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省內要聞

安徽省著力構建覆蓋全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推進醫改深化,增強群眾就醫獲得感、安全感——

提升醫療服務質效,守護百姓健康

2025年01月08日08:13 | 來源:安徽日報
小字號

健康,連著千家萬戶的幸福。醫療資源擴容,為城鄉居民打造堅強“醫靠”﹔深化藥品集採等改革,減輕群眾用藥負擔﹔夯實基層醫療服務,為老百姓的健康兜底……安徽省著力構建覆蓋全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持續深化醫改,不斷提升醫療服務質量和效率,切實增強群眾就醫獲得感、安全感,讓人們更多更好地享受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務。

9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項目全部開診運營

“本來想去上海看病,聽說蚌埠也有了全國一流的腫瘤專家坐診,趕緊過來,還是很方便的!”陶女士感慨道。當天她挂的是浙大二院安徽醫院邱福銘主任的號,作為國內知名乳腺癌、肺癌和胃腸道腫瘤專家,邱主任的專業能力大大緩解了陶女士的焦慮。

邱福銘所在的浙大二院安徽醫院,依托蚌埠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共同打造國家腫瘤區域醫療中心。知名專家不僅帶來最新的醫療手段和理念,也為皖北患者打通一條鏈接長三角優質醫療資源的通道。

建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是國家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解決人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重大舉措。2024年,安徽省獲批的9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項目已全部開診運營,在輸出醫院派駐管理團隊和專家的帶動下,診療技術水平及服務能力均顯著提升。

一面向外學習,一面苦練內功。2024年12月,省衛生健康委等10部門聯合印發實施意見,安徽省緊密型縣域醫共體提質升級也進入全面推進階段。

安徽省是第一批全國綜合醫改試點省,2015年首創縣域醫共體,2019年又創新緊密型縣域醫共體,改革經驗在全國推廣。目前全省共組建了125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實現59個縣(市)全覆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作為推進健康中國和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有力抓手,為群眾獲得更高質量、更為經濟的醫療衛生服務提供了保障。

近日,安徽省衛生健康委召開會議專題學習省委十一屆九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部署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人口高質量發展、中醫藥強省建設、醫療服務向農村覆蓋、完善“三醫”協同發展、構建強大公共衛生體系等重點工作,讓百姓生活更有“醫靠”。

去年737萬人次享受“雙通道”報銷

蕪湖市的王女士患有進行性纖維化性間質性肺疾病,“我這個罕見病需要長期治療才能控制病情,費用不低。被納入醫保后,解決了我們家的大難題。”她欣慰地介紹,在醫院購買“雙通道”藥品乙磺酸尼達尼布軟膠囊,總費用2899.8元,醫保直接能報銷2401.03元。

近年來,安徽省醫保部門不斷完善門診慢特病政策,2024年新增9種門診慢特病病種,全省醫保門診慢特病病種達83種,其中罕見病門診保障28種,均居全國前列。

大力減輕群眾就醫用藥負擔,一直是黨中央高度重視的問題。

目前安徽省已全面執行新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將528種國家談判藥品與競價藥品納入“雙通道”管理,2024年度全省有737萬人次享受定點醫院和定點藥店“雙通道”醫保報銷,涉及藥品總費用60.80億元,醫保累計報銷40.54億,進一步提高新藥好藥可及性。省醫保局還積極開展醫藥集中帶量採購,持續做好國家集採第九批藥品以及人工晶體、運動醫學類醫用耗材等中選結果落地,牽頭開展28省份腫瘤標志物集採,組織開展中成藥和顱內支架、取栓支架等10類耗材省級集採,節約採購資金超過2.9億元。

減輕群眾就醫用藥負擔,還需織密織牢社會保障網。截至2024年12月底,安徽省基本醫保參保人數6253.31萬人,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在全國率先開展個人賬戶跨省共濟試點,2024年全省職工醫保個賬共濟700余萬人次,共濟金額13億元。落實困難群眾資助參保政策,分類資助農村低收入人口參保,全省農村特困人員、低保對象、監測對象參加基本醫保240.18萬人,醫療救助資金資助參保支出7.04億元,低收入人口和脫貧人口參保率均達到國家要求的99%以上。

基層醫療服務為百姓健康兜好底

“妙手神針治百病,醫德高尚仁者心”。在合肥市廬陽區三孝口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中醫館裡,挂著不少這樣的錦旗。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這樣的基層衛生機構,對百姓健康起到“兜底”作用,日常工作內容主要集中在基本醫療服務、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慢性病管理、家庭醫生服務、預防保健服務等。

想在社區醫療衛生機構開設特色門診不易,三孝口街道不僅開了專治結節的中醫特色門診,還吸引了不少患者從外地慕名求診。中醫科的楊振永醫生曾獲評合肥市暖心中醫、廬陽區“社區名醫”,他說:“開設結節特色門診后,主要採用‘經驗方+針刺+按摩導引’的方法來治療結節,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診療手段。”2024年度,三孝口街道中醫科獲評廬陽區“社區名科室”,全年中醫診療量7萬余人次,佔總診療量的45.5%。

目前,合肥市共有鄉鎮衛生院81家、村衛生室111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69家、社區衛生服務站112家,所有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均建有中醫館。各基層醫療機構也積極將中醫藥服務融入健康生活,通過開展中醫義診、調配中藥香囊、訂制中醫藥茶飲包等方式,努力探索“上工治未病”的保健智慧,兜底百姓健康生活。(記者 陶妍妍)

(責編:關飛、金蕾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