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幸福答卷”系列報道之二
安徽滁州:破解“老”難題 幸福“觸手及”
每天到飯點兒了,年過古稀的張德貴用輪椅推著老伴兒,准時來到滁州市全椒縣康養樂頤養院。剛到門口,噴香的味道已經在打招呼。當他來的時候,食堂已是人頭攢動。老鄰居們有序排隊,臉上洋溢著開心的笑容。
“大爺,今天有您喜歡的蘿卜肉丸湯,給您打一份兒!”“好嘞,主食今天也給我再多來點兒。”工作人員跟前來就餐的叔叔阿姨們親切地打著招呼。
老人們一邊接過熱騰騰的飯菜,一邊與工作人員聊起了家常,從天氣變化到日常趣事,更是增添了幾分家的溫馨。
其實,以前晚上張德貴都不吃飯,但是今年社區有了這個“老年食堂”,每天晚上都想來吃一頓。現在他和老伴都成了這裡的常客,每天都來看看“新菜單”。
“以前一個人在家吃飯,冷清、菜又少。現在一到飯點兒,大伙兒都來,吃完還能直接到社區活動,多好!”餐桌上,老人們贊不絕口。
老年食堂裡正在吃飯的老人們。全椒縣委宣傳部供圖
小餐桌,大幸福。如今滁州市民政局為27家公建公營農村養老機構,按照每年每院5萬元的標准發放補助,主要用於改善基礎設施、提高伙食標准等方面。
同時,加強農村社區老年助餐服務能力建設,全市已建成302個農村老年助餐點,讓轄區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許多老年人已不再局限於“老有所養”的基本需求,而是熱切追求“老有所學”“老有所樂”的充實晚年。
然而,面對老年群體高漲的學習熱情,一方面市場上現有的老年教育服務顯得捉襟見肘,另一方面老年大學往往供不應求,一座難求。
為擺脫這一困境,滁州市整合盤活全市現有辦公用房、中職學校、中小學校舍等各類存量設施資源,重點面向鄉鎮(街道)、社區,改建一批群眾身邊的老年學校或教學點。
“社區裡的老年大學真不錯,每天都很熱鬧,我報名了書法班、舞蹈班、戲曲班……年輕時沒實現的想法,老了終於可以實現了。”11月18日上午,在紫薇社區老年大學,今年63歲學員歐元梅樂呵呵地說。現在,她每天都來學習,生活被安排得滿滿當當。
為了豐富轄區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今年以來,滁州市紫薇社區多舉措探索建設“家門口”的老年大學,把老年教育向基層延伸拓展,打造了集學習培訓、休閑娛樂、發揮余熱為一體的綜合性老年人活動新陣地,老年人在家門口就能圓“大學夢”。
紫薇社區老年大學校長張健告訴記者,社區堅持“就地取材”的原則,深入挖掘轄區內的“能人”“賢人”“志願者”擔任授課老師,充實為老年人授課的“師資庫”。
在社區老年學校行書課堂上,記者看到,老師帶領大家學習書法技巧。“雖然我年紀大了,但能把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傳授給大家,發揮余熱,既傳承了優秀傳統文化,又豐富了老年朋友的業余生活,提高了他們的欣賞能力,我覺得非常有意義。”授課老師田德保說。
據統計,截至2024年10月底,滁州市已建成各級各類老年學校962所,滁州市參與學習教育活動的老年人達27.18萬人,其中參與線下學習19.14萬人,線上8.04萬人,豐富的課程讓老人各得其樂,晚年光景充盈而幸福。
一幅“夕陽無限好”的幸福畫卷,正在滁州大地徐徐鋪展。
相關閱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