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圖說天下

淠史杭續寫老區發展新篇章

2023年08月18日08:41 | 來源:安徽日報
小字號

淠史杭灌區工程示意圖。

在淠史杭工程的灌溉下,霍邱縣多年糧食豐產。

江淮果嶺喜獲豐收。

響洪甸水庫居民。

橫排頭渠首。

佛子嶺水庫美景。

將軍山渡槽在半個多世紀裡灌溉良田、澤被后人。

西茶谷公園。

霍山縣東淠河生態環境大為改善,成為鳥類棲息的天堂。

人工開挖的淠河總干渠。

碧水環繞六安城。

被譽為“人間天河”“治水史詩”的淠史杭工程,見証了革命老區六安65年來的滄桑巨變。

淠史杭工程,是淠河、史河、杭埠河三個毗鄰灌區工程的總稱,自1958年8月19日動工興建,至1972年骨干工程基本建成通水,歷時14年,橫跨長江、淮河兩大流域,惠及皖豫兩省,擁有七級5萬裡渠道,是新中國成立后興建的全國最大灌區。

一條“人間天河”

江淮分水嶺是秦嶺、大別山向東的延伸,長江流域與淮河流域的分界線。這裡丘陵崗沖相間,河窪遍地,無雨則旱,有雨則澇﹔又位於南北氣候過渡帶,降雨量時空分布不均勻,極易造成“大雨大災,小雨小災,無雨旱災”。

據《安徽省志·淠史杭灌區志》記載,從1671年至1949年的278年間,江淮丘陵地帶發生的自然災害多發。地處江淮分水嶺兩側的皖西、皖中地區,更是長期飽受水旱災害的肆虐。

“一方盼水水不來,一方恨水水不走”“命水不見面,廢水沖破田”……一首首民謠,道出了江淮丘陵地區昔日的辛酸。

與水旱災害抗爭,千百年來,皖西人民從未屈服、從未放棄過,在興修水利、變水害為水利的道路上一路探索,一路前行。戰國及秦漢時期,這裡修筑了著名水利工程水門塘、安豐塘、七門堰,為抵御水旱災害發揮了重要作用。

歷盡滄桑,加之技術條件的限制,到新中國成立前夕,這些古代水利工程破敗不堪,十年九災的境遇無法從根本上改變。

1950年夏,淮河流域再次泛濫成災,兩岸4000多萬畝農田顆粒無收,1300多萬人受災。

“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安徽人民積極投入治淮工程建設,在大別山區攔蓄洪水。1952年1月,新中國第一座連拱壩結構的大型水庫、亞洲第一座鋼筋混凝土連拱壩——佛子嶺水庫破土動工,拉開了大規模治淮的序幕。

伴隨佛子嶺、梅山、響洪甸、磨子潭等大型水庫的陸續建成,蓄水防洪初見成效。降服旱魔,馴服野性之水為民所用,成為治淮的另一嚴峻課題。在此期間,位於江淮丘陵中央地帶的省會合肥市等地,嚴重缺水。一個更大、更加不可思議的系統工程,正在反復醞釀,利用大別山水庫水源,開挖人工渠道,自流灌溉江淮之間安徽、河南千萬畝良田,一個宏偉的灌溉工程構想逐漸形成。

1958年8月,中共安徽省委作出一個重大決策,以治淮建成的佛子嶺等幾大水庫群為源頭,修建一個跨越江淮分水嶺兩側、橫貫皖中,由淠河、史河、杭埠河三大灌區組成的特大型灌區——淠史杭。

《淠史杭灌溉工程志》概述中這樣描述道:“旱災嚴重而又頻繁,迫切要求擺脫受自然奴役的命運,成為地方各級領導和灌區人民最強烈的願望,成為寧願作出巨大犧牲,也要興建淠史杭工程的力量源泉。”

1958年8月19日,工程開工興建。一張老照片記錄了當時情景:時任淠史杭工程總指揮的趙子厚,在橫排頭工地開挖第一鍬土,旁邊的群眾報以掌聲,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10米以上的深切嶺98處,最深的平崗切嶺長3公裡,切深25.6米﹔10米以上高填方48處,最高的吳家岸填方填高19.2米﹔渡槽100余座,最長的將軍山渡槽全長894米﹔支渠以上各類建筑物6萬多座﹔中小型水庫1200多座……淠史杭工程施工難度之大、作業環境之險、興建歷時之久、要求標准之高,遠遠超出預想。

