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胸科醫院專家主編《中國臨床案例 呼吸內鏡介入病例精解》出版

呂莉萍,主任醫師,安徽省胸科醫院內鏡診療中心及介入肺臟病學科帶頭人,中國醫師協會呼吸內鏡醫師培訓基地主任。
兼任世界內鏡醫師協會呼吸內鏡協會常務理事、內鏡臨床診療質量評價專家委員會委員,ASC亞太冷凍治療學會常務委員,首屆國家呼吸內鏡專家委員會、內鏡專業技術全國考評委員會專家,中國醫師協會內鏡分會委員、呼吸內鏡工作委員會常務委員,中華醫學會結核病學會第十六、第十七屆介入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華醫學會安徽省呼吸分會微創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腫瘤介入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安徽省抗癌協會內鏡專業委員會任主任委員,安徽省抗癌協會介入呼吸病腫瘤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安徽抗癌協會光動力治療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中國研究型醫院空間微生物與感染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北京健康促進會呼吸及腫瘤介入診療聯盟常務委員,海西介入呼吸病學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華東地區介入呼吸病學協作組副主任委員,安徽省抗癌協會理事,安徽省防癆協會理事。
從事呼吸內科臨床工作40余年,對呼吸系統疾病、腫瘤、結核等方面的診療有獨到之處。主持及參與國家重大專項課題及省部級課題3項,獲得國家專利4項,參編著者4部及4項專家共識指南。2012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授予“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2014年被安徽省科協授予“安徽省優秀科技工作者”、被中國科協授予“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2015年被授予安徽省雙百優“優秀醫生”,2018年首屆中國醫師節被授予“安徽醫師杰出成就獎”,2020年獲得“安徽醫學科學技術獎(基層獎)”。在介入呼吸病學各類診療操作方面有豐富的診療經驗。
馬冬春,中共黨員,主任醫師,二級教授,碩士生導師。江淮名醫、安徽省先進工作者、白求恩式好醫生。安徽省胸科醫院、安徽省結核病防治研究所黨委書記。
1991年畢業於皖南醫學院,一直從事胸外科疾病基礎研究與臨床診療工作,在胸外科常見疾病如食管癌、肺癌、縱隔腫瘤手術治療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對胸外科疑難復雜疾病的處理也有很深的造詣。
在省內率先開展完全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肺癌根治)術、胸腔鏡下縱隔腫瘤切除術、胸腔鏡下單孔交感神經鏈切斷治療原發性手足多汗症等,年門急診診療達3000余人次,年診治疑難危重病例數百余例以上,年主刀完成Ⅲ、Ⅳ類手術例數逾1000余台。近5年內診治的病例治愈率高,並發症發生率低,醫療費用控制情況好。經常指導省、市、縣級醫院開展胸外科手術,在省內有很高的影響力。同時,注重開展臨床新技術新項目,率先在安徽省開展了肺移植重大項目。在多年臨床實踐中,尊重患者,關愛生命,醫德高尚,樂於奉獻。對病員服務態度好,堅持合理診療,獲得病員的一致好評。
國家臨床專科能力建設項目-安徽省胸科醫院肺結節一體化診治中心學科帶頭人。安徽省“十三五”省臨床醫學重點專科-胸外科學科帶頭人。擔任《中國肺癌雜志》《器官移植》《安徽醫學》《安徽醫科大學學報》等雜志編委。
序一
介入呼吸病學是現代呼吸病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呼吸介入診療技術是呼吸系統疾病診治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隨著介入呼吸病學的發展,不斷開發、創新和融合的各種技術手段和器械設備,不僅拓展了介入呼吸病學的應用范圍,還使其向著精准化、個體化的方向發展。
《中國臨床案例·呼吸內鏡介入病例精解》一書的出版,正是為了滿足廣大從事呼吸內鏡的醫生對介入技術的迫切需求。本書匯集了眾多典型病例,通過深入剖析、精細解讀,使讀者能夠從中領略到呼吸內鏡介入技術的魅力與精髓。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既注重基礎知識的講解,又強調臨床操作的技巧與注意事項。每個病例都經過作者精心挑選,既具有代表性,又是臨床實際病例。
通過對這些病例的分析和討論,讀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呼吸內鏡介入技術的適應証、禁忌証、操作要點及並發症的處理。
此外,本書還注重培養讀者的臨床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每個病例的最后都設置了經驗總結,旨在引導讀者進一步拓展思維視野,吸取精華。呼吸內鏡介入技術是一個不斷發展、不斷創新的領域,也是需要不斷推廣、普及及規范的領域。安徽省胸科醫院內鏡中心是國內較早積極開展、普及推廣呼吸內鏡的單位,學科帶頭人呂莉萍主任是業界資深專家,帶領團隊完成了十幾萬例的呼吸內鏡診療操作,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在馬冬春教授的指導下他們共同編寫了這樣一本呼吸內鏡病例集,為廣大從事呼吸內鏡的醫生提供一本實用、有價值的參考書籍。期望通過這些從臨床實踐總結出來的真實案例,以及作者團隊的彌足珍貴的實戰經驗,可以給年輕醫生帶來更多思考和啟發。更期望廣大呼吸內鏡醫師積極投身介入呼吸病學領域,積極、規范開展呼吸介入技術,領略介入呼吸病學的美妙及成就感!
