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收蚌埠“最美畫卷”
珠城廣袤的田野上,稻谷飄香,玉米金黃,石榴火紅,蝦蟹肥美,與波光粼粼的淮河水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迷人的畫卷。
大地以豐收的喜悅來回饋農民的辛勤勞作。
“今年是個豐收年,玉米穗大、粒多。”“豐收,就是咱農民最高興的事。”……豐收的喜悅洋溢在他們的臉上。
近年來,蚌埠市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農業強省決策部署,聚焦打造“千億斤江淮糧倉”“高端綠色食品產業集群”目標,向著建設高質高效的農業強市邁進。
安徽省蚌埠市農業養殖景象。蚌埠市委宣傳部供圖
喜笑顏開 稻花香裡說豐年
金秋九月,沃野飄香。在固鎮縣楊廟鎮任胡村,數十台玉米採收機正蓄勢待發,再過幾天,將收割一棒棒金黃的玉米。
走在玉米地裡,固鎮縣紫涵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任啟良看著金黃的玉米棒,底氣十足地說:“看看這玉米,穗多、粒大,今年是個豐收年,玉米一畝能多收一兩百斤。機械化水平不斷提升,我們合作社一共有3998畝,十幾台收割機,要不了三天,就能歸倉。”
“秋收離不開農機裝備的助力。”固鎮縣農機技術推廣站負責人王計洋說,全縣玉米種植面積約86.5萬畝,預計在9月25日左右陸續收獲。該縣將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加強農機調度和作業服務,1700台玉米聯合收割機及相關機械設備,目前已全部完成檢修保養工作,將以最佳狀態投入秋收秋種,確保應收盡收、顆粒歸倉。
秋風吹,花生熟,碩果香。在相隔近百公裡的五河縣小溪鎮,萬畝“小白沙”花生迎來了豐收,田地裡處處可見農民採收花生的身影。今年小溪鎮累計種植花生面積達2.2萬余畝,預計產量8000余噸,產值可達4000萬元。
“小白沙”花生是當地農業支柱產業之一,每到花生成熟時,大批客商紛至沓來,產品供不應求。近年來,花生價格連年走高,小溪鎮農戶們種植花生的熱情上漲,田間地頭大家忙著扯花生、摘花生、晒花生,豐收的喜悅挂在臉上。
種植大戶周明義隨手在地裡抓起一把花生,隻見花生滿墜藤下,每一顆都飽滿干淨,隨手剝開幾顆,紅色的花生衣裡面就露出白白胖胖的花生仁。“今年種了200多畝,每畝產量有850斤左右,按照干花生目前的收購價每斤6元計算,產值還是很滿意的。”周明義喜悅的心情溢於言表。
近年來,小溪鎮圍繞農業增效、糧食增產、農民增收的目標,不斷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把培育發展特色“小白沙”花生產業作為重要抓手,大力推廣規模化、機械化種植。尤其是近年來,鎮政府通過機械採購補貼等措施,鼓勵農戶實行機收、機種,進一步提升了花生種植採收的機械化水平。同時,小溪鎮積極發展電商和花生深加工產業,不斷延伸花生產業鏈,增加產業附加值,形成了花生從種植、採收、儲存到加工、銷售的完整產業鏈,為廣大農民帶來了致富好“錢”景。
在懷遠縣白蓮坡鎮新庄村,種糧大戶周玉關流轉的3000多畝優質糯稻長勢正旺,他信心滿滿:“今年風調雨順,糯稻長勢好,又是一個豐收年。”
再過幾天,新鮮肥美的蝦蟹將成為中秋餐桌的一道美味。五河縣申集鎮黃李村的朱凡堂,從事螃蟹養殖近30年。近年來,走“環保、生態、綠色”健康發展之路,他通過“基地+合作社+農戶”生產經營模式,成功研發培育出優質蟹苗,直接帶動當地從事稻漁綜合種養、稻蟹連作的養殖戶100余戶。
連片稻蝦的沱湖鄉大崗村被認定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五河縣水產技術推廣站站長王本龍介紹,該村通過土地流轉、資金入股、基地務工形式,參與稻蝦共作的村民達到約2800人,人均年增收4000元。
蝦蟹肥美,石榴紅了……
淮畔大地以豐收的喜悅來回饋農民的辛勤勞作。
產業集群 激活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鄉村要振興,產業是關鍵。
牢記糧食安全“國之大者”,夯實高質量發展“壓艙石”。蚌埠市堅持落實“長牙齒”的耕地保護硬措施,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大力實施種業強市和新一輪糧食產能提升行動,2023年夏糧總產155.5萬噸,實現“二十連豐”。
與此同時,培育特色優勢產業,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
蚌埠市五河縣漁民豐收景象。李向前攝
“蚌埠市糯稻產業是我國中部地區重要產區,總產佔全國10%左右,重點縣懷遠縣基本實現了糯稻的規模化、標准化、品牌化、鏈條化發展。”蚌埠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方晉峰說,蚌埠擁有糯稻生長的氣候、土壤、水文等自然優勢,產出的糯米黏性大、品質高,其中“小圓頭”粳糯米的黏度達到全國前三。懷遠縣是全國農業(糯稻)全產業鏈典型縣,全省首批“一縣一業(糯稻)”特色產業示范創建基地,素有“中國糯稻生產第一縣”美譽。“懷遠糯米”獲地理標志証明商標。