面對如此艱難的一項工程,皖西人民沒有選擇退卻。他們豪邁地說:“我們有的是勞力,多的是智慧”。

那一年,聽說橫排頭開工需要人手,崔如森和七八個年輕人,很快就趕到了工地。“工地上是人擠人、人挨人。那時候辛苦肯定是辛苦,但是我們從不講苦,有多大勁使多大勁。”回憶起當年參與建設時的情景,84歲的崔如森仍記憶猶新。

建設者以建設時期每畝不足40元的國家投資,以日最高上工80萬人的壯舉,完成了6億多立方米的土方工程。這些土方如果圍成1米高寬的長堤,可繞地球10多圈。

1972年底,淠河、史河、杭埠河3個灌區內的總干渠、干渠、分干渠渠道土石方和主要控制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工程基本完工,骨干工程及分干渠以上渠道基本建成通水,標志著淠史杭工程基本建成。

這是艱苦奮斗的14年,也是驚天動地的14年,更是改天換地的14年!江淮兒女在經濟極其困難、物資十分匱乏、技術設備簡陋落后的條件下,建成了三大渠首、2.5萬公裡七級固定渠道、6萬多座各類渠系建筑物、1200多座中小型水庫、21萬多座塘堰的工程體系。

“空中浪濤響,天際白帆飄。”淠史杭工程,東臨巢湖之濱,南依大別山南麓,西跨河南固始,北到淮河之畔,恰似一條“人間天河”,徹底結束了皖西、皖中等江淮丘陵地區十年九旱、滴水貴如油的苦難歷史。

一種偉大精神

淠史杭工程興建之初,正值國家經濟困難時期,也未納入國家計劃。缺資金、缺物料、缺設備……但不缺的是干部的勇於擔當和群眾的熱情參與。

立下愚公移山志,能破萬重困難關。口糧自己帶,工具自己造、炸藥自己炒,水泥自己燒……皖西地區黨組織帶領人民艱苦奮斗、不等不靠,自力更生開展建設,實現“叫高山低頭,要平崗讓路”。

許芳華,家住舒城縣杭埠河岸邊,1958年11月份龍河口水庫動工時,結婚才3天,就積極響應黨的號召,來到工地。專找臟活、重活干,1個月入團,3個月入黨,被推選為“劉胡蘭戰斗連”連長。

1959年的春汛來得格外早,幾天幾夜的大雨,導致山洪暴發,將剛剛壘起的龍河口水庫主壩撕開一個大缺口。在千鈞一發之際,許芳華率領她的戰斗連,一個個跳進了齊腰深的刺骨激流中,和工地上的男子漢一起手挽手、肩並肩,筑起堅不可摧的人牆,保住了大壩。

工程建設中,以黃繼光、劉胡蘭、鐵姑娘等命名的突擊隊、戰斗隊達6400多個,涌現出無數建設英雄和模范團體。

由於渠道面廣線長,測量任務便是頭一道難題,而當時專業測量隊員不到100人。指揮部便選派知識青年和農民進行培訓,邊學邊干,四個月就完成了測量工作。

技術人員反復勘測后,再由“領導、群眾、技術人員三結合”商定,選擇抬高引水口水位,灌渠沿分水嶺走高線,高處嶺頭切嶺挖河,地處窪地填方筑堤,以獲得最大效益。

工程量大,面對施工中的種種難題,涌現了許多“土專家”,創造了專攻切嶺工程的“洞室爆破法”、發明了專攻黃礓土的“劈土法”,研制了垂直運輸土工具“倒拉器”……每一寸渠道,每一處涵閘,每一座渡槽,都凝聚著皖西兒女頑強拼搏的無窮力量和智慧。

“平崗切嶺”工程,全長約3000米、最大切深25.6米,需開挖土方276萬立方米、石方67萬立方米,被稱作“最艱巨的釘子”。

當時的霍邱縣縣長鄒立漢,在領受平崗切嶺工程任務時表態:“寧願苦斗,不願苦熬,任務再大再難,我們也要斗。”

1958年10月,一聲令下,“平崗切嶺”工程正式動工,五萬民工齊上陣,用鐵钎、小推車等最原始的工具,僅用了八個月,完成了預計三年的工程。

犧牲奉獻是老區人民最寶貴的精神品質。淠史杭工程建設中,老區人民再次發揚了犧牲奉獻的精神品質。據統計,為建設大別山區大型山谷水庫、淠史杭工程和沿淮行蓄洪區,皖西革命老區總共淹沒了50萬畝耕地,搬遷了50萬戶居民。

