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本網原創

農業銀行阜陽分行:“惠農e貸” “知”農更“支”農

人民網記者 汪瑞華
2023年09月15日10:07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這些天,田什雲忙得是腳不沾地。100畝洋蔥收上來,緊跟其后種下去的高粱,是一天比一天高。

眼瞅著要給地裡的庄稼上肥,農業銀行倪邱二級支行的貸款,給老田吃下了“定心丸”。他給記者算了筆賬,“200畝地的化肥7萬,地租10萬,20萬的貸款還剩下3萬可以用作流動資金。”

老田話裡話外說的貸款,就是農業銀行阜陽分行創新推出的“惠農e貸”。

其實,這不是老田頭一次享受“惠農e貸”,早在去年就成功貸到了首筆8萬元,用於購買拖拉機,一下子提高了種地的機械化率。

農行工作人員深入田間地頭為田什雲(左)送去金融服務。人民網記者 汪瑞華攝

農行工作人員深入田間地頭為田什雲(左)送去金融服務。人民網記者 汪瑞華攝

在務農之前,老田開過10多年的貨車,也經營過4年的飯館,直到2021年,才開始改行包地當大戶。得益於“惠農e貸”的幫扶,如今老田不僅有拖拉機,還採購了移栽機、鋪膜機、打孔機和旋耕機,因為有過跑車的經歷,各式農機開起來都不在話下。

“拖拉機是四驅6缸160馬力,柴油版,可給勁了!”老田打趣道,就是比較耗油,地裡跑1小時得燒上150元油,但好在節約了人力成本,提升了種植收益,一個字,值!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

種植業作為農業產業鏈中的重要一環,對於農民增收致富和鄉村振興有著重要作用。然而由於資金困難,許多種植戶發展產業面臨著缺資產、規模小等難題。

為推動地方種植業的持續發展,農業銀行阜陽分行積極參與其中,創新提供金融服務支持,幫助農戶緩解資金難題,促進產業升級和可持續發展。純信用、免抵押、免擔保的“惠農e貸”就是金融“活水”之一。

農業銀行倪邱二級支行行長李超振說,“惠農e貸”是完善農村金融服務的第一步,也是打通農村金融服務“最后一公裡”的關鍵所在。通過個性化的金融支持,精准觸達縣域城鄉,在手掌之上、方寸之間就能為種養殖戶提供“有溫度”的服務。

近年來,農業銀行阜陽分行創新推出的“惠農e貸”,穩步推進、服務“三農”,金融“活水”正唱出鄉村振興的歡快曲。

在太和縣三堂鎮鎮東村,56歲的王文科是首批享受“惠農e貸”的種植戶。

“僅用一周時間,銀行就給我發放了10萬元貸款,解了燃眉之急。以前常聽說貸款難、首次貸款更難,但‘惠農e貸”改變了我的認識。”王文科說,線上操作,隨借隨貸,按日收息,賊方便。

新鮮打包的“上海青”裝車發貨。人民網記者 汪瑞華攝

新鮮打包的“上海青”裝車發貨。人民網記者 汪瑞華攝

鎮東村是遠近聞名的“上海青”種植基地,全村擁有種植戶200多戶,共計種植面積3000多畝,王文科算得上是村裡的大戶。

早前一直在上海種蔬菜,2011年,王文科帶著技術回到家鄉,繼續種“上海青”,從起初的30畝到眼下的300畝,面積逐年擴大,效益也是逐年看漲。

規模大了,自然就要考慮蔬菜的保鮮和儲藏,冷庫是最優解決方案。王文科告訴記者,村裡頭幾個大戶一合計,硬是建起了皖北最大的冷庫,18個連體庫共計3000多平方米。如今有了冷庫的保障,讓“上海青”一年四季都能供應。

在王文科的帶動下,100多戶村民跟著他種“上海青”。值得一提的是,95%的種植戶都享受到了“惠農e貸”,一次授信,三年循環使用,大大緩解了種植戶的資金需求。

“從播種到收割,‘上海青’的生長周期在25天左右,畝均產量可達3000斤,一年能種七八茬。”王文科說,種出來不愁賣,平均下來,一天能夠發出去15車“上海青”,日均出貨量在300噸。

在鎮東村,一天要發出去15車“上海青”。人民網記者 汪瑞華攝

在鎮東村,一天要發出去15車“上海青”。人民網記者 汪瑞華攝

“趕上了好政策嘍,買種買肥雇人工,錢的事情迎刃而解。”聽得出王文科格外從容,“手裡有錢,心裡不慌。”

其實,讓他心裡踏實起來的,就是“惠農e貸”金融產品。單筆額度雖然最高隻有20萬,但戶戶加在一塊,就是個不小的數目。數據統計,2021年5月以來,三堂鎮純農戶“惠農e貸”放款總額突破1億元。

對准“痛點”,疏浚“堵點”,打通流向種植戶的“最后一公裡”,才能使金融“活水”更好澆灌鄉村振興。

常年扎根在基層的農業銀行原牆二級支行行長魏雷感觸頗深,“主動挖掘有市場、有前景但尚未獲貸的種養殖戶,提供精准化的金融產品,從干流到支流,從城市到鄉村,說到底就是普惠金融進農村。”

數據統計顯示,今年1至8月份,農業銀行阜陽分行累計投放“惠農e貸”55.66億元,較年初淨增18.43億元。

(責編:關飛、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