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地市新聞>>亳州

亳州市人社局:民生為大 托起百姓“穩穩的幸福”

2025年01月14日17:09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時光荏苒,歲月匆匆,轉眼又是一年。

一份工作、一個社保、一月工資、一筆退休金……這一樁樁一件件民生實事都關乎全市600多萬群眾的切身利益。剛剛過去的2024年,市人社局緊緊抓住“服務民生”這個關鍵詞,把一樁樁惠民生、暖民心、解民憂的實事立起來,把一件件補短板、強弱項、利長遠的好事做出來,一步一個腳印,著力擦亮民生底色,托起藥都百姓“穩穩的幸福”。

精准施策,“家門口”就業提質增效

盡管天氣寒冷,但張保軍的心是暖和的。因為他找到了工作。

“公司離家不遠,有五險一金,收入比地方平均水平還高,有了穩定的收入,心裡就踏實了。”張保軍說。

20多歲的張保軍在安徽雷允上藥業有限公司工作。說起求職的經歷,他說其實很簡單,就是通過“三公裡”就業圈小程序,在手機上上傳自己的求職信息,公司看到自己的簡歷后,雙方就可以對接了。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穩就業讓老百姓端起了“飯碗”,也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動能。

“現在車間設備沒變,產能卻提高了兩倍。”雷允上公司生產部經理曹衛衛介紹,以前因為招不到合適的工人,隻能單班生產。后來,人社部門把用工清單推送到線上“三公裡”就業圈和線下(社區)就業驛站,不到一個月就組建了一個新的班組,以前一天隻能生產1批100件,現在每天能生產2.5批250件。

讓群眾在家門口就業,為企業發展鋪平道路,這是亳州市就業工作施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亳州市大力推進“三公裡”充分就業社區創建工作,進一步提質各村(社區)“一台一表一專欄”效能,線下建設“家門口”就業服務驛站,在零工集聚地附近打造零工市場(驛站),打通公共就業服務“最后一公裡”。全市累計通過各村(社區)發布3283家企業需求9.97萬個崗位。截至目前,“三公裡”就業圈信息平台已入駐企業1.61萬家次,累計發布崗位9.6萬個,登記注冊19.46萬人,精准就業1.18萬人。借助各類新媒體平台宣傳就業創業政策,推動實現工作崗位“觸屏可及”,累計開展直播帶崗活動146場,點擊量達215.83萬次,達成就業意向2.58萬人次。

特色招聘“生活化”是亳州市就業工作的一大亮點。人社部門在各鄉鎮開展“招聘進鎮村”活動,在商業廣場搭建“就業招聘長廊”“就業夜市”載體,在高校、醫院、農貿市場等26個重點公交站台開辟“就業服務專窗”,重點節假日在火車站、高鐵站開展企業用工信息宣傳活動,實現城鄉覆蓋、“就”在身邊。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一樁樁、一件件民生實事是群眾所盼,是幸福之基,更是一份有溫度的民生答卷。

在譙城,通過直播的方式為企業招工,同時助力群眾在直播間裡找工作。

“我在刷抖音直播時,看到一家飲片公司要招人,於是就和對方取得了聯系,打算到這家公司去當‘做飯阿姨’。”50歲的市民王穎介紹,孩子如今考上了大學,在家閑著,就想找點事做。

王穎口中的直播就是指“就業直播間”,名叫“小譙帶崗”就業直播間,該直播平台自2024年6月份起開播,至今已解決近4000人的就業問題。

創業是就業之源。

“親愛的亳州老鄉:您在他鄉還好嗎?”2024年春節前,亳州市發出《亳州老鄉 請您回家——致亳州老鄉的第三封家書》,再次向在外游子發出誠摯邀請,深情呼喚游子歸鄉。

從2016年開始,亳州市連續多年開展“亳州老鄉,請您回家”系列活動。

在蒙城縣許疃工業園區,有一家生產電子防偽標簽的谷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創辦人是44歲的盧紅星。“這個企業佔地3畝多,廠房有2000多平方米,現在用工量有10多人。”盧紅星說,公司現有兩條生產線,每天可加工鋁箔紙4萬多平方米。年產值達1400萬元。

