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本網原創

沿著高速看安徽丨當好“筑路人” 暢通“大動脈”

人民網記者 周坤
2024年07月12日15:25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人們總會關心路的開通,卻鮮有人關注路的開始。路的開通,通往“詩和遠方”﹔路的開始,卻是一群人披荊斬棘。

7月8日,在G50滬渝高速廣德至宣城段改擴建項目上,烈日中天、熱風扑面。眾多建設者緊鑼密鼓地施工,為確保今年年底通車而努力。

G50滬渝高速廣德至宣城段,是江淮腹地連接長三角地區的“大動脈”,每日平均通行量突破4萬輛。隨著改擴建項目實施,原先的雙向四車道改擴成雙向八車道,實現擴容升級。

在G50滬渝高速廣德至宣城段的水陽江特大橋上,安徽交控集團廣宣改建辦工程計劃部部長劉小明穿著綠色背心,戴著安全帽,仔細檢查著新橋的建設情況。

劉小明(左)檢查水陽江特大橋施工進展情況。人民網記者 陶濤攝

劉小明(左)檢查水陽江特大橋施工進展情況。人民網記者 陶濤攝

在廣宣改建辦,劉小明的“拼勁”是出了名的。他是一個把自己“釘”在施工現場的“筑路人”。項目開工一年多來,除了開會出差,他始終穿梭於工地,一天都沒落下。

從擔任工程計劃部部長的那一天開始,劉小明便穿梭於工地,他不僅要與各部門班組協調現場施工過程中發生的各種問題,管控進度、品質、安全,還要協調各工種之間的配合,以及很多細節工作的落實。

按照項目規劃,原來高速公路上44座主線橋需要全部拆除,工程量大,工期緊。劉小明白天“盯”現場,晚上開會、布置工作,經常隻睡四個小時。

雖然辛苦,但劉小明說,這是一條串聯長三角地區的民生路、幸福路,筑良心工程,是每一個建設者的良知。

熟悉宣城地形地貌的人都清楚,在這裡要改擴建一條高速公路的困難有多大,不是山就是水,在山水之間修路,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必須放在第一位。

因此在建設過程中,劉小明對施工流程、工藝實施嚴格管控,採用各種環保技術和方案,實現“最小程度擾動、最大限度恢復”,盡量減少工程對環境的破壞和污染。

比如,工程沿線取土難度大。於是,劉小明協調優化各標段施工,將施工挖出來的土,第一時間運到需要填土的標段,做到挖方與填方互補,最大限度實現循環利用。

高速公路建設為什麼對環保要求那麼高?

有人說是為了讓工程順利通過驗收,而更多人說是為了保護好環境,給后代留下環保財富。就像劉小明在採訪中說:“修好路又不留下痕跡,這樣才無愧於心。”

建設中的G50滬渝高速廣德至宣城段,“筑路人”正在進行瀝青攤鋪。安徽交控集團供圖

建設中的G50滬渝高速廣德至宣城段,“筑路人”正在進行瀝青攤鋪。安徽交控集團供圖

在安徽高速公路的在建項目上,還有無數個像劉小明一樣的“筑路人”,讓一條條精心孕育的綠色環保路不斷成長,在崇山峻嶺間不斷延伸。

正是有了他們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才使得安徽高速公路完成了從“縣縣通”到“縣城通”裡程碑大事,實現了從“創新科技”到“綠色發展”轉型突破,支撐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愈發凸顯。

“路通到哪裡,哪裡就是家。最開心的就是,看著一條條路在自己腳下不斷延伸,那心裡是滿滿的成就感和自豪感。”這是劉小明發自肺腑的心聲,也是無數安徽“筑路人”輾轉江淮修路的真實寫照。

(責編:關飛、韓震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