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縣區傳真

安徽巢湖:一稻兩收,再生稻秧苗移栽忙

2024年04月19日15:29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4月,再生稻也進入了移栽時節。在巢湖市的田間地頭,種糧大戶們正緊抓晴好天氣,開足馬力將再生稻秧苗移栽到田。插秧機在水田裡來回穿梭,呈現出一派春耕備耕的繁忙景象。

范文柱是巢湖市欄杆集鎮種植大戶之一,2012年起開始流轉土地種植水稻、小麥等糧食作物,2013年嘗試再生稻種植。今年范文柱承包土地1300余畝,其中再生稻種植面積300余畝。

“今天是我們移栽第一天,隻有1台插秧機作業。明天開始,我們將增加到2台,預計300多畝再生稻秧苗5天時間即可全部移栽結束。”范文柱說。

栽種再生稻能錯開農忙時間,不耽誤油菜、小麥的收獲,更關鍵的是還能增產增收,再生稻大米在市場上也不愁銷。他算了一筆賬:常規水稻畝產約1300斤,而再生稻頭茬每畝能收獲1400斤,二茬在400斤以上。同時,再生稻頭茬較常規水稻要早上市1個多月時間,加上米質好,因此新米不愁銷路,往往還在田裡就已經被預訂了。

在范文柱再生稻秧苗移栽田頭,欄杆集鎮農業綜合服務站站長馬濤正在查看秧苗移栽到田情況。“秧苗移栽到田后3天就能定根生長了,7—10天后需要施一次分蘖肥,灌水要‘勤灌淺管’。”馬濤說。

馬濤介紹,近年來,欄杆集鎮廣泛發動、宣傳引導規模大戶們種植再生稻,為大戶們推介適合欄杆集鎮種植的優良稻種,並指導栽種全過程病虫害防治技術。今年,包括范文柱在內,欄杆集鎮共有4戶規模種植大戶栽種再生稻,總面積約2500畝。

再生稻生產是水稻“一稻兩收”的種植模式,是在頭季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樁莖稈上休眠的腋芽,通過水肥管理,促其萌發、成穗、灌漿、成熟,再收獲第二茬稻谷。具有一次插秧省工、省種、省水、省肥、收獲兩季稻谷的優勢。近年來,再生稻在巢湖市得到持續推廣種植。

據統計,今年巢湖市有欄杆集鎮、廟崗鎮、中垾鎮等8個鎮,約25個規模大戶開展再生稻生產,栽插面積1.3萬畝以上。4月8日起,巢湖市規模大戶們開始忙碌再生稻秧苗移栽到田,比往年提前7—10天時間,為再生稻二茬生產創造了較為寬裕的時間。

巢湖市農業農村局相關科室負責人介紹,為確保今年全市再生稻高產穩產,該局組織業務科室和所屬技術單位、所在鎮農業綜合服務站農技人員,對發展再生稻生產的大戶開展“茬口合理安排”“育秧關鍵技術落實”等點對點技術培訓和同步跟蹤指導。同時,抓好政策支持引導,會同相關部門在再生稻方案制訂、政策獎補方面充分會商,對再生稻面積達到50畝以上的大戶進行獎補。(黃慶鬆 楊勇)

(責編:歐愷、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