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個“關鍵詞”看安徽2024正風肅紀反腐工作

1月10日上午,省紀委監委召開新聞通氣會,通報了2024年度全省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工作情況。記者對通報情況進行了梳理,從七個關鍵詞來透視過去一年安徽正風肅紀反腐的成果。
關鍵詞一:政治監督
過去一年,安徽省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作為第一政治要件,健全接件即辦、清單管理、閉環落實工作機制,常態化開展“回頭看”,推動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特別是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落實落細。
推動“國之大者”落實落地,聚焦“三地一區”建設,緊盯科技創新、生態環保、安全生產、耕地保護、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等強化監督檢查,跟進督辦中央環保督察移交問題線索、推動問題整改,嚴肅查處個別地方統計造假、政府隱性債務化解不實、佔用農地修建大型硬化墓等問題。
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制定嚴厲打擊政治騙子、政治掮客和政治謠言的意見。堅決查處“七個有之”問題,全省共處分違反政治紀律人員581人,確保黨中央令行禁止。緊盯“關鍵少數”,壓實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約談領導班子成員、重點崗位人員22997人次,處分縣處級及以上“一把手”294人。
關鍵詞二:紀律建設
開展黨紀學習教育,是加強黨的紀律建設、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重要舉措。
安徽省先后編寫《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解讀闡釋材料,舉辦專題讀書班、召開全省警示教育大會、組織省級領導干部參觀省黨風廉政教育館,制作警示教育片,編印違紀違法省管干部懺悔錄、典型案例警示錄,常態化開設警示教育課程,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學紀知紀明紀守紀。
堅決維護紀律剛性,嚴把選人用人政治關、廉潔關,對違反黨紀的問題發現一起、嚴肅查處一起,全省給予黨紀處分23822人、回復黨風廉政意見407396人次。
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讓“紅紅臉、出出汗”成為常態,全省運用“四種形態”批評教育和處理76407人次。落實“三個區分開來”,定期發布典型案例,開展重點領域重點問題問責提級審核,促進干部廉而有為、勤勉敬業。
關鍵詞三:作風建設
安徽省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從嚴查處“吃公函”“吃食堂”“吃老板”“吃下級”等問題,深入整治黨員、公職人員酒駕醉駕及背后風腐問題,嚴肅處理“快遞送禮”等問題,全省共查處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問題6869起,批評教育和處理8917人。
重拳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全省共查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6048起,批評教育和處理8617人。下大氣力糾治加重基層負擔現象,推動糾治文山會海、督檢考繁復、“指尖上的形式主義”等問題﹔嚴肅查處搞“新形象工程”、打著環保幌子搞“一刀切”、頻繁執法影響企業生產經營等行為。
著力推動綜合治理、化風成俗。緊盯重要節點加強提醒警示,加大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案例公開通報力度。出台持續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四項清單”、通報11起典型案例。
關鍵詞四:反腐敗
始終保持高壓態勢,堅持有腐必反、有貪必肅,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共處置問題線索76185件,立案27202件,其中廳級干部70人﹔處分27582人,其中廳級干部63人。繆學剛、劉自林、安進、車照啟、孫良鴻、胡世蓮等嚴重違紀違法案件受到嚴肅查處。深化拓展金融、國企、醫藥、工程建設招投標、城市綠化等重點領域反腐。
堅持把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作為重要任務常態化地抓,扎實推進中小學校園食品安全和膳食經費管理、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突出問題專項整治,省級層面項目化整治高標准農田建設管理、農村供水保障、安置房分配、殯葬管理服務等領域突出問題,協同有關部門上下貫通抓好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部署的15件具體實事,指導市縣開展133項個性化整治。全省共查處相關問題41883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9584人。
案件查辦完成並不意味著工作畫上了句點。全省紀檢監察機關持續加強案件剖析,深入分析省管“一把手”和領導班子成員違紀違法情況並專報省委。同時,找准問題症結,提實整改建議,全省共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1764份。
關鍵詞五:巡視巡察
2024年,安徽省高質量完成省委第五、六、七輪巡視,已巡視黨組織253個、覆蓋進度78.6%,基本實現對省轄市、縣(市、區)、省屬企業、高校及高職高專巡視全覆蓋。認真落實中央巡視有關要求,對6家省屬金融單位開展巡視“回頭看”。修訂省轄市黨委巡察工作評價辦法,制定深化對村(社區)巡察工作的指導意見,推廣“背包式”巡察、“巡察+協作區”等做法,指導市縣巡察黨組織24316個、覆蓋進度83%,其中對村級黨組織巡察覆蓋進度90.3%。指導107家省直單位規范開展內部巡察。
嚴肅認真抓好巡視整改,安徽省持續強化巡視整改和成果運用,制定被巡視黨組織巡視整改工作流程、責任清單和共性問題整改提示,建立巡視建議書制度。同時,開展整改檢查評估,對整改存在問題的黨組織發函督辦,對整改不力的3名縣(區)委書記“一對一”約談。
關鍵詞六:監督體系
持續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優化調整省市紀委監委派駐紀檢監察組機構設置、力量配備,向3家省屬地勘單位派駐監察專員。全省派駐機構處置問題線索17552件、立案6068件、處分6199人,分別上升15.2%、49.9%、80.2%。深化鄉鎮(街道)紀檢監察協作區制度化規范化建設,全面推開基層公權力大數據監督平台建設,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台累計辦理群眾投訴19.9萬余件、群眾滿意率97%。完善“組組”協同監督、“室組”聯動監督、“室組地”聯合辦案等機制,深化與審計、統計等職能監督貫通協同。同時,優化完善全省紀檢監察一體化工作平台功能,以數字技術為監督執紀執法賦能增效。
關鍵詞七:紀檢監察鐵軍
紀檢監察機關是推進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力量,黨和人民對這支隊伍充分信任、充滿期待。
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堅持律人先律己,打鐵必須自身硬,堅決清除孟慶銀、李誠臣、何學祥等害群之馬,嚴格落實打聽案情過問案件說情干預情況季度報備制度,充分發揮特約監察員作用,加強全方位管理和經常性監督。同時,常態化開展黨性教育,通過舉辦培訓班、“學習園地”“視頻講堂”“微課堂”等方式,加強全員培訓,進一步打造忠誠干淨擔當、敢於善於斗爭的紀檢監察鐵軍。(記者 李明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