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省內要聞

2024年安徽外貿規模居全國第9位、中部第1位——

外貿再進位,底氣和動力何在?

2025年01月16日08:32 | 來源:安徽日報
小字號

“量質齊升、勢頭強勁,取得歷史最好成績。”1月15日,在安徽省政府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合肥海關關長周榮球介紹。

在剛剛過去的2024年,安徽外貿規模突破8600億元,創歷史新高﹔外貿規模全國居第9位、中部居第1位。而在2022年,安徽外貿規模在全國僅居第13位。

貿易是流,產業是源。安徽外貿進位的底氣在於“由內而外”的實力,在於安徽選准了產業賽道,是產業競爭優勢成就了安徽外貿的爆發力,是產業結構的多極支撐讓安徽外貿具備了穿越周期的韌性。

企業的競爭力是外貿活力的源頭。2024年,安徽與全球132個國家和地區貿易實現增長﹔汽車出口量位居全國第1﹔有進出口實績企業比2023年增加1195家。

全國排名“階梯式上升”

“安徽省進出口總值在全國居第9位、在中部居第1位,均比2023年上升1位。”周榮球介紹,2024年,全省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8648.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4%,增速高於全國2.4個百分點。其中,出口5797.5億元,同比增長10.8%﹔進口2851億元,同比增長1%。

放長時間線來看,2022年,安徽外貿規模7530.6億元、居全國13位﹔2023年,安徽外貿規模首次突破8000億元,全國排名第10位﹔2024年,這一數據超過8600億元,位次呈現階梯式上升。

攀升的數據,反映了安徽外貿發展的積極因素不斷增多,外貿進出口穩中向好態勢進一步延續。

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持續發展,迭代升級的安徽制造,向廣大貿易伙伴提供更多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的商品。

銳意進取的經營主體為外貿高質量發展注入持續動力。“去年,安徽省有進出口實績企業達到13299家,比2023年增加1195家。其中,民營企業進出口4481億元,增長5.3%,佔51.8%。”周榮球表示。廣大外貿企業搏擊風浪、銳意創新、苦心經營,夯實了外貿的基本盤,進一步激發了外貿發展活力。

此外,安徽外貿“朋友圈”不斷擴容,貿易伙伴更加多元。2024年,安徽與全球132個國家和地區貿易實現增長。其中,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4632.6億元,同比增長6.3%﹔對RCEP其他成員國進出口2085.4億元,同比增長3.5%,佔24.1%。

同期,對前三大貿易伙伴歐盟、東盟、美國分別進出口1146.9億元、1022.9億元、967.1億元,分別同比增長8.1%、7.9%、5.7%。

含“新”量贏得全球“通行証”

近日,在黃山偉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工人們正忙著組裝一批發往韓國的輪轂單元裝配線。

作為工業母機產業的核心技術,輪轂軸承平面花鍵技術此前長期依賴進口。黃山偉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核心技術和零部件上持續研發,成功打破行業技術壁壘。

“公司專注研發圓錐滾子檢測、分選集一體的智能生產線,目前主要生產新能源汽車零配件。經過長期經驗積累,我們掌握了輪轂軸承平面花鍵技術,實現國產替代。”該公司總經理石小偉介紹,“2024年企業產值達3500萬元,同比增長35%左右,目前訂單已排至2025年6月份。”

以科技含量贏得全球市場“通行証”,這正是安徽制造轉型升級的一個生動注腳。

2024年,安徽省機電產品出口4079.1億元,同比增長13.9%,佔出口總值的70.4%。其中,汽車出口95.4萬輛,出口量位居全國第1,同比增長30.8%﹔價值961.4億元,同比增長34.5%,對安徽出口增長貢獻率達43.5%。

貿易結構持續優化,是安徽外貿在復雜形勢下持續保持韌性與活力的重要原因。去年以來,安徽“新三樣”出口依舊亮眼,電動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光伏產品合計出口490.1億元,同比增長23.6%。

“安徽制造”出口含“新”量不斷上升,得益於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近年來,安徽聚焦打造新興產業聚集地,一體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未來產業前瞻布局,促進產業向新、聚鏈成群、集群成勢,以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為代表的先進制造加速成長。

這也充分體現在外貿數據上。“安徽戰略性新興產業進出口增長勢頭良好,集成電路、電動汽車、鋰離子蓄電池、液晶平板顯示模組、生物醫藥分別出口170.9億元、146.2億元、152.3億元、127.3億元和27.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8%、222.5%、11.2%、44.6%和11.3%。”合肥海關副關長姜開源說。

自主品牌海外“圈粉”

2024年11月1日,蕪湖港滾裝船碼頭,一聲汽笛長鳴打破江面平靜,奇瑞瑞虎7迎來第100萬輛的揚帆出海,成為首個中國品牌乘用車出口破百萬輛的單一車型。

十多天后,332輛奇瑞OMODA5車型整裝待發,以“江海聯運”的方式,奔赴比利時市場。又一項紀錄被刷新:僅用11個月,奇瑞歷史首次年內出口破百萬輛。

不止奇瑞,更多“安徽造”正走向世界大舞台、國際大市場。合肥海關數據顯示,2024年,安徽省出口自主品牌商品3080.8億元,同比增長16%,佔出口總額的53.1%,佔比居全國首位。

近年來,自主創新讓安徽外貿發展的底氣越來越足,從功能多樣的智能家電到品質可靠的汽車,再到根植於傳統文化的茶葉、中藥材,“皖美品牌”不斷在海外“圈粉”。

為幫助企業搶抓國際市場機遇,讓更多安徽品牌走出去,合肥海關積極參與安徽省外貿主體培育壯大行動,與商務、稅務、市場監管等多部門深化業務合作,聯合開展外貿政策宣講、跨境電商業務培訓、雙循環試點企業培育等工作,疊加措施、增強合力。同時,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強化技貿措施應對。2024年,新推薦對外注冊登記企業14家,主要涉及蜂蜜、羽毛羽絨、大閘蟹等安徽特色農食產品。經過多年培育發展,安徽出口羽毛羽絨和蜂蜜均列全國第1。

2024年以來,一系列穩外貿、促發展的政策不斷為外貿主體帶來了“定心丸”,有望為2025年外貿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展望2025年,盡管外部環境、不確定性挑戰增多,但安徽外貿具有產品種類齊全、增長動能轉換靈活、市場多元穩定等特點,在新動能、新優勢、新格局的加持下,長期向好仍是大趨勢。

兼具韌性和爆發力的安徽外貿,值得期待。(記者 何珂)

(責編:關飛、金蕾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