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迅”應“汛” 池州市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救災工作
6月29日,池州市青陽縣組織鎮、村黨員干部,在童埠圩堤壩展開全方位、拉網式排查。楊亮 臧謙攝
據池州日報消息,入梅以來,池州市境內遭遇持續強降雨,全市平均降水量292.9毫米。全市各站降水量均超過150毫米,有123站超250毫米,其中23站超400毫米,7站超500毫米,最大688.2毫米。
雨情就是警報,汛情就是命令。加密會商研判、加強監測預警、配齊配強防汛搶險隊伍和物資、開展隱患排查整治、落實應急避險措施……面對嚴峻的防汛救災形勢,全市上下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迅”應“汛”,嚴陣以待,堅決打好防汛主動仗,全力以赴保河湖安瀾、群眾安全、社會安定。
科學防范、有效應對汛情,需要構建權威高效的防汛指揮決策體系。池州市堅持“監測、預警、會商、響應、救災”五位一體聯動機制,強化內外聯動,組織應急、氣象、水利、自然資源、住建等多部門與市防指顧問組、專家組成員聯合辦公,實行24小時值班值守,及時向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准確報送雨情、水情、災情和防御應對情況,形成精准高效的防范應對工作合力,牢牢把握防汛主動權。
6月18日以來,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多次召開視頻調度會、會商會,分析天氣變化趨勢,研判防汛形勢,安排部署防汛重點工作。各地各部門聞“汛”而動,緊盯重點區域、聚焦薄弱環節,深入細致開展各類風險隱患排查整治,扎實做好災害預警和災害叫應工作。
6月20日18時,池州市啟動防汛四級應急響應;根據雨情、水情發展,池州市於6月24日21時,及時將防汛應急響應等級提升至三級,有力有序部署強降雨防范應對工作。
水利部門提升洪水防御應急響應至三級響應,發布洪水黃色預警和山洪災害預警,督促做好防御工作;自然資源部門派出巡排查組,立足“人防+技防”,加大地質災害風險隱患巡排查力度;住建部門組織專業人員對城市排水管網進行全面排查和清淤疏通,對易澇點進行改造和整治;交通運輸部門出動人員、機械,及時清理國省道路段塌方落石、倒伏樹木;文旅部門暫停運營31家A級景區,無游客滯留;農業農村部門組織工作組指導種植大戶、經營主體落實田管措施;公安部門加強沿河危險路段視頻巡查,對主干道、高速公路開展交通巡邏;城管部門組織人員排查城市雨水收集井、窨井、戶外廣告等設施;氣象部門發布《氣象信息專報》,每三小時更新雨情。
隨著持續強降雨,土壤含水量逐漸增加,極易引發山區地質災害。各地按照“應轉盡轉、應轉必轉、應轉早轉、應轉快轉”要求,對地質災害點附近村民進行撤離轉移。截至6月30日8時,全市共轉移受威脅群眾586戶1569人。“昨晚我睡得很香,鎮上和村裡安排得無微不至,我們在這過得既安心又舒心。”“我們在這裡食宿無憂,不用再為降雨擔驚受怕了。”……在各地集中安置點內,轉移避險群眾得到妥善安置。
從6月28日開始,池州市迎來新一輪強降雨。受上游來水和持續強降雨影響,長江及內河水位迅速上漲。截至6月30日14時,長江池口站水位15.46米,超警戒水位0.46米;秋浦河石台站水位55.80米,超警戒水位0.80米;殷匯站水位15.60米,超警戒水位0.10米;龍泉河昭潭站水位31.56米(低警2.44米);堯渡河東至二站水位19.24米,超警戒水位0.24米;升金湖姜壩水位14.13米(低警0.87米);黃湓閘閘下水位16.66米;全市430座中小型水庫中,142座水庫超汛限並溢洪,其中中型水庫超汛限並溢洪1座。
針對當前的強降雨,各地嚴格落實防汛三級應急響應和省、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工作要求,組織防汛隊伍巡堤查險,嚴密布防,並根據水情、工情和險情變化,按照預案規定和要求逐一落實預警、人員撤離、搶險隊伍和搶險物料等措施。
受新一輪強降雨天氣影響,6月30日上午,石台縣仙寓鎮南源村、山溪村等地暴發山洪,當地黨員干部迅速組織人員轉移安置受災群眾。“山洪來得特別快。好在我們提前預警,目前,涉及我鎮的32戶、117人已全部轉移到安全地帶。”該鎮黨委委員劉偉介紹。
“我們密切關注長江汛情變化,把長江江心洲、外灘圩和沿河沿湖周邊一般圩口特別是近年漫(潰)破圩口作為工作重點,把歷史險工險段、崩岸區、新建工程、堤后有坑塘堤段等作為重點部位,加強巡查值守。”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表示。
防汛一線黨旗飄揚,黨員干群齊上陣。梅龍街道組織干部、群眾巡堤查險,組建15支應急搶險隊伍,40名街道干部全部下沉防汛一線,確保每個村、每個時段都有街道干部值班值守;大渡口鎮64名鎮級聯系村(居)、社區干部全部下沉駐村上堤,緊盯長江、升金湖沿線等重要點位進行監測巡查;東流鎮成立16支防汛突擊隊和15支防汛預備隊,通過設置黨員先鋒崗和責任區發動200余名黨員開展隱患排查……目前,池州市已組織2200余名干部、群眾駐守長江池州段沿線堤防,嚴陣以待,筑牢長江防汛“安全網”。(記者 陸寒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