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蝶變·涇川暢行——“四好農村路”交出“滿意答卷”
十年,日新月異、滄海桑田。一個個凝聚著民生期盼的出行願景化作一幕幕正在發生的幸福實景,一張張匯聚著為民情懷的“責任清單”變成一份份溫暖人心的“滿意答卷”,群眾在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四好農村路”帶來的力量和溫度。
砥礪奮進,筑強最具“財氣路”
涇縣的第一張宣紙誕生在小嶺村。徽記宣紙有限公司總經理曹國安說:“過去路況差時產品滯銷,公路改造后銷售額大增,公司年收入超500萬元。”宣紙紙帘制作工藝傳承人曹一鬆也深有同感:“現在制作紙帘每年收入突破10萬元,前來參觀的游客達2萬人。”
出涇縣向西南行駛10公裡處便見一條美麗醒目的瀝青路,蜿蜒穿過村庄,向那青翠疊嶂的崗巒迤邐而去。
這條路就是2019年獲交通運輸部授予的“全國十大最美農村路”之稱的小嶺路。小嶺路全長6.1公裡,是2006年丁家橋鎮小嶺村老百姓通過集資、捐贈、投工投勞等方式建成的水泥路。小嶺路也成為全縣第一批、丁家橋鎮第一條“村村通”工程水泥路。
2018年以來,涇縣先后投資2000余萬元,對小嶺路進行提檔升級,不盲目追求“寬、平、直”,將鄉村公路景觀資源合理搭配,讓人們走在鄉村路上,看得見青山、望得見綠水、記得住鄉愁。
小嶺路貫穿全村,是連接小嶺與外界的重要通道,也是向國內外傳播宣紙文化、輸出宣紙產品的“宣紙之路”。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金永輝2008年就到小嶺村安居,學習宣紙制造。他說:“這裡是修身養性的好地方,交通方便、文化底蘊深厚。”
行走在穿村而過的小嶺路上,兩旁商鋪林立,“徽記宣紙”“紅星宣紙”“曹氏宣紙”等招牌令人目不暇接。“我們相繼恢復古晒灘、古碓臼、古土焙、古制料等一系列傳統宣紙制作技藝,宣紙故裡旅游越來越紅火。宣紙傳統制作技藝入選世界非遺名錄。”丁家橋鎮黨委委員蔣成祥介紹,便利的農村公路促進了丁家橋“互聯網+”鎮域經濟發展走向成熟和穩定。全鎮擁有300多家宣紙書畫紙企業,宣紙和書畫紙產業成為當地主導產業,年銷售額高達上億元。電子商務及周邊相關從業人員達2000余人,為電商提供加工產品的從業人員達5000多人,他們的人均月收入超萬元。丁家橋鎮先后獲得“中國淘寶村”和“中國美麗休閑鄉村”榮譽稱號。
曲徑變通衢,崎嶇化坦途。十年來,涇縣累計投入資金9.7億元,實施農村道路暢通工程412個684公裡、農村公路擴面延伸工程236個266公裡、農村公路聯網路項目34個40公裡,農村公路生命安全防護工程253個550公裡,危橋改造12座。
奮楫篤行,筑牢惠民“平安路”
2024年5月16日,這是涇縣昌橋鄉孤峰村村民們滿心歡喜期待的“大日子”——孤峰橋通車了。
橋上人來車往,好不熱鬧。車輛有序穿行,孩子們跑過,留下歡聲笑語。橋邊的院落裡,老人們閑坐安享寧靜時光,聽著橋下小河叮咚流淌,仿佛在為新橋獻上最美的歌聲。
孤峰橋,位於涇縣昌橋鄉X405南孤路上。新建橋梁採用 1-7.3m 現澆鋼筋砼空心板,橋梁全長8.14米,橋面寬度7.5m,設置 C30 鋼筋混凝土防撞護欄,下部結構採用輕型橋台。老橋建於六十年代,由於年代久遠,橋面已經坑坑窪窪,主體結構已出現了較為嚴重的病害,被評定為四類危橋,影響到當地村民的正常出行。新橋建成之后包括結構、承載能力、抗洪能力都有很大提升,在居民出行、車輛通行的安全性上有“質”的飛躍。
涇縣交運局副局長陳偉表示,危舊橋梁改建被涇縣縣委、縣政府列入政府重點民生實事項目。今年,涇縣有5座橋被列入農村橋梁危橋改造計劃,根據橋梁的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改造提升,打造出一座座精品橋、安心橋,讓村民出行變得更安全、更便捷。五座危橋改造完成之后,實現涇縣農村公路危橋庫動態清零。
踵事增華,筑實民生“幸福路”
涇縣上漕至板橋美麗公路,全長18.629公裡,是《涇縣美麗公路建設規劃》中重要東部生態風景通道,是涇縣汀溪鄉桃嶺村通往涇縣的重要出口通道,因翻越海拔 800多米高的桃嶺,故又稱“桃嶺公路”, 沿線層巒疊嶂,山勢險峻,又被稱之為“江南天路”,是“皖南川藏線”最險峻、最精華的一段。
