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江淮行丨安徽靈璧:搶抓“新風口” 打造百億級高端軸承產業集聚地

今年初,一台4500噸旋軋機下線,讓安徽省靈璧縣吸引了全球軸承從業人士的目光。
這是世界首台超大噸位盤軸件碾軋成形設備,一舉打破航空發動機、燃氣機、能源化工等領域大尺寸盤件無法一次整體成形的行業瓶頸。
靈璧縣城區。靈璧縣委宣傳部供圖
很難想象,靈璧,一個坐落於淮海平原、因靈璧石而聞名的農業大縣,從2018年打開軸承產業的切口,僅用時5年就將靈璧軸承的品牌推送至世界舞台。
然而,靈璧展露出的產業雄心遠不止於此:根據《靈璧縣百億級軸承產業發展規劃(2020—2030)》,“十四五”末,靈璧軸承產業工業增加值要達到100億元的發展目標﹔靈璧志在打造高端軸承產業集聚基地。
為什麼是軸承?靈璧錨定軸承產業的優勢何在?相比全國其他先發軸承產業聚集區,靈璧何以發揮后發優勢,找到一條打造高端軸承產業聚集地的新路徑?
一連串的疑問,在如今安徽舉全省之力發展新能源產業的大背景下,思路日漸清晰。
為什麼是軸承?
軸承,被譽為機械裝備的“關節”。
作為當代機械設備中一種不可或缺的零部件,軸承主要功能是支撐機械旋轉體,降低機械旋轉體之間的摩擦系數,從而保証機械旋轉體的回轉精度,因而被廣泛應用於各個產業領域。
“大到汽車、飛機、飛船,小到手機、平板電腦和兒童玩具,都能看到軸承的身影。”靈璧軸承研發服務中心常駐專家、靈璧軸承協會副理事長宋曉波介紹道。
宿州海納百川軸承有限公司軸承成品。靈璧縣委宣傳部供圖
十九世紀末,世界軸承產業起步。二十世紀50年代以來,在航空航天、核能工業、電子計算機、光電磁儀器、精密機械等高新技術的推動下,高精度、高性能、高壽命的軸承,成為高端工業裝備的需求主流。
在國內,雖然全國已形成五大軸承產業聚集區,中國軸承也在世界市場佔有一席之地。但一個被業內公認的事實是,中國的高端軸承產業任重道遠。
2018年,也就在高鐵軸承被《科技日報》列入“中國35項被卡技術”名錄的當年,坐落皖北的靈璧,迎來了從浙江遷入的第一家軸承企業。
彼時,錨定“工業強縣”目標的靈璧,也在苦思高質量發展的突破口和發力點。
靈璧經濟開發區管委會。靈璧縣委宣傳部供圖
誰也沒想到,一次似乎“無心插柳”的產業轉移,給了靈璧縣錨定軸承產業的“靈光”。從此,靈璧軸承工業的齒輪開始轉動,並越轉越快。短短5年間,靈璧軸承產業園已集聚42家軸承企業,形成了“軸承鋼管、軸承套圈、保持架、熱處理、軸承滾動體、成品軸承”的專業化、分工明確的完整軸承加工制造鏈。
2022年,靈璧縣軸承相關產業設計產能80億元,當年獲全省首批投資“賽馬”激勵。今年1~8月,靈璧軸承產業實現產值10.7億元,同比增長120%。
為什麼是靈璧?
短短五年,軸承產業為何能在靈璧產生“聚變”?