翻看這一年返鄉創業的創客名單,每一個返鄉人都是藥都閃亮的創業之星,每一個企業背后就是成百上千個就業崗位。

據統計,2016年以來,亳州市先后引導亳州老鄉返鄉創辦項目14.36萬個,拉動投資366.98億元,直接帶動就業94.65萬人次,讓奮斗、拼搏的返鄉創業故事在藥都大地上持續上演。

為了進一步做大創業“蛋糕”,亳州市還傾力孵化創業載體。目前,全市累計建成省級以上創業孵化載體36家,其中國家級5家。為了解決創業的資金難題,人社部門通過數據互通、流程再造,創新打造創業擔保貸款“10000”模式(即申請1分鐘、材料0提供、審核0秒鐘、人工0干預、群眾0跑腿)。2024年以來,累計新增亳州老鄉返鄉創業項目3.46萬個,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1.66億元,創業帶動就業10.52萬人次。

這一年,亳州市“三公裡”充分就業社區建設工作再次獲評省先進市,全省推進“家門口”就業工作現場會在亳州市召開。2024年以來,城鎮新增就業3.66萬人,城鎮居民收入增速居全省首位。通過就業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以就業之穩助力經濟之穩、社會之穩、民心之穩。

“智”惠民生,社保服務便捷高效

盡管已經退休,但市民彭恩杰的生活卻依然是多姿多彩的,因為他有社保,每月按時領到的退休金是他愜意生活的最大保障。

“退休前聽說辦理退休手續很麻煩,沒想到現在這麼快就搞定了。”彭恩杰說起辦理退休手續的全程“無感”過程,欣喜不已。

曾任職於市公共交通集團有限公司的彭恩杰於2024年11月退休。退休前他來到市政務服務中心辦理退休手續,和以前不同,他隻填寫了一份《參保職工“退休一次辦”聯辦申請表》,前后不到十分鐘,就辦好了所有手續。

彭恩杰之所以能夠快速辦好退休手續,得益於亳州市推行的“退休一次辦”改革。

2022年5月,亳州市聚焦群眾所需所盼,在全國率先推出“退休一次辦”集成辦、高效辦改革,將8個部門辦理的26個“單項事”集成為群眾視角的“一件事”。目前,全市有1.67萬人享受到了“退休一次辦”帶來的便利。“退休一次辦”工作模式獲評全國高效辦成一件事業務創新優秀案例。

2023年3月,亳州市人社部門還牽頭在全國首創領取社保待遇和惠民政策補助資格認証“無感互認”改革。近兩年來,“無感互認”改革已匯集50個部門4449萬條數據,通過數據比對實現待遇領取“免打擾”“零參與”精准認証的目標,10個部門22個領待事項認証結果互認復用,解決了136萬人多年來“自証生存”的問題。

“無感互認”改革案例分別榮獲“全國百佳創新案例”“中國改革2023年度典型案例”等多項榮譽,並向全國推介。2024年10月,亳州市《創新“無感互認”改革 打造智慧政務新樣板》獲評全國營商環境與政務效能高質量發展優秀案例。

通過數字人社建設達到“智”惠民生的效果,遠不止於此。社保卡應用便是其中一項。

2023年11月,亳州市人社和文旅部門聯合在全國率先啟動社保卡、旅游年卡同城待遇的“一卡通”新模式,亳州市成為首個社保卡全國“同城待遇”的城市。

目前,憑社保卡,亳州市民可以在全國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的300多個地級城市乘公交、坐地鐵﹔全國各地的游客在亳州可以和本地人享受一樣的刷卡乘車優惠。已有207項政務事項實現一卡通辦,其中95項人社業務事項全部實現一卡通辦。2024年12月,全省社會保障卡惠民服務季啟動儀式暨亳州市社會保障卡文旅“同城待遇”推介會在亳州市召開。

社會保障是民生之基。亳州市通過創新實施“助保貸”,不斷健全統籌城鄉、可持續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取得了積極成效。幫助1733名繳費困難人員解決補繳費難題,帶動了高檔次繳費。截至目前,全市選擇1000元及以上繳費檔次的人數達到60.64萬人,佔全部繳費人數的38.44%﹔人均繳費水平達到816.38元。