所謂一道彎峰回路轉、二道彎天地一線、三道彎雲霧繚繞、四道彎千回百轉、五道彎山巒疊翠、六道彎驀然回首,一路風景美不勝收,一首婉轉悠揚的《皖南川藏雲上天堂》唱出了她的風採,“你把青山湖中蕩漾,你把神秘藏進原始韶光。”也唱出了她的險峻,“如果你想到川藏,請來皖南領略別樣天光,一百零八道曲曲彎彎,這裡是雲上的天堂。”殊不知,在以前,桃嶺是沒有一寸公路的,所有的物資進出全靠肩挑背馱,但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涇縣縣委書記王樂平號召與帶領民眾,從1972年10月24日到1976年12月24日,歷時四年零兩個月,投入資金17萬元,黨員群眾投工投勞,齊心修建了這條堪為壯舉的桃嶺盤山公路。
“十三五”期間,涇縣縣委、縣政府對皖南川藏線先后投資6000萬元進行了拓寬改造,如今的它,經歷了從土路到水泥路、再到柏油路,從美化到夜景亮化,6道大彎72道拐看似回環往復,卻一步一步朝著頂峰,迎來最后的“柳暗花明”。當下,以其風光秀美、驚險刺激而火爆網絡。該路沿線形成以“路”帶“景”、以“景”增“產”的產業發展模式。開啟了交通、生態、產業、旅游互為促進,旅游風景道和產業經濟帶互為支撐的良性循環,為鄉村振興發展注入澎湃動力。“幸福路”帶來了幸福的生活,2023年,桃嶺村依托文旅產業發展,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141.05萬元。今年夏天,“皖南川藏線”更是火爆異常,沿線的農家樂、民宿門庭若市,幾乎是一房難求。桃嶺村也從一塊藏在深山的璞玉,變成游客們口中“此生必駕”的自駕游勝地。
該路先后被評為“全國十佳精品體育旅游線路”“中國最美網紅打卡地”“ 安徽省十大最美茶旅路線”。2019年入圍交通運輸部組織的“我家門口那條路”之“最具人氣的路”,2022年獲評首批“安徽省旅游風景道”,獲評“2023年度交通與旅游融合創新項目”。
就是這樣一條幸福路,讓山裡的人放飛了夢想﹔就是這樣一條網紅路,讓山外的游客體驗到“登天”的樂趣。如今很多人已經淡忘了《桃嶺難》的歌詞,但他們永遠不會忘記那段“出不去”的時光。如今,用相同的旋律唱出不同的聲音,這是在銘記歷史,也是在邁向幸福。
曲徑變通衢,崎嶇化坦途。十年來,安徽涇縣在國家、省、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的關心支持下,徹底結束了涇縣不通高速公路的歷史,極大提升了東部地區“皖南川藏線”通行條件,建成了皖南地區最大的縣級客運站,美麗公路建設走在全省前列。交通瓶頸得到有效突破,交通環境進一步優化,區位優勢進一步凸顯。先后被交通運輸部、農業農村部、國務院扶貧辦聯合命名為 “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被交通運輸部、財政部聯合確定為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試點縣﹔被交通運輸部列為 “推進皖南交旅融合發展全國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地區”﹔全省首批“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示范城市”“城鄉公交一體化示范縣”……打造了7條“國字號”公路品牌,創建了3條省級品質示范路。
“我們將繼續秉承‘膽劍精神’,對標‘兩業並進、交通先行’,以更大的決心和力度推進新一輪‘四好農村路’建設。”涇縣交通運輸局局長胡啟亮表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涇縣將繼續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著力補短板、鍛長板,加快完善現代化農村交通運輸體系,為全力打造新時代共同富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劉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