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丨安徽宣城:龍舞小年慶團圓【3】
人民網宣城1月24日電(記者汪瑞華、陶濤)1月23日晚,恰逢小年之夜,在宣城市北門老街,第三屆春節民俗文化季活動火熱上演,人們在熱鬧中,感受團圓的喜悅。
當晚,是郎溪縣的主場,來自建平鎮的龍村灣龍燈狠狠“秀”了一把。
飯點剛過,路的兩邊就被裡三層、外三層圍得水泄不通。隨著“咚鏘、咚鏘”鑼鼓聲響,舞龍者舉著一青、一黃兩條長龍,踏著節奏,上下舞動翻騰。
時而聚攏、時而散開,時而昂首擺尾,時而盤旋游走,龍燈隊的成員們個個精神抖擻,用力量與激情,為小年增添了一份濃濃的喜慶和活力。
作為民俗文化百花園中一隻獨秀,龍村灣龍燈歷史悠久,以規模大、特色多、節目全而著稱,極具藝術性和觀賞性,傳承200多年,至今不衰。2022年,龍村灣龍燈入選宣城市第六批市級非遺。
今年60出頭的黃大榮,打小就看著長輩們在村裡舞龍燈。在他看來,舞龍燈的一招一式皆有傳承。
“小時候就跟著龍燈跑。”黃大榮說,后來從最簡單的排燈學起,扛龍頭、舉龍身、擺龍珠……樣樣都會,漸漸地,就成了龍燈隊的一員。
而今歲數大了,他的身份也發生了改變,從舞龍者變成了“總指揮”,隻要有演出,他都會幫忙出力。
表演現場,當隊伍舞動著龍燈亮相,象征傳統習俗薪火相傳。“雙龍出動”,人群歡呼喝彩,火爆場面映襯著北門老街更加厚重。
龍狂舞、人狂歡。觀燈的市民興致不減,舞燈的隊員熱情高漲。
看到“老龍翻山”“蜻蜓點水”等精彩之處,大家更是不吝拍手叫絕,紛紛拿起手機,調好焦距,記錄瞬間,在民俗燈影的故事裡,感受節日裡的喜慶氛圍。
龍燈所翻越的“山”,實際上是由家家戶戶八仙桌疊羅漢堆成的“山”,高約6米。龍村灣龍燈的絕妙之處,就在於龍燈要拾階而上,踏著鼓點“翻山越嶺”。
“當龍頭登上方凳時,仿佛要一飛沖天。”黃大榮摩拳擦掌道,難就難在既要擺動龍身,又要保持平衡,還要舞出龍燈的千姿百態和流暢靈動。
燈火人間,喜樂團圓。
在建平鎮,舞動百年的龍燈,不僅是代代相傳的薪火,也是凝聚鄰裡鄉親的情感紐帶。
縱觀龍燈隊伍,有黃大榮這樣的老一輩,也有吹尖子號的年輕人,還有跟著龍燈巡街走巷的小一輩。黃大榮說,“隻要年輕人不斷頂上來,就一定能‘跑’好接力棒,將這一傳統守護起來、傳承下去。”
(責編:關飛、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