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地市新聞>>阜陽

阜陽“大集”,點燃的不只是消費熱情

2024年12月16日09:55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12月15日,阜陽市8個縣市區同時舉行“趕大集 逛廟會 賞民俗”活動,鑼鼓聲、吆喝聲、喝彩聲此起彼伏,現場人氣爆棚,連追求時尚的年輕人和住在城裡的市民也湊起了熱鬧,呈現出供銷兩旺的繁榮景象,提前營造出濃濃的年味。農村大集,為什麼能火“出圈”?

有看頭:

非遺展演亮絕活 各種美食大集合

皖北農村有趕大集、趕廟會的傳統,隨著春節的臨近,趕集、趕會的日子漸漸多了起來。12月15日一大早,在阜陽市颍州區九龍鎮,人們從四面八方涌到集鎮,將小鎮的街道擠得水泄不通。

人群中,劃旱船表演隊伍“逆流而行”。伴隨著喧囂的鑼鼓聲,演員們揮舞著道具,踩著節拍,扭動著身體,圍觀的群眾裡三層外三層。除了劃旱船,三眼槍、舞獅等,其他非遺項目展演同樣吸睛,贏得陣陣掌聲。

過去,每到農村大集的日子,人們會舉行劃旱船、舞獅、肘閣抬閣等活動。進入新世紀,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在現代花樣翻新的娛樂、消費方式面前,這些鄉土文化活動慢慢失去“存在感”,逐漸淡出大眾視野。近些年,在城鄉融合的發展趨勢和數字平台的助力下,鄉村大集重回大眾視野,火熱“回歸”的集市為非遺項目等傳統文化活動提供了重新亮相的機會。

從阜陽市“趕大集”活動可以看出,非遺展演佔據了重要內容:颍泉區的糖人、花饃、剪紙、面塑等制作展示,颍東區的花挑、趕犟驢等民俗表演,颍上縣的漁網編織、泥人雕塑等工藝制作,太和縣的太和清音、墳台嗩吶演出,臨泉縣的肘閣抬閣、墜子、大鼓書等展演,為人們奉上了一場視覺上的饕餮盛宴。

非遺項目遇上農村大集,在為人們奉上一場視覺上饕餮盛宴的同時,不僅為農村大集找回了厚重的鄉土文化味,也為農村大集增添了濃郁的人間煙火氣。

在阜陽農村大集,人們不僅能大飽眼福,還能大飽口福。香氣扑鼻的美食攤點前,食客絡繹不絕。

“哧啦——”當新鮮的食材遇到滾燙的油鍋,清脆的爆響伴隨著扑鼻而來的香氣,瞬間引來無數目光。在美食廣場,現場手作的綠豆餅、董家燒雞、李家驢肉、麻花、焦饃等特色食品琳琅滿目,引來無數吃貨。另外,還有散布在集鎮上不計其數的小吃攤點,農村大集儼然成了“美食天堂”。

置身於人擠人的大集中,這種能看到制作過程、能聽到叫賣聲、能聞到食物香氣的“沉浸式”趕集,對於已經習慣了“快遞放驛站、外賣送上門”無接觸生活的人們來說,誰能抵擋住它的誘惑?

有賺頭:

銷售收入翻幾倍 供銷兩旺人氣火

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自認為是“內行人”的颍州區九龍鎮鍋盔手藝人孟廣彬認為,農村大集火不火,不能隻看人流量多少,還要看賣了多少東西。

在九龍鎮大集當天,孟廣彬早早來到現場,擺出了自家的主打產品——鍋盔,沒想到50斤鍋盔很快便銷售一空。“雖然知道今天的銷售肯定不錯,但沒想到會這麼好,是平時的好幾倍。”孟廣彬被火爆的銷售嚇了一跳,后悔沒有多備些鍋盔。

與鍋盔一樣,綠豆餅、烤鴨蛋、董家燒雞、李家驢肉、麻花、焦饃等地方特產在農村大集上同樣供不應求,這對當地從事特產生意的人來說,無異於打了一針“強心劑”。

到董彬這裡,董家燒雞已經傳承了三代人,早已成為遠近聞名的特色產品。“我們的燒雞選用的是本地土雞和三黃雞,添加了幾十種中藥材,口味獨特,營養豐富。”在九龍鎮大集上,董彬熱情地向食客們介紹自家燒雞的特點,100隻燒雞很快賣掉大半。