熱烈祝賀本書的出版,相信她將對促進呼吸內鏡事業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序言作者簡介
李時悅,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副院長,國家呼吸醫學中心副主任。中華醫學會呼吸分會副主任委員、介入學組組長,中國裝備協會呼吸病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內鏡醫師分會副會長。
序二
現代介入呼吸病學起源於20個世紀80年代末,現經過近40年的不斷發展和成熟,已然成為了現代呼吸病學的一門重要的亞專科,對臨床呼吸系統疾病的診斷與治療發揮著重要的支撐作用。該書主編呂莉萍教授,作為我國介入呼吸病學的重要開拓者之一,早年親身參與了我國介入呼吸病學的臨床診療體系及教育培訓體系的構建,並在所在區域的疑難、復雜呼吸系統疾病的診斷與救治、專科人才隊伍的培養和診療體系的規范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引領和示范作用。此次出版的《中國臨床案例·呼吸內鏡介入病例精解》一書,即是他們團隊多年來臨床診療工作成效的縮影,全書精選了涵蓋介入呼吸病學診療技術各個方面的經典案例,系統地介紹了各種介入呼吸病學技術在臨床的應用策略,並完美地體現了其優越的臨床效果,向讀者們展示了一幅幅優美的臨床診療畫卷。我與呂莉萍教授相識、相知20余年,也見証了安徽省胸科醫院介入呼吸病學科從成立到發展,再到壯大的全過程。這期間凝聚著呂莉萍教授的辛勤的付出和無私的奉獻,也正是由於她們團隊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和不畏困難的頑強拼搏,才成就了學科所取得的輝煌!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伴隨著《中國臨床案例·呼吸內鏡介入病例精解》一書的出版,將會為呼吸及相關學科開展呼吸相關疾病的臨床診療工作提供重要的借鑒與參考,同時也會成為呼吸專科醫師的良師益友。
序言作者簡介
李強,主任醫師,教授。上海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分會委員兼任介入呼吸病學組副組長,上海市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主任委員,上海市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主任委員,世界支氣管病及介入肺臟病學會理事,亞太地區介入呼吸病聯盟常務理事,中國介入呼吸病學創新產業聯盟主席,中國醫師協會呼吸醫師分會常務委員、介入呼吸病學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分會肺癌學組副組長。
前言
介入肺臟病學是呼吸病學重要的亞專科。近年來發展迅速,涉及到呼吸疾病侵入性診斷和治療操作,需要借助各種診療儀器,如可彎曲支氣管鏡、硬質支氣管鏡、超聲支氣管鏡、電磁導航支氣管鏡、內科胸腔鏡等﹔以及治療設備,如激光治療儀、高頻電、氬等離子凝固治療儀(APC)、微波治療儀、冷凍治療儀等。因此,在臨床工作中要掌握呼吸介入技術除了需要接受標准的呼吸病學專業訓練之外,還必須接受更加專業的相關呼吸內鏡診療技術的訓練,並能對患者的診療做出更加專業的判斷。安徽省胸科醫院內鏡診療中心是中國醫師協會呼吸內鏡醫師培訓基地,有著雄厚的師資力量,每年有近萬例的呼吸內鏡診療操作,在呼吸內鏡診療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及大量的優質病例。我們編寫本書的目的,就是希望把經呼吸內鏡下介入診療的經典病例、診療思路及治療方法的選擇展現出來,為從事呼吸介入臨床診療工作者提供學習和參考。如有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