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省內要聞

金寨縣高灣小流域水土保持碳匯交易刷新全國成交紀錄——

15年生態資源積澱如何“變現”

2025年01月17日08:25 | 來源:安徽日報
小字號

曾經的荒坡地被改造成良田,山上被茂密的植被所覆蓋……這是安徽金寨縣高灣小流域水土保持項目治理后的場景。

不久前,安徽省首單水土保持碳匯在金寨縣成功交易,挂牌的高灣小流域水土保持碳匯量9.95萬噸,成交總價805.89萬元,單價達81元/噸,成為目前全國水土保持碳匯項目成交總價最大、交易單價最高的一單。

水土保持碳匯是指通過對自然因素和人為活動造成的水土流失採取預防和治理措施后,產生碳匯的過程或能力。

水土保持碳匯不是一蹴而就產生的,高灣小流域水土保持項目從2009年就開始實施,經過15年長期不懈地治理和管護,才產生了如今的碳匯收益。

生態產品的價值轉化,一個重要路徑就是通過專業化的交易機制和平台,實現生態資源資產化、生態資產資本化,進而完成轉化可量化、可定價,可交易、可變現的市場化流程,這是一個周期相對較長並且仍在不斷探索完善的過程。但持續探索構建更加市場化、專業化的交易和變現制度機制,讓生態產品價值轉化的路徑足夠多元、足夠順暢,有利於真正把“要我做”變成“我要做”,更廣泛激發動力活力,全社會共同出力做好水土保持、植樹造林等各項生態保護和修復。

水土保持碳匯何來

“真沒想到,小流域水土保持還能獲得800多萬元碳匯收益,曾經這片荒坡地,如今被改造成高標准示范梯田,實現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1月6日,金寨縣桃嶺鄉高灣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負責人付啟勝高興地告訴記者。

付啟勝所說的碳匯收益,來自於金寨縣高灣小流域水土保持碳匯在安徽省生態產品交易所成功交易,並於2024年12月27日完成資金支付。經核算,高灣小流域水土保持碳匯量為9.95萬噸,成交總價805.89萬元,單價達81元/噸,碳匯交易出讓方為金寨縣桃嶺鄉高灣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受讓方為金寨縣再生資源回收有限公司。這也是目前全國水土保持碳匯項目成交總價最大、交易單價最高的一單。

2023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新時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提出,制定完善水土保持碳匯能力評價指標和核算方法,研究將水土保持碳匯納入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機制。

水土保持碳匯可以通過林草、工程和耕作等措施實現,主要包括吸收、同化、礦化和利用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形成植被碳匯和土壤碳匯實物,即增匯﹔通過攔蓄泥沙將碳固存在土壤中,即固碳﹔減少土壤流失所導致的土壤有機質氧化礦化造成的碳排放,即減排。

金寨縣高灣小流域作為全國13個省份水土保持碳匯交易試點項目之一,自2009年10月起,當地累計投入資金654萬元,陸續實施了一系列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工程,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1.87平方公裡。目前,該小流域水土保持率達81.63%,植被覆蓋率明顯提高,碳匯能力不斷增加,改善了當地生產、生活條件,促進了農林產業發展。

監測核証難題何解

金寨縣作為國家水土保持示范縣,一直在積極探索推進水土保持碳匯交易試點工作,不斷開辟水土保持提質增效新途徑。

據介紹,在水土保持碳匯交易試點過程中,小流域水土保持碳匯監測、核証是個難點。為了確保監測數據的准確性,當地借鑒林業碳匯的做法,邀請國內專門研究碳匯的科研院所和高校,組建技術團隊,編制《安徽省金寨縣水土保持碳匯試點項目實施方案》,開展水土保持碳匯監測核算工作,完成《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高灣小流域水土保持項目碳匯量核証報告》,經核証,高灣小流域實施完成至今碳減排量約9.95萬噸。

此外,安徽省、市、縣三級指定專人負責,建立了上下暢通的溝通協調機制,統籌推進水土保持碳匯交易工作。

“我們與省林業廳等部門溝通協調,委托安徽省生態產品交易所負責水土保持碳匯交易挂牌並促成碳匯交易。”安徽省水利廳水土保持處副處長陶春姐說。六安市水利局調度協調各方工作並提供綜合支持。金寨縣水利局、林業局、發展改革委等相關部門負責基礎數據收集,協助開展外業調查採樣,為順利開展小流域水土保持碳匯交易提供基礎支撐。

交易收益將作何用

此次交易的800多萬元收益后續如何使用?

“碳匯交易產生的收益將繼續用於全縣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及項目區的生態設施運行維護和提升。”金寨縣水利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雷慶標表示,碳匯交易拓寬了水土保持投入渠道,可有效解決傳統水土保持項目中財政投入單一、資金不足的問題,是吸引社會資本參與生態建設的一次有益探索。

作為購買方的金寨縣再生資源回收有限公司是當地一家再生資源回收企業,致力於綠色低碳發展。據該公司副總經理王安平介紹,通過購買碳匯,促進了國有企業市場化轉型,同時為縣域內高能耗企業提供碳匯指標。“計劃以水土保持碳匯為抵押物,探索‘碳匯+綠色融資’,使水土保持碳匯資產經濟價值得到進一步釋放,為地方財政和生態保護事業帶來更多資金活水。”

據介紹,開展水土保持碳匯交易一方面能挖掘各地開展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態建設潛力﹔另一方面也能增強各地探索綠色水經濟交易新形態動力,反哺和促進水土保持及鄉村振興。

“此次水土保持碳匯交易,實現了安徽省水土保持碳匯交易零的突破,進一步拓寬了水土保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對實現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變,起到很好的示范引領作用,也為后續開展水土保持項目碳匯交易提供了典型經驗。”陶春姐說。(記者 湯超)

(責編:關飛、金蕾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