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南:“交所融合”警務改革,道路交通安全提升

淮南市潘集區大圩村緊鄰著G345國道,不時有裝載糧食、煤炭的大貨車呼嘯而過。
9月5日下午,大圩村村民李方付和村委會工作人員來到路邊,在交警袁庄中隊、泥河派出所聯合值守點前,與交警、民警一起執勤站崗,“我們村緊鄰道口,來來往往大車多,自從路口有了值守點,很少聽說有事故發生了。”李方付說。
村民李方付在聯合值守點進行志願服務。人民網 胡雨鬆攝
潘集區是農業大區和煤炭資源大區,轄區有淮潘公路、S235省道等主要道路貫穿全境,農村道路阡陌交錯,基礎條件較差,安全事故多發。
為進一步加強轄區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有效防范和減少交通事故特別是亡人事故的發生,淮南市潘集公安分局積極探索“交所融合+”等工作機制,於2023年9月率先在全市開展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代管改革試點,分局代管潘集交警大隊后,指揮調度更加精准高效,工作合力大幅提升,警地交流更加密切,管理效能不斷彰顯。
“潘集區道路,特別是農村道路通行條件是比較差的,加上村民出行多使用電動自行車或三輪車,在農村道路特別容易發生交通事故。”潘集公安交警大隊負責人介紹,由於轄區面積大,交警警力少,此前在面對轄區城鄉交錯時,日常交通安全管理存在一定的難度和盲區。
“交所融合+”改革后,潘集公安分局組織交警大隊及轄區各派出所、巡防大隊,每周召開工作調度例會,科所隊面對面溝通交流,深入研判全區道路交通安全形勢、交通違法及交通亡人事故的特點和規律,在易發多發交通事故的地段,安排警車值守,起到加大提醒、宣傳、警示作用。
特別是在上下班高峰期、農耕農忙時段,潘集分局調整警力,與交警、村委會聯合在重要路段設立聯合執勤點,採取定點警示與路面巡邏、集中與分散、白天與夜間相結合的方式,因地因時制宜,採取針對性措施加強重點區域、事故多發路段等重點路段的管控力度。
不僅如此,一些路口設施的“小改造”,也為對提升道路交通安全起到了“大作用”。
在淮潘公路上,驅車臨近路口時,道路中央隔離護欄和兩側綠植高度會明顯降低。潘集交警大隊負責人介紹,淮潘公路多有急彎、長下坡,車輛不易控制車速,駕駛員視線容易受阻,“通過降低路口護欄高度,增加測速設備、太陽能路邊語音提示柱等小改造,有效提升了周邊居民出行的安全系數。”該負責人說。
據了解,“交所融合+”改革后,潘集區交通安全環境得到明顯改善,今年上半年,全區亡人道路交通事故同比下降35%,未發生一次死亡兩人及以上的交通事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