引育留用,人才支撐卓有成效

盡管離家有點遠,但趙春蝶卻一點也不難過,反而很有成就感。這份成就感源於工作帶給她的自信。

畢業於中科大的趙春蝶是古井集團引進的人才。她於2024年年初來到古井集團技術質量中心從事項目研究工作。

“之所以到古井集團工作,是看中了企業的強大實力,以及對員工的培養和重視。”趙春蝶說,單位為新員工提供了青苗計劃、精英培訓等很多培訓機會,還有技術質量專家顧問等各模塊的專家指導,幫助大家提升核心競爭力和職業能力。近年來,古井集團通過開展技能人才自主評價,新增技能人才1897人。

人才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充分激發人才的“引力場”,賦能企業發展,古井集團是亳州市招引人才的榜樣企業。

2024年,人社部門“引育留用”全程發力,全力吹響人才“集結號”。針對高校畢業生等群體持續組織開展“招才引智高校行”“青年學子安徽行”、人才招聘、校園雙選會等活動,吸引更多高校畢業生來亳留皖就業,2024年以來,累計開展各類人才招引活動33場,提供就業崗位2.65萬個,初步達成就業意向4000余人。

亳州市注重技能人才培養,著力打造技能提升“加油站”。2023年以來,職業教育新增康復、護理等專業49個,停辦與亳州產業發展匹配度不高的專業19個,建設69個校企合作實訓基地,認定金牌、銀牌、銅牌“市級院校實訓基地”20個。實現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的無縫銜接,大力支持16家企業自主開展技能人才評價,打造了濟人藥業中藥炮制傳承基地等名片。2024年以來,全市開展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3.48萬人次,新增技能人才2.98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15萬人。

在“亳州養生”品牌建設中,技能人才的隊伍更是不斷壯大。

曾當選全國最具特色勞務品牌代言人的保健按摩名師侯懷奇來自渦陽縣,通過保健按摩師高技能培訓,他創辦的奇手恆康緣已培養4800余名殘疾人成為按摩師。“隨著‘亳州養生’品牌的不斷叫響,越來越多的外地人知道了亳州,對保健按摩也有了更多認識。”侯懷奇說。

培養勞務品牌,打造城市名片。人社部門圍繞亳州市主導產業,多種形式開展特色勞務品牌培訓,累計培訓藥膳制作師、保健按摩師、花茶制作師等技能人才3.2萬人次。2024年11月,“亳州養生”勞務品牌代表安徽省參加全國勞務品牌工作賽,榮獲二等獎。2024年10月,亳州養生會客廳獲評省級信息消費體驗中心,成為城市功能活力提升的一張新名片。

圍繞人才引育,不得不說人才年金這個話題。

企業年金是職工養老金的重要補充。2024年8月,全省首單人才年金項目在亳州簽約落地。人社部門創新開展“人才+企業年金”模式,通過建立行業“人才年金計劃”,簡化行業內企業參加企業年金程序,幫助企業為部分職工優先參加企業年金制度開辟了綠色通道。

指尖賦能,“薪”有所屬“益”有所保

盡管剛開始經歷了被欠薪的遭遇,但很快還是成功拿到了自己的工資。這讓老孟切身感受到了一個小程序帶給他的便利。

60歲的孟憲海在工地上做泥工,不久前,他工作過的一個項目工地遲遲未發放他的工資,於是,他便通過“滿薪滿益”服務平台微信小程序反映。很快,譙城區人社部門便展開調查處理。“沒幾天,社保卡上就收到了這筆工錢,一共18500元。”孟憲海高興地說。

勞動換來的報酬是農民工的血汗錢,要讓農民工勞有所得,“薪”有所屬。

2023年6月5日,人社部門創新搭建“滿薪滿益”服務平台微信小程序,農民工可在線查看每日考勤上下班情況、簽訂電子勞動合同、每月確認工資數額,且可通過小程序在線“討薪”。

這個小程序依托的就是“滿薪滿益”服務平台。平台圍繞“e護民薪、e企和諧、e新維權”三大模塊,每月通過數據分析比對,自動生成考勤表、工作量表、工資表,自動獲取社保卡銀行賬戶作為工資卡,各方確認后專戶銀行直接將工資打入農民工本人社保卡,杜絕了“一個工地一張卡、一人辦了多張卡”等現象。目前,“滿薪滿益”服務平台累計監管工程項目906個、服務農民工101.8萬人次、發放工資68.3億元,依托42條預警參數累計處置預警信息1.1萬條。

