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銀行阜陽分行:注入金融活水 繪就秋收“豐”景

白露又秋分,農事忙紛紛。
作為“江淮糧倉”的阜陽,就要迎來秋收季。農業銀行阜陽分行立足主責主業,尤其在“三農”領域,加大縣域信貸傾斜力度,助力鄉村產業發展和鄉村建設,今年上半年,涉農貸款淨增44.58億元。
保障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是建設農業強省的頭等大事,也是“三農”工作的首要任務。
為助力秋季豐收,端牢“中國飯碗”,農業銀行阜陽分行多措並舉,通過優先配置資源、延伸服務鏈條,為即將到來的秋收“保駕護航”。
整齊排列的糧食收儲倉。人民網記者 汪瑞華攝
來到位於界首市的安徽天禾強旺糧食產業發展有限公司,還未等車子行進大門,院子裡一棟棟高大的糧庫整齊排列,格外醒目。
“這是前年開工建設的糧食收儲倉,去年6月份陸續投入使用,別看這會不是很忙,在夏糧收購期間,最高峰一天要收800噸糧食,運糧卡車一輛接著一輛。”安徽天禾強旺糧食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恆忠感嘆,“那叫一個壯觀。”
“倉儲能夠趕在去年夏糧收購前投入使用,離不開農業銀行信貸資金的及時支持。”周恆忠繼而補充道,“我們與農業銀行的合作基礎牢固,這才能行穩致遠。”
跟隨工作人員,記者順著樓梯登上收儲倉,跨過倉門,隻見廒間被金黃的麥粒填得滿滿當當,麥香彌漫在整個糧倉。
“這是界首市最大的糧食收儲項目,申請中央預算內投資補助3220萬元,農行授信1.8億元,目前已從農行提取貸款1億元。”周恆忠介紹,該項目運營后,不單單解決了老百姓的賣糧難,還為當地糧食加工企業提供代收代儲。
眼下,又要迎來秋收,趕在豐收之前,該項目已經騰出2萬噸的倉儲庫容,助力糧食顆粒歸倉。
農行送金融到田間地頭。農業銀行阜陽分行供圖
“豐收答卷”裡,金融活水的潤澤不可或缺,在農業銀行的灌溉下,越來越多的活水注入鄉村振興的“良田”。
步入阜南縣黃岡鎮瓦廟村的高標准農田項目片區,新修的機耕路筆直平整,標准的溝渠縱橫交錯,一旁的玉米在秋風中搖曳,放眼望去,田野間一片盎然生機,繪就了一片欣欣向榮的良田之景。
“過去田難種、收益低,農戶種田意願不強,土地流轉也少有人問津。”安徽利民集團副總經理孟鋒坦言,建設高標准農田后,土地坡度平整了、田間道路硬化了、溝渠建設疏通了,零碎的補丁田變成規整的大方田,老百姓種糧積極性越來越高,為糧食生產和增收打下基礎。
“農行金融助力高標准農田建設項目進展順利,建成后,不僅可以有效提高農田的生產能力、排灌能力、田間道路通行運輸能力,還能夠做到旱能灌、澇能排,在糧食穩產的基礎上實現高產。”孟鋒說。
近年來,農行阜南支行精准對接全縣高標准農田建設資金需求,組建專業團隊,因地制宜制定綜合金融服務方案,及時跟進流程審批、客戶需求、投放進度等,助推項目加快實施。
目前,瓦廟村的5000畝高標准農田項目正在有序推進中,已經完成灌溉井40眼、機耕路6公裡、提水泵站1個,另外,14座涵管橋已經鋪設完工。
“以前,最小的田塊隻有幾分大小,農機下不去不說,效益也上不來。改造后,現在的機耕路拓寬到了20公分厚、4米寬的水泥路,大型農機直接下田。”說起改造前后的變化,種糧農戶李輝是一個勁地夸贊。
他告訴記者,“路好了、水暢了,往后這生產條件指定能增產。”看著即將豐收的玉米,李輝種糧的信息更足了,“等農田全部改好后,打算把流轉面積增加到200來畝。”
玉米迎來收獲。農業銀行阜陽分行供圖
為切實解決瓦廟村高標准農田建設項目補助資金不足的問題,阜南縣農業農村局結合地方實際,多次實地考察摸底,認真匡算農田建設資金需求和缺口,創新投融資模式,以安徽利民集團為承貸主體,以建設后高標准農田的合理收益為第一還款來源,獲農業銀行阜南支行貸款資金1300萬元。
“這筆貸款是瓦廟村高標准農田建設項目推進的‘加速器’,畝均投入可達2500元。” 農業銀行阜南支行副行長張寧介紹,項目建設內容包括土地平整、灌溉與排水、田間道路硬化以及其他工程。項目實施后,將全面提升耕作條件,提高農戶種糧收益。
“本著‘建一片、成一片、見效一片、惠民一片’的基本原則,確保項目資金用在刀刃上,推動高標准農田建設項目早落地、早實施、早見效。”孟鋒如是說。
讓農田“變身”,叫土地“生金”。
隨著高標准農田項目貸款落地見效,農業銀行阜南支行將金融活水注入田間地頭,讓田塊成為高產穩產田,也“貸動”鄉村的希望田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