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職業技術學院2024年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暨“知行合職行動計劃”圓滿結束

為進一步引導學生在社會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合肥職業技術學院於暑期選派240余名師生志願者,組成24支團隊,奔赴各地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
從城市到鄉村,從山川到田野,各實踐隊圍繞自定選題,深入基層一線,自覺擔當重任,感悟發展偉力,汲取奮進力量,廣泛開展愛國主義教育、中華文化傳承、鄉村振興、基層服務等方面工作,在奉獻社會中傳播服務理念,在實踐鍛煉中練就過硬本領,在偉大征程中綻放絢麗青春。
強化黨性教育 錘煉忠誠品格
本次“三下鄉”活動鞏固拓展團員和青年主題教育成果,多支社會實踐團隊通過尋訪紅色教育基地、開展紅色宣講、面對面交流會等社會實踐活動,感悟思想偉力、汲取奮進力量。
在巢湖市蘇灣鎮,該校團委“青春助農小‘合’苗”團隊前往蘇灣社區黨性錘煉基地學習,結合蘇灣鎮的扶貧歷程和發展成就,細致了解鄉村發展歷程,並與當地老黨員面對面交流,聆聽老黨員從革命歲月到鄉村建設的親身經歷,讓在座的同學無不動容。在廬江縣湯池鎮,信息工程與傳媒學院“鄉音興村”團隊深入新四軍江北指揮部紀念館,真切感受新四軍將士不畏艱難困苦、不怕流血犧牲、敢於爭取勝利的“鐵軍”精神。在蔡崗社區,團委“合心燃夢”團隊開展了紅色宣講活動,帶領小朋友們繪制黨旗,增強小朋友們的愛國情懷。在壽縣眾興鎮建筑工程學院“同心筑夢”團隊結合案例分析、課堂問答的方式,將愛國主義教育與小朋友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結合,培養了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懷。
師生志願者走進合肥市包河區萬年埠街道。合肥職業技術學院供圖
品味盛世文明 傳承文化遺產
實踐隊員們立足文化使命,探尋文化根脈,讓優秀傳統文化在春風化雨中潤澤心靈,立志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歷史文化遺產。
在合肥市包河區萬年埠街道雲華社區,馬克思主義學院“大手拉小手”團隊帶領孩子們共同閱讀關於活字印刷的書籍,體驗從選字、排版、裝框、刷墨到拓印,感受古人的智慧與匠心。
在巢湖市蘇灣鎮包坊村,團委“青春助農小‘合’苗”團隊拜訪省級非遺傳承人尹修平,近距離領略傳統手工藝的魅力。
在巢湖鳳凰山街道向陽社區,建筑工程學院“微光成炬”團隊聯合當地團委開展漆扇制作課堂,孩子們親手制作多彩扇面,深入感受非遺漆畫的魅力。
在蔡崗社區,團委“合心燃夢”團隊帶領孩子們誦讀國學名篇《論語》,疏通文意,糾正不正確的發音,孩子們緩緩搖著頭,慢慢誦讀,沉浸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氛圍中。志願者們還手把手地教授皮影戲操控技術,在觸碰與拉動中,一個個皮影形象在孩子們手中活靈活現。
師生志願者走進小崗村。合肥職業技術學院供圖
深入基層一線 助力鄉村振興
各實踐團躬身基層,緊密結合學科專業,充分發揮職教特色,通過系列活動,引導學生關注鄉村發展、投身鄉村振興,切實助力基層治理“聚力賦能”,為鄉村振興、基層建設貢獻青春力量。
經貿旅游學院“青春助農小蜜蜂”團隊走進鳳陽縣小崗村,先后來到大包干帶頭人嚴金昌老人的家中、“當年農家”景區、4300畝高標准農田示范點參觀學習。