首先是“天時”。 在長三角一體化日漸緊密的大格局下,滬蘇浙軸承企業向內地轉移意願強烈﹔同時疊加安徽省委、省政府對皖北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建設的支持,基礎設施完善的靈璧,具有較強軸承產業的接納能力。
靈璧百億軸承產業園。靈璧縣委宣傳部供圖
其次還有“地利”。“靈璧處在我國長三角(滬蘇錫常)、浙東、河南洛陽、魯西冀四大軸承基地的地理中心,直線距離在340—530公裡之間。”宋曉波介紹,這讓靈璧有了產業發展的地緣優勢。
但更重要的是靈璧決心發展軸承產業的“人和”。
如何吸引軸承企業來靈璧?首要是優惠的政策。近年來,靈璧因“業”制宜,針對性出台一系列鼓勵軸承產業發展政策,為企業提供落戶、生產、資金、技術、人才、用工等全方位、全周期支持。
“在縣政府支持下,我們獲得了1500萬元軸承產業貸,立即上馬8條國內最先進的生產線。”山靈智能設備制造(安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楊祖明介紹。
近年來,靈璧先后兌現各類企業獎補資金近4000萬元,並設立軸承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每年投入5000萬元,今年以來已為相關企業辦理融資貸款近4000萬元。
安徽貝姆軸承科技有限公司軸承生產線。靈璧縣委宣傳部供圖
有政策,還得聚人才。靈璧與合工大聯合創辦合工大技師學院靈璧分院,推進校企合作,並在靈璧高級職業技術學校開設軸承班,為企業供應訂單式人才,全縣每年培養實用技能人才超3000人。
高端人才方面,靈璧與宿州學院共建機械裝備制造(軸承)產業學院,成立“宿州學院—靈璧軸承產業園博士工作站”,為高品質軸承研發儲備最強“大腦”。
靈璧縣軸承研發服務中心。靈璧縣委宣傳部供圖
產業發展,技術先行。靈璧與河南洛軸所、合工大共同建立靈璧軸承研發服務中心,中心有2名專家常駐辦公,並免費為企業提供技術研發、產品檢驗、咨詢服務。目前,靈璧軸承產業園已成為洛軸所、西北工業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科研成果轉化基地。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靈璧還規劃建設2平方公裡(3000畝)軸承產業園,建成標准化廠房及配套設施70萬平方米,實現企業“拎包入駐”。
此外,靈璧先后與中國軸承協會、浙江軸承協會合作舉辦多輪靈璧軸承產業發展論壇、靈璧軸承推介會,打響靈璧軸承“品牌”,提升靈璧軸承知名度。
未來“風口”在哪?
躋身安徽“第一方陣”,站在“半山腰”的靈璧軸承人,繼續抬頭看“山”:發力高端軸承,軸承產業未來“風口”何在?
答案,如今日漸明了。
今年,安徽省將新能源汽車推上首位產業﹔與此同時,在國家“雙碳”背景下,新能源產業方興未艾。這也暗合國內軸承產業發展的邏輯:未來,汽車、風電、航空等領域的高端軸承需求旺盛。
安徽元誠軸承有限公司技術人員在對產品進行取樣抽檢。靈璧縣委宣傳部供圖
事實上,世界首台超大噸位盤軸件碾軋成形設備在靈璧下線,恰是靈璧遵循該產業演進規律的縮影。
同樣,靈璧軸承人已嗅到商機。
近期,在安徽宿德軸承有限公司,年產1200萬套精密新能源汽車輪轂軸承生產線正在調機試生產。今年,該公司搶抓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機遇,投資1億元升級高端軸承的產能。“今年,我們70%的產能,都將放在第三代高端軸承的產品生產上。”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
同樣,山靈智能設備制造(安徽)有限公司也投資1.2億元,在靈璧新建10條新能源汽車電機軸承生產線,並實現滿負荷生產。
山靈智能設備制造(安徽)有限公司生產線。靈璧縣委宣傳部供圖
“今年,我們圍繞新能源汽車軸承、減速器、鋁合金部件等零部件,引入了一批戰略合作企業。”靈璧縣發改委相關負責同志介紹,今年1~7月份,靈璧新能源汽車“雙招雙引”項目錄入11個,居宿州全市縣區第一,擬投資金額達到103.5億元。
新能源讓靈璧高端軸承產業之路找到“新風口”。
“我們將圍繞建設‘新時代百億級高品質軸承產業集聚基地’的目標任務,增強創新驅動力、推進產業高端化,進一步提升靈璧軸承在國內的影響力和核心競爭力,推動軸承產業做大做強,加快打造在國內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高端軸承產業集群。”日前,宿州市委常委、靈璧縣委書記時志遠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立足新時代、站在新起點,靈璧縣將搶抓新能源汽車“風口”產業發展機遇,千方百計做大車用軸承零部件產業,深度嵌入汽車全產業鏈,實現軸承產業“彎道超車”,為全省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貢獻靈璧力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