經過20余年的滾動式發展,目前,蚌埠市糯稻產業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的“產業鏈”,已形成兄弟食品、香飄飄食品等國家和省級龍頭企業為引領的糯米加工產業集群,擁有糯米加工企業近200家,年加工能力達到400萬噸以上,懷遠糯米成為“五糧液”“三全”“思念”“科迪”“古越龍山”等國內知名企業的優質原料。近年來,引進今三麥、米老頭等精深加工企業,生產湯圓、粽子、麻團、面點等速凍食品以及暖心米餅、紅黑抖力、玉蘭酥等休閑食品,初步實現農產品加工向食品生產轉化升級的目標。2022年,糯稻全產業鏈產值突破100億元。2023年4月,沿淮糯稻產業集群獲農業農村部、財政部批復。
提升科技水平增效益。推廣農業生產“大托管”模式,實現專業化生產與社會化服務有效結合,主要農作物全程農業機械化率達89.3%,懷遠縣、固鎮縣成功創建全國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
做大做強生產供應基地。著力建設長三角重要的菜籃子生產供應基地,眾興菌業建成全國最大的雙孢菇食用菌基地,海吉星形成全省第二大蔬菜批發市場,五河現代牧業是亞洲單體規模最大的奶牛養殖基地,全市奶產量佔全省半壁江山,甲魚年產量1.5萬噸,養殖規模全省第一。
蚌埠市還成立了市鄉村振興投資集團,組建鄉村振興、肉牛產業和高端綠色食品3隻基金,在全面發展“10+N”綠色食品產業的基礎上,重點打造“糯稻和肉類”2個高端綠色食品產業集群,到2027年,力爭綠色食品全產業鏈產值達1500億元。
積極打造“肉食基地”。蚌埠市加快實施百萬噸秸稈變肉工程,招大引強,新增綠色食品雙招項目45個、協議總投資83億元。大成食品、桂柳食品、宏業集團等產業鏈條日益完善,姐妹廚房、豬掌門等名優品牌知名度進一步凸顯。2022年,蚌埠獲批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合一冷鏈等龍頭企業倉儲、物流設施省內領先。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基礎,特色產業是產業興旺的抓手。隨著因地制宜發展起來的特色產業越來越好,這些產業不僅鼓起了農民的“錢袋子”、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更為鄉村振興探索出一條“好路子”。
和美家園 奮力打造鄉村振興“蚌埠樣板”
走進懷遠縣雙橋集鎮趙圩村,村民屋前屋后有綠植點綴,道路干淨寬敞,路燈造型別致。再往前走,一條小河從村前緩緩流過,河水清澈,所到之處,處處都像是風景畫。
漫步趙圩村,菊香四溢。
產業興,則鄉村興。近年來,該鎮採用“黨建+合作社+務工”的模式,大力發展菊花種植,通過引進菊花種植項目,免費提供技術支持,走出了一條特色種植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菊花的收獲,不僅給種植戶帶來了收益,為周邊村裡的閑散勞動力帶來了務工收入,也扮“靚”了村庄。
堅持務實有效,讓鄉村成為充滿魅力和希望的一方熱土,不僅是一場攻堅戰,更是一場持久戰。
下好規劃先手棋。蚌埠市突出整體謀劃、鄉村特色、實用導向,因地制宜高標准編制“多規合一”村庄規劃,217個村完成規劃編制,329個村正有序推進。祠堂村、大崗村、大蔣村等一批精品示范村各具特色,彰顯皖北田園風光。
實施鄉村建設“千萬工程”,繪就高質量發展“新畫卷”。蚌埠市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現場會指出,當前,蚌埠市正大力實施“千村引領、萬村升級”工程,各級各部門要准確把握浙江“千萬工程”經驗的精髓要義和理念方法,聚焦走好質量興農、綠色發展、城鄉融合、文化興盛、鄉村善治、共同富裕之路。
突破創新,建立人居環境“新機制”。為全面鞏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強化農民群眾的自律意識,率先開展了農村人居環境立法,出台了《蚌埠市農村人居環境治理辦法》,為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工作提供法制保障。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獲省政府目標管理績效考核優秀,五河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獲省政府督查激勵,懷遠縣、固鎮縣獲得“安徽省2022年美麗鄉村建設先進縣”榮譽稱號。
鄉村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也是鄉村振興的基礎。江海洋是市委黨校講師,在縣干班、青干班等多個主體班次主講《現場教學:垃圾處理的綠色轉變》等課程。他說,近年來,蚌埠持續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村容村貌整體提升。不少村庄發展鄉村旅游,村庄處處有風景,村民居住更舒心。龍亢鎮黃窪村、申集鎮大董村、王庄鎮釣台村等,環境都很不錯,而且有自己的地域特色,讓人來了就不想走。而這些,與鄉村治理密不可分。
希望的田野上,豐收畫卷五彩斑斕,鄉村和美,村民們生活“芝麻開花節節高”,而不久后的秋種又播下新的希望,積蓄干勁闊步邁向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美好明天。(陳春怡 周芳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