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涇縣經開區:疾風勁水鼓航帆

“涇川三百裡,佳境千萬曲。”走進安徽涇縣經濟技術開發區,看!項目建設一線,重大項目密集開工,處處熱火朝天﹔聽!發展脈搏回蕩著“火熱”旋律——2023年經開區納入重點調度項目72個,總投資200.81億元,新簽約億元以上制造業項目22個,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增幅預計超30%,熱力聚勢迸發。
今年以來,涇縣經開區錨定“追趕江浙、爭先江淮”,圍繞“一區兩園兩基地”,堅持把主導產業做大做強,打造電機泵閥和新能源兩個百億產業集群,拼發展“速度”,爭產業“高度”,比實干“力度”,穩步勾繪出一條高質量發展“上行線”。
奮楫揚帆,“快”字為先
一座座廠房拔地而起,一台台機器轟鳴不息,處處揮汗如雨、忘我忙碌的身影。這是涇縣經開區一個個項目工地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畫面。
“為了盡早完成前期工程,現在都是挂圖作戰,恨不得一天能有25個小時。”在威能特種電機研發生產基地項目現場,各類作業聲不絕於耳,工人忙碌身影穿梭不停,建設方總負責鄭枝彬的臨時指揮所裡,鋪滿了項目總平面圖和土方區塊圖。該項目佔地420畝,總投資60億元,為保証項目由“紙上”快速落地,施工方持續上緊項目開工建設的“進度條”。
幾公裡外,安徽柏家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在建項目已經進入內裝階段。“一期在建4個車間,總面積2.2萬平方米,進場以來馬不停蹄抓進度、趕工期,計劃一車間9月底試生產,整個一期項目力爭年底實現達產。”項目籌建負責人吳軍敏介紹,自開工以來,他每月三分之二的時間都在項目地,目前整個項目都在有條不紊按計劃推進。有別於其他行業,該項目生產的醫藥產品上市需要監管部門的審批文號。為了能夠第一時間出產品,柏家生物技術一邊建設一邊申請。吳軍敏說,目前省藥監局已經審批通過3個產品的文號,這就意味著一旦該項目上馬投產,產品就可以投放市場,實現無縫對接。“待一期全部完成投產后,年產值有望突破10億元。
透過一處處“火力全開”的景象,涇縣經開區上下緊弦鉚勁抓項目的緊迫感扑面而來。
“高質量發展‘快’字為先,涇縣等不起、坐不住,也慢不得。”涇縣經開區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洪維認為,項目是開發區建設發展的生命線,涇縣經開區就是要“一切圍著項目轉、一切盯著項目干”。
船至中流,奮楫者先。 “追趕爭先”,拼的是搶抓發展的“速度”——
建立“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個專班、一張清單、一抓到底”的“五個一”工作機制,涇縣經開區對 23個基礎設施類項目、45個企業工程類項目進行項目開工、建設、竣工、投產全生命周期跟蹤調度,聚焦提高開工率、投產率、達效率,加大工作力度,強化要素保障,確保簽約項目早開工、開工項目早投產、投產項目早達效。
項目建設離不開資源要素的同步配套和支撐。為此,經開區全面提升平台能級:開發區建成區基本完成主次干道的“白改黑”提升,共享廠房和精細品車間、眾創空間項目等10余項工程全面開工建設。一期1521畝范圍“三縱兩橫”5條主干道全部建成,8200平方米企業服務中心主體完工,10層7200平方米創客中心基本完成主體結構,基地水電氣等配套設施同步到位。
這是奮飛的基石——
南方泵業、綠環泵業、騰龍泵閥、艾格賽特電機、青龍泵業、精永聯機電等一批主導產業項目加快建設﹔泰拉爾泵業、海普克電氣、凱特泵業等10個億元以上工業項目新投產……
鏡頭有不同的視角,但卻擁有同樣的底色。一個個投資體量大、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的大項目宛若一粒粒種子,“栽”下新動能,帶來新希望。
登高望遠,“聚”力升級
走進位於縣經濟開發區的安徽皖南電機股份有限公司的新廠區——安徽皖南電氣有限公司,8000平米的線圈車間裡,25條定子自動化流水線正有條不紊地運轉,自動嵌線、智能加工、在線檢測……歷經層層工序,一個個電機核心部件定子逐漸成型。
“自從我們的智能化工廠投產以來,年人均產值150萬元,比項目投產前增長63%,產品一次交檢合格率達99.95%,能耗更是降低了30%。”辦公室主任張忠根介紹。通過技術和產品創新,帶來的不僅是效率的提升,也讓企業產品獲得了市場的廣泛認可,訂單紛至沓來,目前國內大型企業中央空調用電機採購皖南電機品牌份額達90%。
“產業隻有向‘高、精、尖’邁進,才能有生命力、競爭力和影響力。”涇縣經開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經開區以建鏈、補鏈、延鏈、強鏈為導向,推進電機產業向集群化、智能化、綠色化、精細化、高端化、品牌化方向發展,助力電機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升級。