尊重科學規律,堅持實事求是。淠史杭工程工程指揮部領導和技術人員不唯書、不唯上,隻唯實。根據皖西地形特點,打破傳統5000分之一比降,創造性地採用20000分之一比降,沿高線布置渠道,並採用“長藤結瓜式”的工程體系,蓄、引、提三種水源相互調劑,實現了灌區80%以上農田的自流灌溉,解決了水資源時空分配與區域耕地、人口及生產力組合不相匹配的矛盾。

歷經滄桑巨變,其規劃的超前性、布局的系統性、設計的合理性、施工過程的科學性和巨大的綜合效益,依然讓人們震撼和嘆為觀止。1986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授予淠史杭工程總體設計首屆科技進步一等獎。

一座時代豐碑

“淠史杭水滾滾流,流來幸福流走愁。流來幸福滿河面,流去苦難不回頭”。在灌區,這首流傳的新民謠,道出了淠史杭工程的分量,猶如“生命之源””發展之源”“幸福之源”。

淠史杭灌區,把淮河水系的淠河、史河和長江水系的杭埠河水系,通過橫排頭、紅石嘴、牛角沖和梅嶺等樞紐工程,引上丘陵高崗,發展成為三大灌區,並通過渡槽溝通江淮水系,形成以防洪、灌溉、城鄉供水為主,生態供水並重,兼有水力發電、水產養殖、水利旅游等綜合效益的大型水利工程。

橫排頭渠首樞紐工程,是淠河灌區的渠首樞紐。“淠河灌區設計灌溉面積660多萬畝,是淠史杭三大灌區中灌溉面積最大的灌區。”橫排頭管理處主任李勝感嘆,有了橫排頭樞紐工程的建設,才極大地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促進了灌區糧食增產和農業增收。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過去,這個“命脈”完全由老天操縱。有了淠史杭,灌區人民才真正操縱了水利的命脈。

65年來,淠史杭灌區安徽境內受益耕地面積達1270萬畝,佔全省1/6,正常年份糧食產量700多萬噸,約佔全省1/5、全國1/100,是全省乃至全國的重要“糧倉”。2022年江淮地區發生嚴重干旱,淠史杭灌區通過“蓄、引、提、調”等措施,累計供水45億立方米,保障了農業灌溉用水,助推全省糧食生產實現“十九連豐”。

淠史杭工程穿越鄉村城市,是合肥市、皖西中心城市六安城市供水的主水源,是沿渠數十個縣城的主要補給水源,保証了1400萬人口供水安全。

坐落於灌區淠河總干渠之上的羅管節制閘,被稱為合肥的“水龍頭”,這裡平均每天都在以超過60立方米/秒的流量,持續向合肥供水。

合肥市每天供水量,已經超過200萬立方米。“每年我們要從上游的淠史杭灌區,引進優質的源水達到5億立方米,是合肥市供水安全的一個重要保障。”合肥市董大水庫管理處調度科科長王躍說。

天一生水,澤潤萬物。淠史杭灌區,每年為區域內輸送3億立方米生態補水,形成了覆蓋1.4萬平方公裡的龐大水生態系統,塑造了山高水長、林茂草豐的優美生態,使昔日十年九旱、赤地千裡的江淮分水嶺地區成為流水潺潺、宜居宜業的綠色生態福地。

灌區以得天獨厚的水資源條件、調控自如的灌排體系,在保障糧食安全、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發揮了突出作用,推動了集約化經營和現代農業發展,為合肥、六安及沿渠城鎮工業化、城鎮化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水資源支撐,在安徽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合肥都市圈加快形成中,灌區優質水資源的基礎保障作用日益凸顯。目前,區域內GDP佔安徽全省1/3以上。

江淮果嶺、六安茶谷、西山藥庫……近年來,六安在糧食豐產的同時,正在全力打造長三角綠色農產品加工供應基地。依托淠史杭灌區的優質水資源,全市小龍蝦產業蓬勃發展,霍邱縣被授予“中國生態稻蝦第一縣”稱號,形成了安徽省重點水產品基地、皖西白鵝生產基地,全國重要的優質羽絨原產地和集散地。迎駕集團、華潤集團建立的礦泉水生產線,將汩汩清泉源源不斷輸往全國各地。

淠史杭灌區,還串起了六安兩個5A級景區、26個4A級景區,紅色土地變成“天然氧吧”,綠水青山化作“金山銀山”。2022年,全市共接待游客4500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350多億元。水利工程融自然與人文於一體,生態文明、文化旅游,持續續寫著人與自然和諧相生的新時代答卷。

