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圖說天下

“鏈”就新能源汽車產業“生態圈”

2023年09月20日08:44 | 來源:安徽日報
小字號

  9月11日,當涂經開區騰龍汽車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汽車熱管理管路系統項目自動化生產線上,一派繁忙景象,一件件汽車空調彎管陸續下線。特約攝影 王文生 通訊員 管瑞 攝

  當前,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雙向驅動下,汽車產業正在經歷百年大變局,在這個大趨勢下,安徽將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作為十大新興產業之一強力推進,憑借完備的產業基礎、清晰的產業鏈體系和蓬勃發展的產業集群,“鏈”就新能源汽車產業“生態圈”。

  近3年來,安徽汽車產量一直保持20%以上的增速。2022年全年,全省汽車產量174.7萬輛,同比增長17.4%﹔新能源汽車產量52.7萬輛,同比增長108%。汽車及新能源汽車總量均居全國第七,產量雙雙創下歷史新高。新能源汽車已成為安徽汽車產業發展的主引擎。

  產業基礎好

  整車企業成績亮眼

  江汽集團2022年全年累計銷量達到50.04萬輛﹔奇瑞汽車2022年累計銷量達123.27萬輛﹔比亞迪合肥基地一期自2022年6月20日首台車下線以來,到當年12月27日,已經實現10萬輛量產車下線……

  近年來,安徽深入實施制造強省戰略,汽車產業已成為引領發展的優勢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走在了全國前列,產業規模國內領先,掌握了有關核心技術,在智能化技術上取得了突破,培育了一批有較強競爭力的龍頭企業,成為了汽車出口大省。

  本土品牌奇瑞,早在1999年初創時期,就瞄准新能源車賽道謀篇布局,成為國內最早研發新能源汽車的車企之一。在20多年技術積累下,奇瑞已打造出豐富的產品矩陣。

  2016年,奇瑞艾瑞澤PHEV上市﹔2017年,奇瑞小螞蟻問世,成為精品純電小車的佼佼者﹔2019年,奇瑞第三代氫燃料電池汽車亮相世界制造業大會﹔2021年5月,奇瑞“世界首創”全功能混動構型DHT(混動專用變速箱)下線﹔2021年12月,奇瑞QQ冰淇淋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奇瑞集團年營業收入突破2000億元大關,呈現出強勁的增長態勢。

  目前,安徽擁有整車企業7家,既有以奇瑞、江淮為代表的本土品牌,合肥長安為代表的央企,也有蔚來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比亞迪為代表的國內新能源汽車頭部企業,還有大眾安徽為代表的合資品牌整車生產企業,構架了乘用車、商用車、專用車三大主導方向的“一鏈三線”戰略布局,具備燃油、純電、混動和氫燃料多種技術路線,涵蓋乘用車、客車及輕、中、重卡系列產品。

  龍頭帶動

  發展“全鏈”模式

  頭雁引領,眾雁高飛,從整車研發生產銷售到零部件供應,眾多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企業選擇布局安徽,在“鏈主”企業的帶動下,全產業鏈條不斷完善。

  依托大眾安徽建設供應商產業園,截至2022年底,大眾安徽已與16家安徽本土企業供應商開展合作,有38家供應商已隨大眾安徽來皖投資。向大眾安徽供應電池系統的大眾汽車(安徽)零部件有限公司,以及提升大眾安徽在銷售和售后方面數字競爭力的大眾汽車(安徽)數字化銷售服務有限公司都已經落戶安徽。

  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奇瑞控股集團累計銷售汽車74.14萬輛,同比增長56%,創下歷史半年度銷量新高,漲幅排在傳統車企前列。其中,奇瑞海外銷量超過總銷量的53%,連續20年成為中國乘用車品牌出口冠軍。

  一組組數據足以証明奇瑞汽車蓬勃發展的勢頭。作為我省汽車產業鏈“鏈主”企業,奇瑞汽車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匯聚多家頭部新能源車企及上下游配套企業,形成汽車“產業森林”。

  圍繞奇瑞供應鏈,蕪湖市開展招商,2022年,蕪湖市新招引億元以上新能源汽車項目127個,總投資額1078億元。今年1月至5月,簽約、開工、投產項目53個,總投資額399.9億元﹔在談儲備項目135個,投資額2028.9億元。

  在整車龍頭企業帶動下,安徽建立了集整車、發動機、車身、底盤、內外飾、動力電池、電機電控的全產業鏈體系。2022年,安徽擁有規上汽車產業鏈企業1000余家,已形成較為完備的產業體系。

  圍繞奇瑞、江淮、蔚來、比亞迪等整車企業供應鏈,逐步形成了覆蓋汽車零部件全領域重點產品的供應體系,包括動力系統、車身系統、汽車電子、底盤、新能源、智能網聯、原材料及設備等7個一級鏈條。擁有一批汽車零部件一級優秀供應商,艾科泰克動力總成、全柴動力、伯特利汽車安全系統、華霆動力、萬裡揚變速器等本地企業,杰鋒汽車動力系統、延鋒汽車飾件系統、大陸汽車車身電子系統等合資企業,在產品產量及技術含量等方面都位居全國前列。

  協同發展

  產業集群效應凸顯

  不斷集聚發展的汽車產業正在引領一批汽車零部件縣域特色產業集群蓬勃發展,零部件的集聚效應也逐漸顯現出來。

  在蚌埠市懷遠縣,諾博汽車橡塑(安徽)有限公司(橡膠項目)於8月底正式投產,配套長三角及周邊地區上汽大眾、理想、蔚來、小鵬等主機廠。今年,蚌埠市將汽車零部件產業與新型顯示、新能源、智能傳感、生物化工等產業一起明確為蚌埠聚力發展的五大產業集群,推動一大批優質項目加快落子布局。

  在長豐縣下塘鎮的比亞迪汽車合肥生產基地,“秦”系列、“元”系列等暢銷車型正從這裡源源不斷銷往全國各地。當前,合肥市正加快打造新能源汽車之都,已培育引進大眾、比亞迪、蔚來、江淮、長安、安凱6家新能源汽車整車企業,集聚國軒高科、中創新航、巨一科技等500多家配套企業。

  近年來,安徽加快整車、零部件、后市場三位一體發展,產業鏈條布局完整,已形成合肥、蕪湖“雙核”驅動,宣城、安慶、馬鞍山、阜陽、淮南、六安、滁州、蚌埠等市多點聯動,長豐、蒙城、泗縣、廣德、懷寧、桐城、岳西等一批汽車零部件縣域特色產業集群蓬勃發展,整車與零部件協同發展的新格局,近地配套能力顯著增強,集聚效應逐漸顯現。

  安徽“十四五”汽車產業規劃中提到,到2025年,世界級汽車產業集群培育取得突破性進展,力爭全省汽車產業產值超過1萬億元,省內企業汽車生產規模超過300萬輛。

  聚力發展一條重點產業鏈,聚焦一批引領性產業項目,聚能多個產業集群……未來,安徽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必將勢如破竹,帶動汽車全產業鏈產值向萬億元邁進。

  記者 鹿嘉惠

(責編:黃艷、金蕾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