“追趕爭先”,爭的是產業升級的高度——
打通“創新鏈”,涇縣先后出台了《涇縣促進科技創新實施辦法》《涇縣品牌創建與質量提升獎勵扶持若干政策》等文件,並設立電機產業投資發展基金用於支持主導產業加強科技創新,由“制造”向“智造”和 “質造”邁進。
補全“產業鏈”,全力建設長三角一體化涇縣電機泵閥產業智能制造基地,全面對接滬蘇浙產業轉移,不斷拉長加粗主導產業鏈條,實施電機泵閥強基工程、補鏈固鏈行動,充分發揮本地龍頭企業作用,依托皖南電機,引進了華辰磁控電機、海普克電氣等一批電機產業項目。依托本地泵閥產業龍頭企業,引進凱仕機械、伊仕達防腐設備、凱特泵業等一批關聯項目,支持泵閥企業拓展產品領域、高端化發展。
厚植“品牌鏈”,引導正飛機電、綠環泵業、龍泉泵閥等一批骨干企業,風馳泵閥、華力泵業、凱仕機械等中小企業,堅持走“專業、精致、獨特、創新、尖端”的特色發展之路,不斷加大研發和技術改造投入,打造特色品牌,以工藝領先、品質優良的產品和服務站穩行業細分市場。
登高望遠,“聚”力升級,“新氣象”日益凸顯。這是奮飛的方向——
目前涇縣經開區擁有電機泵閥及配套產業供地企業51家,規上工業34家,皖南電機、威能電機、泰威電氣、新維電機……一批電機龍頭企業已形成新產品研發、整機裝配、上下游零配件生產等完整的產業鏈,中小型電機產品全國市場份額達8%,主導或參與行業標准制定88個,產品質量全國同行業前三,涇縣已成為國內最具特色的中小型電機集聚基地。
累土不輟,政企同“心”
“一方熱土”能不能一直“熱”,靠的是親商安商的營商環境。
今年以來,涇縣經開區把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千方百計加大助企、惠企、穩企力度,讓企業暖心、安心、放心發展。
“以前辦理要跑到縣裡各個部門去辦,現在在我們園區就能全程辦理,事項受理很快,非常方便。”在提交完技改項目備案手續后,騰龍泵閥企業負責人深有感觸。
審批流程多、周期長,曾是困擾項目落地、企業開辦的難點、痛點。為方便企業辦理各項審批服務,打破部門間信息不暢等壁壘,涇縣經開區全面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推進開發區賦權工作,今年來,同縣發改委等7個賦權單位集中簽訂了17項縣級行政管理權限賦權事項承接確認書。
“目前,項目立項備案、企業規劃許可、工程報建、驗收備案等手續均可在園區“一站式”辦結。”經開區經濟發展工作負責人沈夢琴介紹,同時,經開區還探索實施“秒批”微改革,進一步提高服務效率,目前已為企業即時辦理項目立項備案手續25件,為43家企業辦理規劃許可、工程報建等証照手續100余件。
營商環境好不好,企業最有發言權。
“上半年,我們企業訂單量不斷增加,需要貸款來補充現金流。特別感謝開發區及時為我們解決融資難題,真是解了我們燃眉之急。”在收到“為企辦實事”活動中恆隆重工等企業提出的融資訴求反饋后,經開區立即安排專人對接企業,並聯系企業意向銀行,幫助企業解決了實際困難。
“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切實解決企業急難愁盼問題,涇縣經濟開發區持續開展“為企辦實事”活動,全區50名包保干部深入118家供地企業,近距離面對面傾聽企業訴求,實地解決企業生產經營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讓企業真切感受親商重商、暖商安商的良好氛圍。
干部跑起來,發展快起來。經開區上下干事創業的精氣神不斷凝聚。
“追趕爭先”,比的是為企服務的力度——
強機制、優舉措、提成效,以環境之“優” 謀發展之“進”。
做實做細領導班子聯系重點企業(項目)制度、干部包保企業制度,將服務范圍延伸至企業、車間、員工,將服務事項延伸到企業人才、用工、融資、安全生產等各個方面,為企業發展提供高質量服務,線上線下齊發力,幫助企業招聘員工716人。
整合現行各項扶持政策,審核兌現14戶企業促進電子商務高質量發展政策獎扶資金148.54萬元、33家工業企業工業商貿獎扶政策資金420.12萬元﹔同時,結合周聯系溝通、月跟蹤指導制度,幫扶企業入規上限,對摸排的20戶潛力企業一對一包保聯系,扶持培育做大做強。
這是奮飛的力量——
辦証便捷了、政策加持了、難題解決了,企業發展更有保障了……累土不輟,丘山崇成。一項項措施,帶來一個個看似微小的進步,匯聚支撐起涇縣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動力與合力,政企同心最終實現了“雙向奔赴”。
步履鏗鏘、踏歌而行的涇縣經開區,已然站在了高質量發展的新起點。(徐文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