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人民日報看安徽>>李俊杰

“這滿山的綠色,就是我的財富”(“我是黨員,我在崗位”)

本報記者 李俊杰
2024年04月30日07:3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 人民日報 》( 2024年04月30日   第 19 版)

《 人民日報 》( 2024年04月30日 第 19 版)

易厚掌在巡護西塔山。

本報記者 李俊杰攝

復綠后的西塔山。

唐 焱攝

清晨5點,天邊剛泛起魚肚白,安徽省含山縣陶廠鎮西塔山半山腰的幾間瓦房已經透出點點光亮。

簡單洗漱,吃過早飯,6點不到,老易就扛著鋤頭上了山。“3月剛種下一批小樹苗,這會兒草比苗都高了,得去除除草。”他說。

老易名叫易厚掌,今年78歲,是西塔村一名有著4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近40年來,老易扎根荒山植樹造林,每天天不亮就上山,忙到天黑才下山,帶領家人累計綠化荒山4000多畝。

易厚掌對種樹有特殊的感情。兒時的記憶裡,父親喜歡種樹,家裡門前屋后都被父親栽滿了果樹。就是靠這幾棵果樹,家裡度過了最艱難的時光。

眼前郁郁蔥蔥的西塔山,讓人很難想象,這裡曾經岩石裸露、風沙四起。1985年,國家允許承包集體性質的荒山。一次在鎮裡開會,易厚掌碰到當時縣林業局的一名干部,談話間說起西塔山一帶全都是荒山,可是承包荒山種樹,不僅投入大、周期長,而且回報小、風險高,“沒人願意吃這個苦”。

“我是村民組長,又是一名黨員。這個時候,我不帶頭誰帶頭?”易厚掌與當地林業部門簽下50年的長期承包合同,承諾“荒山不綠誓不休,留得青山與后人”。

有言必行。協議簽訂的第二天,易厚掌就把家中的1頭牛、幾十隻雞等能賣的全賣了,買來工具和樹苗,帶著母親、妻子以及3個孩子搬進西塔山。“當時村裡人都往山外走,隻有我們家往山裡走。”易厚掌的兒子易成兵記憶猶新。

開荒種樹,談何容易。“那時,山上荊棘密布、石多土少,一鐵鍬下去,都挖不到多少土。”易厚掌伸出雙手,隻見手掌上的老繭層層疊疊,虎口處因常年握持鋤頭、鐵鍬造成的皸裂更是合了又裂、裂了再合,“用針扎也不覺得痛”。

沒錢就變賣家產,沒水就肩挑背扛,承包荒山的頭10年,易厚掌開荒造林2000多畝,林木總價值達300多萬元。

正當他滿心歡喜時,意外突如其來。1996年1月,一場大火從山的背面燒了過來,從下午一直燒到晚上。看著漫山遍野的焦木,這個從不輕易落淚的硬漢當場哭了。

有親朋好友勸他就此放棄,像其他人一樣外出打工,憑著開山拓荒的那股勁兒,掙得不會少。

“可我不甘心吶!”強打精神,易厚掌再次扛著鐵鍬上了山。他決心再用10年,重新再來。

兒女們了解父親,也尊重父親的選擇。易成兵陪著父親,到林業科研機構和大型國有林場取經,學習科學造林經驗,並請來專家指導,調整樹種結構,淘汰退化林種,搞立體開發。吸取教訓,易厚掌在林地中間和邊界上修建了總長近6公裡的防火通道,筑牢森林防火線。

近年來,易厚掌又探索形成了以經濟林養生態林的模式,他種了700多畝茶樹、油茶樹,在林地間套種芝麻、中草藥、花生等,並將這些作物種植產生的收益再次投入補綠、護綠中。

讓易厚掌最為欣慰的是,易成兵也加入到綠化事業中來。父子倆成立林業合作社,從油茶樹苗供應到指導栽植等,為村民提供全方位服務,帶動更多村民把青山變金山。不僅如此,他們開辟出200多畝“好人林”基地,供志願者栽樹,吸引更多人加入造綠護綠的行列中來。

如今,西塔山曾經光禿禿的5個山頭全部披上了綠裝。一天的勞作之后,易厚掌喜歡站在高處向下望:挺拔的水杉、高聳的鬆樹、成排的玉柏……滿山的樹木在風中搖曳。

“大伙兒都說,我的日子過得辛苦,可是這滿山的綠色,就是我的財富。”易厚掌笑著說。

(責編:關飛、常國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