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辛縣教育系統推動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落地生花”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連日來,利辛縣教育系統持續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聚焦黨的教育方針,加快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探索實踐。持續凝聚“一家人”共識,擦亮“學在利辛”教育品牌,推動全會精神在基層教育一線牢牢扎根,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深化改革,推動高中教育多樣化發展
縣域高中學校對照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的目標任務,結合自身實際和資源稟賦,制定富有學校特色的育人工作方案,推動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
利辛一中以“三導、三動、三精”辦學理念引領推動,構建課程內容結構化,探索“教學練評”一體化,形成了“過濾—糾錯—強化—輸出”的學習方法,提煉出“二先二后一總結”即先預習后聽課、先復習后作業、定期歸納總結的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策略。學校堅持國家課程主體地位的前提下,開發校本課程,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在持續開展新高考前瞻性研究中,成立縣新高考改革指導小組,為新高考改革各項政策平穩落地鋪設了堅實的基石。
高級中學積極探索新時代黨建工作,形成“1451”黨建工作體系和“五個一”的黨建工作機制﹔基於學校實際,提出了落實“二經六緯”教研常規﹔建設“一核三元”活力課堂的教學教研工作思路﹔針對五育並舉教育發展制定,育人為本、德育先行﹔智育提質、因材施教﹔體教融合、多元成長﹔美育熏陶、溫潤心靈﹔以勞筑夢、以勞育人的學生素質教育提升對策,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利辛二中積極響應並推動新課程新教材的全面實施,主動探索“雙新”改革落實的有效路徑,依托“一課一研”工作機制,構建起以“三維兩融”即教研內容上“修”“教”“創”的三個維度,“兩融”學科交叉融合和五育融合,為特色的校本研修模式,打造高效課堂和專業化教師隊伍,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把學習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論動力,作為縣域高中在“雙新”背景下發展難題的破解之策。
利辛七中始終堅持以“三大抓手”“五大管理”並舉助力學生成才。立足“1+5”校本研修模式,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在教學實踐中堅持限時練,關注臨界生個性化學習和尖子生潛力挖掘,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發展機會。全力打造陽光校園,創辦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學生社團21個,其中科技創新社和心晴社等卓有成效。未來學校繼續將深化教學改革與教育教學實踐結合起來,不斷將學習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轉化為辦利辛人民滿意的學校不懈努力。
利辛十中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教育工作引航指路。秉持“教育不僅要傳授知識,更要培養創新能力,要將基礎理論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的教學理念,肩負起教育人、培養人、引領人,塑造人的重任。尤其在化學教育領域,統籌學科謀劃、加強實驗教學、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科創精神,為培養化學領域新質生產力貢獻力量。
協同創新,構建融通融合職業教育體系
縣職業學校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引,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改革,圍繞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需求,蓄勢賦能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安徽亳州新能源學校堅持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推動“黨務校務規范化”。創建“青心相伴、團助成長”實踐活動以及施行“德育學分制”兩項特色德育品牌﹔努力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積極推進“崗課賽証”教學模式改革﹔堅持“就業與升學並重”,圍繞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需求,建立健全專業動態調整機制,優化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學校成功“創A”,服務縣域經濟社會發展能力進一步提高。
利辛機電科技學校校領導班子率先垂范,以上率下,帶頭學習並抓好改革措施的貫徹落實。牢牢把握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職責使命,找准學校發展的現實方位,系統謀劃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舉措,升學就業並重,知識技能齊抓。學校積極開展校企合作交流,並簽署校企合作協議,建立校外實訓基地,人才培養質量、創新能力和服務社會水平全面提升。
民生為重 推進教育資源空間配置優化
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是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必由之路。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深化教育綜合改革作出系統部署,縣教育系統積極回應,遵循“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要求,以實際的舉措推動全會精神走深走實。
持續推進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加快補齊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短板,加強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健全落實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全面深入推進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管理改革﹔堅持強教必先強師,著力以教育家精神引領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建立教學名師、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新入職教師“導師結對”培養“青藍工程”﹔依托“互聯網+集體備課”,組織專家講座、名師示范課、優質課賽課、研課題撰論文及業務能力的培訓等助推教、科、研、訓四位一體數字化轉型。
立足縣域實際形成“1357”名師培育模式,加強對外交流“走出去+引進來”構建區域性共建、共享、共贏機制﹔發揮利辛一中縣域高中基礎教育的“頭牛”效應,提升縣域高中教育教學質量“蹄疾步穩”﹔加快構建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的職業教育體系﹔成立縣新高考改革指導小組、挂牌成立利辛徽牛商學院、利辛鄉村振興研究院,賦能利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推進特殊教育特色發展,完善特殊教育學校設施,幫助留守兒童、生活困難孩子,更好地融入學校、融入社會﹔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創建工作同步跟進,加大學前教育公共財政投入,大力推進公辦幼兒園建設和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
優化學校布局,深入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五大行動”省級實驗區建設,教育資源配置更加優質均衡﹔持續嚴格招生紀律,營造公平的招生氛圍﹔人民群眾對教育改革發展的獲得感幸福感持續增強。(李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