大集上,在上海打工春節提前返鄉的王先生拎著剛剛買的燒雞介紹,吃了一年外面的飯,現在總算吃到家鄉的美味了。另一位從阜陽市區駕車帶著家人專門來“趕大集”的孫先生說,吃到剛出鍋冒著熱氣的燒雞,這種體驗在城裡是沒有的。

董彬感慨地說,沒想到農村大集“蘊藏”著這麼大的購買力,這讓他看到了地方特產的美好未來。

經濟發展是一個供給與需求相互影響作用、相互促進的過程。沒有需求,供給就無從實現,新的需求可以催生新的供給﹔沒有供給,需求就無法滿足,新的供給可以創造新的需求。火爆的農村大集,開辟了消費新場景,提供了消費新體驗,拉近了本土文化、鄉土特產與消費者的距離。趕大集受追捧的背后,是人們渴望找回的煙火氣,是埋藏在記憶裡的鄉土情。

三台空調、兩台冰箱,不到兩個小時,天貓電器就在小鎮上就取得了“開門紅”。“這個銷售額比我們市區的門店還要高。”天貓電器阜陽區域店店長王慧驚喜地說道,今天咨詢的人比較多,后期還會有更多意向客戶購買產品。

據統計,12月15日的阜陽各地大集,僅颍州區九龍鎮主街區709處商鋪及攤點人流量就達15.6萬人,銷售額超過500萬元。

借助農村大集,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商戶開始關注農村巨大的消費潛力,將更多的目光和產品下沉到農村市場。

有奔頭:

線上線下齊發力 城鄉融合共發展

“這是我們公司生產的芥菜絲,也是我們當地的土特產,辣味兒足,沖勁兒大。”在九龍鎮大集現場,安徽阜陽民享食品有限公司的銷售人員正在直播間裡介紹自家產品,不少“家人”紛紛下單搶購。

該公司電商業務負責人聶新介紹,直播帶貨銷售額穩定上升,在公司的銷售收入中佔比越來越大。受益於當天舉行的農村大集,直播間人數比往常高不少,不僅提高了銷售收入,而且讓更多人了解了當地特產——芥菜絲。

農村大集的新玩法不止於此,還有直播“帶課”的農業專家。一名農業技術人員在直播間詳細地介紹小麥冬季田間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知識,並解答網友提出的問題。“借助農村大集這個舞台,幫助更多農民做好小麥田間管理,為糧食豐產豐收打好基礎。”颍州區農技推廣中心負責人表示。

為讓更多人感受農村大集的氣氛,不少網紅達人積極參與“網上趕大集”活動,採用直播帶貨和現場體驗的方式,幫助農戶銷售各類特色農產品,擴大活動的覆蓋面和知曉率。當天,“趕大集”成為阜陽最火的網絡詞語。

“碳水美食之都,阜陽名不虛傳。”來自重慶的百度達人、旅游博主劉曉嵐表示,在阜陽大集,她品嘗了貢鵝、豬蹄和焦饃,一個比一個美味。接下來兩天時間,她將奔赴阜陽一些鄉鎮大集逐個體驗,更全面地向粉絲推介阜陽。

農村大集也為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為讓孩子真實體驗農村大集的魅力,阜陽市民高先生帶著家人驅車幾十公裡前往九龍大集現場,收獲滿滿。孩子們不僅欣賞了劃旱船、舞獅等非遺展演,還看到了修鞋匠、剃頭匠等傳統手藝人干活的場景,開闊了他們的視野。

“在大集上看到了很多傳統的東西,勾起了兒時的記憶,依然是那麼親切。”高先生說,現在的孩子們如果連見都沒見過這些,怎麼談喜愛和傳承?農村大集恰恰給城裡孩子們提供了這樣的“見証”機會,吸引他們從小關注鄉村,熱愛鄉村,從鄉村文化中汲取成長的力量。

“阜陽地處淮河中上游,千百年來,颍淮兒女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淮河文化,形成了眾多具有民俗特色的農村大集。大集不僅是商貿流通場所,也成為當地鄉村文化地標,背后蘊含的深厚文化,耐人尋味,讓人著迷。未來,我們將繼續以農村大集為載體,做好文旅農商融合文章,大力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為鄉村振興助力賦能。”阜陽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說。(安耀武 李鵬)

(責編:劉穎、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