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縣區傳真

乘改革東風 擔時代新責 與發展同行

——宿州市社會工作發展綜述

2025年01月16日15:32 | 來源:拂曉新聞網--拂曉報
小字號

  社會工作是黨和國家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事關黨長期執政和國家長治久安,事關社會和諧穩定和人民幸福安康。

  作為新一輪機構改革成立的新部門,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市委社會工作部自組建以來,錨定“奮力開新局、當好先行軍,全省爭排頭、全國創一流”目標,主動擔當、銳意進取,推動各項工作全面鋪開,多項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奮楫爭先

  當好社會工作先行軍

  2023年3月,中共中央社會工作部正式組建成立,並在省、市、縣級黨委組建社會工作部門。這是適應新時代發展的改革與創新之舉,充分發揮了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核心作用,是將黨在社會領域的核心工作進行重新布局的重大體制創新。

  緊跟黨中央步伐,在中共安徽省委社會工作部成立后,我市第一時間響應號召,高位推動社會工作部組建和開局起步工作。2024年5月7日,中共宿州市委社會工作部正式挂牌成立。全市社會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社會工作的重要論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社會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堅決扛起做好新時代社會工作的政治責任。

  起步就是沖刺,部署就要落實。全市社會工作系統緊緊圍繞“1355”工作思路,蹄疾步穩抓工作推進。2024年5月,錨定目標奮力開局,市委社會工作部“三定方案”在全省率先印發﹔6月,市委社會工作部召開行業協會商會改革發展座談會,牢牢把握改革方向,聚焦解決重點難點問題,推動行業協會商會規范健康發展﹔7月,召開全市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協調機制第一次全體會議,研究部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重點工作﹔8月,在全省率先制定《宿州市人民建議征集工作協調機制(試行)》,有力推動群眾“金點子”在各層面轉化落地,全面提升人民建議征集工作整體效能﹔9月,召開全市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協調機制專題會議暨小區物業治理專項工作會議,努力以小區物業治理“小支點”撬動基層治理成效“大提升”﹔10月,召開首屆皖蘇魯豫毗鄰地區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協作區建設聯席會議,攜手建設省際毗鄰地區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協作區﹔11月,召開全省首個市級移風易俗工作現場會,文明浸潤宿城,新風扑面而來﹔12月,召開新興領域黨建工作座談會,推深做實新就業群體關心關愛和權益保障。2025年1月,與宿州學院合作共建安徽省首家市級社會工作研究院,為我市社會工作創新發展做好理論與人才儲備……市委社會工作部精准找准部門職能定位,以昂揚姿態履職盡責,以實干作風接續前行。

  多措並舉

  推動“兩企三新”黨的建設走深走實

  穿過熙熙攘攘的吾悅小吃街,“暖蜂歸‘宿’黨群驛站”裡,外賣小哥進進出出落座歇腳。冬日一杯熱茶,夏日一瓶冰水……在這裡,24小時不間斷為忙碌在大街小巷的新就業群體提供貼心服務。商圈之外,充分依托郵政服務站點、工會之家等陣地打造的暖“新”驛站,宿州市共有150余個,共建“友好場景”166個,成為新就業群體渴了能喝水、累了能歇腳、冷了能取暖、熱了能納涼的第二個“家”。為加強新就業群體服務管理,以新就業群體的需求為導向,市委社會工作部開展“夏日送清涼”“冬日送溫暖”“迎新春”等系列活動,提供形式多樣的關心關愛服務。全市還吸納426名快遞外賣小哥擔任街道社區“兼職網格員”,成立了“先鋒騎手”“愛心送考”等一支支特色志願服務隊,實現服務新就業群體和基層治理相輔相成。

  企業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黨建工作抓實了就是生產力。市委社會工作部著力提升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質效,實施“紅鏈賦能、助企興‘宿’”產業鏈黨建工程,組建產業鏈供應鏈黨委,完善定期議事、活動輪值、工作保障等運行機制,打造省級開發區“一園一品”產業鏈黨建品牌13個,高標准建設集企業服務、黨建展示、教育實訓、組織孵化等功能於一體的黨群服務中心7個。全市園區非公企業黨員技術能手帶頭開展技術革新、項目攻關130余項。

  社會組織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黨的工作和群眾工作的重要陣地。行業協會商會在我國各類社會組織中發展最為充分,逐漸成為擁抱新質生產力、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為推進行業協會商會改革穩步發展,市委社會工作部聯合市民政局共同印發《關於做好全市性行業協會商會黨建重點工作的通知》, 堅持以黨建促發展,制定宿州市行業協會商會基層黨組織規范化建設指導手冊和負責人人選審核辦法,加強標准體系建設,持續引導和推動行業協會商會在促進產業發展、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充分發揮效能,鼓勵行業協會商會發揮“雙招雙引”聯絡站作用,圍繞“5512”產業工程開展招商活動。目前,已招引10余個億元投資項目。