此外,亳州市依托平台開展企業用工指導與用工監測,設置招工招聘、技能培訓、工傷申請、線上辦卡、仲裁申請等線上窗口。這一創新舉措先后獲得2024年第二屆全國數字營商環境創新案例、全國新時代“楓橋經驗”優秀案例等國家級榮譽7項,並被人社部和安徽信息重點推介。

2024年以來,亳州市將治理欠薪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重要民生實事,治欠、清欠、懲欠、防欠同步推進,全力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切實維護勞動關系領域和諧穩定。2024年1—12月,全市共受理欠薪舉報投訴1186件,為7512名勞動者追發工資6396萬元,勞動保障監察結案率達100%。

為了讓勞動者不煩“薪”、不憂“酬”,市人社局還全面推廣使用電子勞動合同,精心組織開展“百名仲裁員服務千家企業”“千名青年志願者聯系萬家企業”及“百千萬法律幫扶”等活動,著力提升調解仲裁質效。2024年,全市辦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1812件,無大規模群體性案件,辦理案件中立案審理1029件,仲裁結案率達到98%以上,調解成功率達到77.5%,惠及2034人,涉案金額5837.8萬元。勞動保障監察員葛慶奎在全國建筑領域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知識競賽總決賽中獲全國第四名的優異成績。

便民利企,暖心人社見行見效

盡管需要辦的事情有點多,但還是順利辦完了,這讓市民張靜感覺很暖心。

原來,不久前,在企業工作的張靜離職了,需要辦理的事項有點多,一時摸不著頭緒的他便來到市行政服務中心人社窗口咨詢。沒想到,通過一個服務窗口,他就辦好了好多手續。

讓群眾感覺辦事方便源於人社部門的“一窗通辦”。

聚焦人社領域“小切口”問題,市人社局以黨建為引領,推進綜合窗口改革,實行前台綜合受理、后台並聯辦理、統一窗口出件的綜合櫃員制,在“減材料、減環節、減時限、減跑動”上下功夫,相繼出台多項服務規范,實現149項人社服務事項“一窗通辦、隻進一門、隻跑一次”。

來到服務窗口時,正趕上市人社局社保黨支部黨員徐廷軍值班,他詳細解答並現場為張靜辦理了失業登記、失業金申領、職業指導、職業介紹、就業政策法規咨詢等業務。

讓群眾辦事越來越便捷、讓企業得到更多暖心服務,這是人社部門一直在持續做的事。

近年來,市人社局先后創建“惠民先鋒”“暖心服務·‘保’幸福”“用心成‘就’‘創’未來”和“滿薪滿益”4個支部品牌和機關黨委“四亮八助”品牌,通過打造機關黨建品牌矩陣,進一步推進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相互促進。其中,勞動關系支部“滿薪滿益”品牌被評為2024年全省第二屆“一支部一品牌”百優案例,也是亳州唯一入選的黨建品牌。

“人社干部走流程”“人社業務指導會”“三級三方服務千企”黨組織結對共建、“六進三送”“兩問需兩清單……” 2024年以來,市人社局常態化開展便民利企活動,把企業和基層遇到的問題匯集起來打包處理,把人社業務辦理和服務送到百姓和企業面前,讓群眾和企業感受到了高效政務服務的溫度。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

2024年,亳州市人社領域服務民生的舉措受到從中央到地方的廣泛關注,全國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予以關注,全省社保經辦現場會在亳召開……這一年,人社部門穩就業、惠民生的“政策禮包”陸續派發,強保障、優服務的“民生清單”兌現落實,促和諧、轉作風的“硬核措施”不斷推出,人社系統用實際行動積極回應著時代的呼喚、實現著百姓的期盼。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市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陳長安表示,2025年,全市人社系統將繼續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發力,通過更多務實舉措辦好順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實事,奮力書寫出更多新征程上以人民為中心的“民生答卷”,讓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市人民。(亳人宣)

(責編:劉穎、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