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本網原創

蕪湖鏡湖區:城市更新 以“新”促興

人民網記者 汪瑞華
2025年01月14日17:28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滾滾長江畔,百年船廠布局城市會客廳﹔街巷舊屋間,老舊小區變身城中景……

走在蕪湖市鏡湖區,一側可聽浩浩江水,一側可感人間煙火。近年來,隨著城市更新步伐的加快,老船廠、蕪湖古城、北壇正街等一批老遺跡、老建筑、老街巷,正煥發新生機,成為市民游客熱衷的“網紅打卡地”。

俯瞰蕪湖百年造船廠。鏡湖區委宣傳部供圖.jpg

俯瞰蕪湖百年造船廠。鏡湖區委宣傳部供圖

蕪湖,素有“半城山半城水”的美譽。作為蕪湖“母城”,鏡湖區是蕪湖市城鎮化率最高的行政區,也是入選住建部完整社區建設典型案例的所在地。

如何讓城市更新成為人民城市建設的科學寫照?將城市更新這件大事辦到更多居民心坎上?鏡湖區交出了高分答卷。

在高樓林立的江畔,一座工業風建筑格外引人注目,這就是擁有百年歷史的蕪湖造船廠。

隆冬,步入老船廠,高聳的龍門吊、復古的紅磚牆、斑駁的舊廠房……無不訴說著昔日的輝煌。2023年6月,隨著老船廠地塊項目改造的正式啟動,這座百年工業遺跡也隨即開啟了自己的華麗轉身。

老船廠夜景。鏡湖區委宣傳部供圖.jpg

老船廠夜景。鏡湖區委宣傳部供圖

時隔一年半,船體車間變成了工業美學館,閑置空地變成了中央公園,此外,文創街區、香樟大道,正以嶄新的姿態奔赴而來。置身其中,工業遺存和時尚建筑和諧統一,讓充滿陽剛氣息的老船廠多了幾分暖意。

“修舊如舊,盡可能還原其歷史面貌。通過保護和更新,讓被‘遺棄’的工業鏽帶重獲新生。”對老船廠更新的前景,蕪湖濱江文旅公司戰略發展部經理方博如是描述。

老船廠再“啟航”。方博告訴記者,未來這裡將打造成蕪湖市新地標,成為蕪湖人的生活秀帶。

鏡湖區北門口社區休閑一角。鏡湖區委宣傳部供圖.jpg

鏡湖區北門口社區休閑一角。鏡湖區委宣傳部供圖

城市更新,一頭連著發展,一頭連著民生。

在鏡湖區大礱坊街道北門口社區,一改往日空間逼仄、設施破舊、道路“梗阻”的現象,取而代之的是,社區干淨了、設施完善了、舊房煥新了,百姓生活也越來越愜意。

究其原由,得益於完整社區創建、城市更新改造。

大礱坊街道是蕪湖市的老城區,也是中心城區,在街道辦事處主任鄭聰看來,完整社區創建,不亞於“螺獅殼裡做道場”,既考驗體力又考驗腦力。

“城市更新不是大拆大建,不能孤立為之。”鄭聰說,北門口社區在解決老城區城市功能不足、基礎設施滯后等問題后,更應注重完善公共服務、盤活閑置資源、融入歷史人文。

現如今,沿著北壇正街往裡走,社區衛生服務站、快遞站點、養老機構、幼兒園等應有盡有,路的盡頭,和蕪湖古城無縫銜接,傳承保護與功能塑造相得益彰。

煥然一新的北壇正街,沿街鋪面成了旺鋪。人民網記者 汪瑞華攝.jpg

煥然一新的北壇正街,沿街鋪面成了旺鋪。人民網記者 汪瑞華攝

城市更新,最終要惠及居民,讓更多人感受到生活好品質的魅力。

鄭聰以北壇正街更新為例,“過去環境差、道路窄,40多個鋪面常年空置率高達90%,房租500元/月都無人問津。通過城市更新,打通斷頭路,租金漲到了2000元/月,成了熾手可熱的旺鋪。”

城市更新,是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永恆的命題,在這一指引下,鏡湖區正不斷填補民生窪地,勾勒發展高地。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作為城市“閱卷人”,蕪湖市民浸潤其中而涌起的歡愉,就是對鏡湖區城市更新最好的回應。

(責編:關飛、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