  強基固本

  推動基層治理提質增效

  六尺巷裡天地寬。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考察時強調,人民內部矛盾要用調解的辦法解決。市委社會工作部立足新時代基層治理需要,按照“黨建引領、群眾自治、社會參與”的思路,堅持把議事協商貫穿基層治理全過程。牽頭推動皖蘇魯豫四省七縣(市)共建基層治理協作區,積極推進先鋒堡壘共建、社會治理共護、干部培養共育、紅領產業共興、文明鄉風共繪、志願服務共行、政策法規共宣,達成暢通溝通渠道、商定聯動機制、共享治理成果三項協作機制,把黨的領導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共同走出一條黨建引領地區基層治理新路子。搭建“圍樓夜話”“老執說事”等議事平台,常態化開展“村民說事會”“小區會客廳”“干群夜話”等活動3505場,以居民自治“煥新”基層共治活力。聚焦小區物業治理難題,建立健全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的小區(網格)黨支部、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協調運行機制,制發《宿州市業主委員會換屆指南》,明確業委會組建、運行、換屆改選的條件和工作流程,探索實踐黨建引領現代活力小區建設,為居民提供精細化、精准化服務,真正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做深做細做到位,不斷推動城市治理重心向小區延伸,構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局面。

  “小馬拉大車”是基層治理中遇到的突出問題。市委社會工作部自組建以來,持續深化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堅持“輕車減負”“壯馬賦能”雙向發力。加大編制人力資源向基層傾斜力度,深化鄉鎮(街道)綜合行政執法改革,下沉事業編制2275名,讓基層發揮出應有的戰斗力,實現“為馬賦能”﹔統籌建立19個村(社區)減負觀測點,清理不應由村(社區)承擔工作事項、証明事項48個,全市1347個村(社區)均正確懸挂標牌標識,基層“超載”、干部“負重”問題進一步解決﹔優化服務事項、內容、辦理機制和流程,創新基層治理“一網統管”模式,開發“埇民通”智慧平台,穩步推進數字賦能基層工作,逐步構建簡約高效、運轉協調的基層治理體系,形成“車馬協同”的強大治理合力。

  “節約從簡一身輕,亂要彩禮有壓力,借錢結婚不可取。坑自己!戀愛婚姻根基石,誠意攀親通情理,不擺闊氣不收禮。皆大歡喜……”在紅娘驛站,紅娘王梅花演唱編排的《移風易俗三句半》,向前來尋求好姻緣的單身男女宣傳移風易俗新風尚。市委社會工作部堅持把“高額彩禮”等移風易俗重點問題整治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召開全市移風易俗工作現場會,推動全市高額彩禮綜合治理,建立高額彩禮問題綜合治理聯席會議機制和高額彩禮問題綜合治理專項工作機制,將高額彩禮整治納入村規民約和積分制管理,實現倡導性規范和約束性措施並舉。充分發揮“一約三會”作用,指導村(社區)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居民公約),通過“老執事”調度中說事、紅娘牽線中說理等方式,開展移風易俗宣講2000余場,發出婚嫁新風倡議書、打造婚俗文化主題公園(廣場)、常態化選樹“低彩禮”“零彩禮”新人家庭……全力推進移風易俗改革工作向縱深發展,讓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朴民風在全市上下蔚然成風。

  凝心聚力

  扎實做好服務群眾工作

  “志願者敲門入戶幫居民檢查身體,還提醒俺近期血壓偏高,需要及時吃降壓藥,太感謝了!”日前,蕭縣白土鎮張村村民李大媽說。該村老有所“醫”志願服務隊多次開展義診志願服務活動,布置臨時醫療站點,為前來就診的老人提供詳細的治療建議和健康指導。對於行動不便的老人,志願服務隊以組為單位,安排醫療小組上門服務。截至目前,我市類似的志願服務組織有2260余個。他們在濟困解難、扶老愛幼、鄉村振興、基層治理、應急救援中沖鋒在前,年均開展志願服務活動5萬余場次,累計服務時長3417萬余小時,做到了聯系群眾密切、服務群眾直接,真正把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為進一步營造濃厚的志願服務氛圍,市委社會工作部創新“社工+志願”融合發展的工作模式,培育“小樹苗”等55個志願服務項目,“鄰裡集市”獲評全省十大優勝文明實踐項目,蕭縣退役軍人創業協會榮獲全國青年志願服務項目大賽銀獎。實施“宿說社工”宣培團項目,赴基層開展宣傳培訓5場次,累計560余人參訓,實現縣區全覆蓋。摸排社會工作人才1.2萬余人,引導社會工作人才參與職業水平考試,2253人完成報名,承辦“三區”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支持計劃,“三區”計劃評估全省第一,在志願服務和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方面不斷作出新嘗試,有效推動了全市志願服務高質量發展。

  社會建設工作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是我們黨人民立場、人民情懷的集中體現。為從根源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市委社會工作部加緊推進人民建議征集工作,在全省率先建立人民建議征集工作協調機制、人民建議特約建議人制度,探索建立市級人民建議征集特約建議人隊伍,聘任22名特約建議人、設立10個直報點,定期開展會商會﹔上線“市委社會工作部人民建議征集平台”,打造“宿說民意”品牌名稱及標識,持續拓寬征集渠道。深入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健全信訪領導機制,制定統一領導市信訪局有關事項的實施意見,探索一體推進訴源、警源、訪源的“三源共治”矛盾糾紛化解工作機制,對辦理不托底、群眾不滿意事項進行調度推進,我市信訪總量連續6年下降,抓實前端預防,強化源頭化解,推動信訪工作更好融入黨的社會工作大局。

  策馬揚鞭奮蹄疾,乘勢而上正當時。站在新起點,全市社會工作系統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社會工作的重要論述,貫徹落實中央、省委社會工作會議精神,以慎終如始的工作態度,迎難而上、主動作為,奮力開創全市社會工作高質量發展新局面。(陳思雨)

(責編:歐愷、金蕾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