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本網原創

“十四五”收官之年,馬鞍山怎麼干?

2025年01月15日08:53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馬鞍山1月15日電(記者李希蒙)1月11日,馬鞍山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開幕,馬鞍山市市長葛斌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回顧了馬鞍山市2024年工作,並就2025年重點工作進行了部署。

俯瞰馬鞍山主城區。馬鞍山市委宣傳部供圖

俯瞰馬鞍山主城區。馬鞍山市委宣傳部供圖

回顧2024,提神振氣

報告中提出,2024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也是馬鞍山發展歷程中很不平凡、令人鼓舞的一年。

過去一年,馬鞍山錨定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新發展定位,樹立領跑意識,敢於創先爭優,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社會大局保持穩定,現代化馬鞍山建設邁出新的堅實步伐。

預計全年GDP達2780億元、增長6%左右﹔保持全國先進制造業城市60強﹔科技創新競爭力進入全國城市70強﹔首次獲評中國最佳引才城市﹔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全省第1……

除了發展答卷,2024年馬鞍山市在長江保護、數字賦能、科技創新、改革品牌、民生實事等方面,同樣收獲頗豐。

其中,2024年,馬鞍山市謀劃項目超2600個,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超長期特別國債等上級資金297.2億元、創歷史新高。5個項目入選國家實數融合典型案例、規上制造業企業數字化改造目標完成率達221.2%,均居全省第1。全社會研發投入總量和強度實現“雙提升”,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研發活動佔比均居全省第1。寧馬城際全面通軌,長江公鐵大橋接線工程正式開工,寧馬高速“四改八”全線通車,全市首條過江隧道啟動建設。

另外,長江(馬鞍山段)入選國家美麗河湖優秀案例,長江流域國土綠化項目獲評全國十大示范項目,長江禁漁經驗入選全國第六批干部培訓教材。馬鞍山市連續3年入選中國新型智慧城市百強,首次獲評中國最佳引才城市。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全省第1,居民養老保險待遇居全省第2。

展望2025,實干爭先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和“十五五”規劃謀劃之年,馬鞍山定下了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GDP增長6%,全員勞動生產率24.3萬元/人左右,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3.46%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以上,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以上,進出口總額增長6%以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3%以上,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5%、7%﹔城鎮新增就業4萬人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2%左右,糧食產量及播種面積、單位GDP能耗降低、生態環境質量指標完成省下達年度目標任務。

目標如何實現?報告以“十一個創先爭優”為統領,明確了2025年要重點做好的11個方面工作。

其中,圍繞“生態修復、綠色轉型”,報告中提出建設幸福河湖9條,修復濕地2050畝,新增造林5000畝,新增省級以上綠色工廠5家,新增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30萬千瓦,裝配式建筑開工比例達40%。新建改造口袋公園19個、綠道15公裡,完成馬鞍山山體公園改造,推動濱江環道建設。

為進一步激發消費潛能、培育經營主體,報告提出要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擴圍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提高消費券發放精准度,挖掘傳統消費潛力,擴大汽車、家電家居等大宗消費。同時,持續推動“個轉企”“小升規”“小升限”,新增規上工業企業200家、限上批零住餐企業120家、規上服務業企業25家、資質建筑業企業30家,經營主體突破29萬戶。實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千帆競發”工程,新增專精特新企業100家。

此外,報告還提出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加快打造綜合交通樞紐,推動寧馬城際建成運營、巢馬高鐵主體完工,以同城化思維全面融入南京、合肥,健全常態化對接合作機制。新增“高效辦成一件事”16項﹔擦亮“無証明城市”建設品牌,實現“無証明是常態、要証明是例外”。

(責編:關飛、韓震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