結合旅游管理專業,開展農文旅融合發展調研工作,活躍在小崗村的田間地頭、大街小巷進行細致調研,並將調研資料進行分析總結,為小崗村農文旅融合發展提出建議。
團委“青春助農小‘合’苗”團隊冒雨前往包坊村扶貧產業園大棚蔬菜基地,學習現代農業有機蔬菜種植技術,還通過拍攝宣傳視頻、撰寫推廣文案等方式,積極為鄉村無公害農產品“代言”,有效提升農產品的知名度和市場影響力。
機電工程學院“‘制’慧青春”團隊奔赴霍山縣,通過實地走訪、研學等形式開展鄉村文化調研,探尋歷史文化古跡的故事,了解霍山文旅產業的發展,體驗特色地域農旅文化,積極為當地下一步發展建言獻策。
信息工程與傳媒學院“技能服務”團隊前往阜陽市颍泉區聞集鎮大劉村開展送信息技術知識“暑期三下鄉”志願服務活動,為村民逐一解決困難。
信息工程與傳媒傳院“鄉音興村”團隊、“青春獻禮”團以主題文藝匯演形式分別在廬城鎮水西門、湯池鎮三食六巷、六安市金安區施橋鎮唐畈村演出,進一步滿足了群眾多層次、多方面、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走進一老一少 書寫青春擔當
各實踐團隊踐行中華民族愛老愛幼的傳統美德,深耕青春為老愛幼服務。信息工程與傳媒學院“鄉約盛夏”團隊走進廬江縣怡和園養護康復中心舉行“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揭牌儀式,建立長效合作基地並開展志願服務與文藝演出活動,為當地老人帶來一場視聽盛宴。
馬克思主義學院“向‘高’而行”團隊前往合肥市經開區高劉街道高劉居委會,冒雨走訪慰問轄區內部分低保戶、特困供養戶、殘疾人、空巢獨居老人等困難群眾,為其送去關懷。
醫學院“天使護理”團隊前往巢湖市洗耳池“長者之家”開展以“孝心敬老,康養無憂”為主題的志願服務活動。還有9支實踐團隊紛紛前往社區、鄉鎮、殘疾兒童服務中心等地開展防溺水安全教育、科普課堂、五彩假日課堂、地鐵安全講座等活動,用愛心和奉獻為孩子們搭建了一個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學習平台,豐富了當地兒童假期生活,助力他們度過一個平安、充實、快樂的假期。
發揮專業特色 服務社會發展
為發揮職教特色,將專業所學與社會實踐緊密結合,形成目標一致、相互促進的工作態勢,合職廣大青年學子用內心感應時代脈搏,立足服務社會,積極將所學應用於實踐中。
醫學院“合心筑夢”團隊前往渦陽縣高爐鎮五愛村、養老服務示范中心、亳州市光榮二院等地,“‘新’欣‘鄉’榮”團隊前往蒙城縣漆園太山村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義診與健康宣教活動,為守護“夕陽紅”貢獻一份力量。
軌道交通學院“幸福地下鐵”團隊在合肥地鐵義興站開展安檢掃描、站台接發列車等專業性的志願服務。汽車學院“‘汽’勢磅礡”團隊走訪巢湖市經開區眾國寶之祥寶馬4S店,了解當前畢業生應聘及企業招聘情況並對汽車產業鏈中的生產、維護、營銷等方面進行實踐調研活動。
同學們在實踐調查過程中切身感受了實際工作崗位需求,鍛煉技能的同時對提升自我有了清晰的認知。
汽車學院“‘汽’勢磅礡”團隊走訪4S店。合肥職業技術學院供圖
今后,該校團委將持續深化社會實踐活動內涵,創新社會實踐工作方式,打造社會實踐育人品牌。大力探索建立與專業實踐相結合、與服務社會相結合、與就業創業相結合的長效機制。依托新時代大學生認知、成長特點,把職業教育課堂與基層實踐充分融合。大力營造“人人知實踐,人人想實踐,人人去實踐”的良好氛圍,激勵更多學生投身社會實踐舞台。(宋曉姣 趙倩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