1996年至2020年,淠史杭灌區累計實施了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268個,配套改造渠道864公裡,加固改造建筑物4447座,修筑沿渠道路661公裡,新建或改建量測水站點469個。通過工程改造,實現了“節水”“增效”“保安”“降費”四大效益。

淠史杭工程,像一座時代的豐碑,矗立在江淮分水嶺之上。年復一年,發揮著巨大的綜合效益,有力改善了灌區生產、生活和生態條件,工程於2011年被評為“中國百年百項杰出土木工程”。

一項奮進事業

在淠史杭灌區裡,有這樣一條小渠,地處六安市裕安區西南側,進水口在淠河總干渠左岸,全渠聯通蘇埠與韓擺渡兩鎮,長達15.5公裡,這就是金杯支渠。

經多年運行,金杯支渠的大部分渠道、閘門都已損壞,滲漏嚴重。且由於渠堤沖刷、雨淋溝直接排水入渠等原因,部分渠道淤積嚴重。2021年,省淠史杭灌區實施淠河總干渠金杯支渠下段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開展渠道整治、硬化,並對渠下涵等建筑物進行翻建,現年供水量已超過1000萬立方米。

“上游的水三個多小時就能到,又快又及時,去年干旱我家收成一點都沒受影響。”韓擺渡鎮棉場村村民楊慶國,對支渠的發展感觸頗深。在他看來,當地村民歷經了3個階段。

最初無渠時,村民深受旱苦,庄稼作物隻能種耐旱的棉花,這也是村名的由來。建設了金杯支渠后,用水大大緩解,可每年的用水高峰期,上下游的農民之間都免不了一番斗智斗勇。而隨著金杯支渠續建改造工程的完工,不僅農田的供水得到有效保障,上下游村民之間的關系也愈發和睦。

淠史杭灌區不止著眼簡單的續建改造,還放眼於時代,始終以變革圖強的姿態和新中國治水事業共同奮進。

紅石嘴渠首樞紐位於金寨縣,是史河灌區的渠首工程。“我們在續建改造中,不僅建設了水情、工情監測和工程自動控制系統等信息化基礎設施,還搭建了渠首樞紐數字孿生平台。”紅石嘴管理處主任吳光明介紹,數字孿生平台可以建立虛擬模型測試設備,提高水電站安全性,降低運行成本,提升渠首工程管理現代智能化水平。

2021年以來,淠史杭灌區進入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階段,將數字灌區體系納入淠史杭灌區“十四五”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規劃中。

目前,數字灌區建設取得一定進展,灌區立體感知網已建立,匯集監測站點3865處,基本覆蓋灌區水源工程、渠首及主要骨干渠道和建筑物,重點支撐了雨情系統、水情監測和供水計量系統、視頻監控系統和閘控系統等應用。

“實現雨水墒情由人工測報為主到自動測報為主的轉變,工程監測由原始方法向實時監控轉變,提高了數據的實時性、連續性、系統性和調度的精准性。”安徽省淠史杭灌區管理總局副局長張勇表示,此舉為灌區水旱情的科學評估、水資源調度方案的動態優化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淠史杭灌區調度中心,大屏幕上實時顯示著灌區畫面,還能夠准確看到水位、流量、蓄水量、放水量等各個數值。

今年春灌時節,便驗証了數字灌區系統的質效,促進了水量的精准調度。“到2035年,淠史杭要基本建成‘節水、生態、智慧、共享、魅力’的現代化數字化灌區。”張勇介紹。

淠史杭工程是江淮兒女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一座歷史豐碑,展示了老區人民永跟黨走、犧牲奉獻的優良作風﹔要深入挖掘淠史杭工程蘊含的精神內涵和時代價值,講好淠史杭故事,賡續紅色血脈,為老區振興凝聚強大精神力量。

六安市委、市政府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及省委工作要求,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切實發揮好工程防洪、灌溉、供水、生態等綜合效益,更好地造福老區群眾。

江淮大地因水而興,由水而美。從新中國成立初“抗御洪水”到改革開放后“管理洪水”,再到新時代謀求“人水和諧共生”。皖西人民在戰勝水災、再造山河的奮進過程中,不斷改變自身命運,探索人水和諧共生之道。

豐碑永鑄,精神永存。皖西大地與淠史杭的奮進故事,將繼續傳唱。

(本版文圖由中共六安市委宣傳部提供)

(責編:范曉琳、李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