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地市新聞>>蚌埠

蚌埠:葡萄藤下的致富經

2024年07月11日15:33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一棵葡萄藤下能夠寫下多少致富經?

眼下,蚌埠市九禾農業生態園內的“夏黑”葡萄正迎來成熟期,這邊葡萄才被採摘下藤,那邊就被裝上運輸車售往全國各地,一場果農與果商的交易在田間地頭上就完成了。

700畝葡萄園、年產200多萬斤、直接帶動12種植戶共同致富、實現周邊農民就業140余人……九禾農業生態園董事長范雲柳用了近20年的時間在周邊興起了一場“葡萄總動員”。

葡萄藤下的致富經。

葡萄藤下的致富經。

“技術和銷路是葡萄種植的兩大難點,我們免費為有種植意願的農戶提供技術支持和銷售平台,帶動鄉親們一起致富。”范雲柳笑著說,“兩層保障”不僅可以打消種植戶的后顧之憂,也相當於給大家的收益上了一層“保險”。

葡萄藤下的致富經。

葡萄藤下的致富經。

看到葡萄效益好,種植又有保障,周邊村民漸漸開始探索這條致富的新路子。“收入高得嘞!”種植戶王俊拿葡萄和常規的小麥、玉米作對比。他說,再過一段時間,他自家種的20多畝“陽光玫瑰”葡萄也將迎來採摘期,通過種植技術的提高,今年的產量預計能達到20多萬斤。

從“半路出家”到鄉親們口中的“葡萄專家”,王俊表示:“通過與九禾農業生態園合作少走了不少彎路,學到了真技術,現在的葡萄根本不愁賣!”

“不愁賣的葡萄”靠的不僅是果子的品質,九禾農業生態園通過合作帶動,周邊葡萄種植戶實現“抱團取暖”。品種全、供應足、交易旺,果商自然不請自來。“之前在我葡萄園裡打工的兩個鄉親,現在也開始自己種葡萄了。”王俊笑著說。

農戶帶動農戶,產業帶動就業,一本“致富經”在葡萄藤下口耳相傳。“我在這裡打工正好20年整,這些葡萄藤就是在我的看護下長起來的!”家住曹老集鎮高老家村的高產是九禾農業生態園內的“老資歷”,每個月3000多元的工作讓他在土地流轉之外,又多了一份可觀的收入。

“從剪枝到套袋,再到採摘,哪個步驟都離不開人工。”范雲柳介紹,葡萄種植,三分靠技術,七分靠管理,葡萄採摘期,更是用工的旺季。在九禾農業生態園,還有140多名像高產一樣實現“家門口”就業的村民,人均年收入近3萬元。

葡萄藤下的致富經。

葡萄藤下的致富經。

“甜蜜”產業越做越強,葡萄“串”起農文旅融合產業鏈。2000余畝的九禾農業生態園內設置了葡萄採摘娛樂區、園林苗木觀賞區、農業觀光區、農家娛樂區、休閑旅游區、勞動實習體驗區等特色區域,採用先進的智能設備和物聯網農業,將現代先進農業與田園風光融為一體,帶領游客體驗不一樣的田園風光。

為了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完善鄉村旅游配套基礎設施,幾年間,九禾農業生態園積極推進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建設,在生態園周邊建橋搭路。范雲柳認為,周邊環境改善不僅可以提高鄉村人居環境,也能讓游客有更沉浸式的體驗感。

截至目前,九禾農業生態園建設了8座平板橋、5座涵管橋、溝渠清淤10公裡,8公裡的砂石路被改成水泥路。環境好了,游客自然也多了,九禾農業生態園年接納游客量1000余人。依靠葡萄種植,村民們吃上了“旅游飯”,日子也越來越紅火。

6月12日上午,全省深入推進“萬企興萬村”行動助力鄉村振興工作會議召開。會上,淮上區九禾生態園項目(安徽九禾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榮獲2023年度安徽省“萬企興萬村”行動典型項目。

一本本“致富經”被接力書寫,一顆顆甜蜜的葡萄串起更多農民的美好生活。范雲柳表示,未來將繼續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通過技術培訓、信息共享、市場拓展等方式,幫助更多周邊農戶加入到葡萄種植和鄉村旅游的行列中來,豐富游客的鄉村體驗,延長旅游產業鏈,增加村民的就業渠道和收入來源。(尤靖文 文/圖)

(責編:劉穎、韓震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