,是國網合肥供電公司輸電運檢中心帶電運檢班副班長,參加工作以來,他一直在巡線的崗位上,攜帶著望遠鏡、測溫儀、測距儀等設備,跋山涉水,風雨無阻,沿著高壓線的走向行走著、“診斷”著,是同事心中“行走在深山密林中的‘電網醫生’”。

日復一日的巡線,注定是辛苦的、危險的,深山中常有蜱虫、毒蛇、野豬出沒,然而,這700公裡的電力線路,他一走就是16年。16年來,他沒有在家度過一個春節。

焦玉平所在的帶電運檢班,一共有16人,負責巢湖及廬江地區29條線路的運維檢修工作,其中500千伏線路5條,220千伏線路24條,總長度約700公裡。

“皖電東送的西通道,也就是500千伏文官/都山線,就在我們班組運維范圍內,其安全穩定運行,關系著合肥市乃至浙江、上海等長三角地區的可靠供電,我們深感責任重大。所以,每個月至少要把這700公裡的線路巡一遍。”焦玉平介紹說。

“現在科技發達了,瞧,山區的杆塔上安裝了‘觀冰精靈’、可視化微拍,還有驅鳥器、防鳥器等設備,可以觀測覆冰厚度、運行溫度以及風速等等,我們通過后台,都可以看到這些數據。”焦玉平話鋒一轉,“即便這樣,人還是要到現場。”

線路上有沒有覆冰,連接部件的溫度是否過高,螺栓有沒有鬆動,樹枝有沒有逼近電線,電線下方有沒有垂釣、放風箏、大型施工的現象……這些都是到現場巡線需要排查的重點。

在41號杆塔處,焦玉平手持望遠鏡,仰頭望向距離地面約50米之遙的高壓線,身體徐徐旋動,一絲不苟地打量著。“上面好像有一隻氣球!”經他確認后,他放下望遠鏡,隨即架好激光異物清除器,不斷調整激光鏡頭的角度和焦距,當激光對准氣球尾線時,他果斷點擊發射激光,約5秒鐘氣球尾線被燒斷,氣球順利脫落,他也吁了一口氣。“如果不及時處理,氣球尾線短接導線與鐵塔,將會造成線路短路跳閘。”焦玉平如是說。

一年四季,焦玉平都在重復著這樣的工作。他笑說,大多時候做的都是“無用功”,也就是說沒有發現線路運行隱患。雖說每天的微信步數都在2萬步以上,他仍然希望做的都是“無用功”,“和警察破案、醫生看病一樣,都是希望發案少、診斷無大礙。”

“我只是數以萬計電力巡線工中的一員,我們用巡線度過新春佳節,隻為讓每個人過上一個亮堂年!”話音未落,焦玉平又繼續往前走去。

山路崎嶇,腳步鏗鏘。

(責編:關飛、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