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江淮行丨六安市葉集區:“擂台比武”晒實績 鄉村振興添動能

“通過‘擂台賽’,我們村的長處和短處更清楚了,下一步的努力方向更明確了,干群的精氣神更足了。”近日,在六安市葉集區三元鎮橋元村,黨支部書記羅士軍向記者一一細數著“擂台賽”帶來的喜人變化。
葉集鄉村風貌。彭鬆攝
不僅僅是橋元村,在葉集,全區76個村(社區)都積極投入到這場“大比武”之中,比發展、拼干勁、爭位次。
將“擂台”擺到田間地頭、擺到農家院落、擺到生產一線,2021年8月以來,葉集區創新開展鄉村振興“擂台賽”,通過強化“爭著干”的意識,營造“比著干”的氛圍,激發“想著干”的潛能,在全區上下掀起了踴躍投身鄉村振興、積極建功爭先的熱潮,激活鄉村發展的“一池春水”。
比什麼? 部門搭台,精細比武內容
“完成糧食種植面積任務,得0.5分”“高標准農田管護到位得0.2分,管護不到位扣0.2分”“鼓勵培育認定農村產業帶頭人,每新認定1人,得0.5分”……打開《六安市葉集區鄉村振興擂台賽活動項目及評分細則》,一項項具體的細則清晰明了。
葉集區平崗街道“江淮果嶺”。人民網記者 高飛躍攝
據了解,“擂台賽”由葉集區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圍繞鄉村振興“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葉集區謀劃開展夯實根基行動、“兩強一增”行動、“138+N”“6969”提質增效行動、鄉村建設行動、鄉村治理行動、脫貧成果鞏固提升行動、改革賦能行動、“四個優先”保障行動等“八大行動”。針對各項行動,還制定了詳細的評分細則,分別明確了考評責任單位。
“過去很多干部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隻停留在思想認識層面,雖然知道鄉村振興很重要、必須干,卻不清楚到底要干什麼、怎麼干。”葉集區委農辦副主任劉靈鈺介紹,通過科學設定“擂台賽”項目和評分指標,讓基層抓鄉村振興工作有了目標和方向,做到了“干什麼”一目了然,“怎麼干”有的放矢。
“打擂分區直部門、鄉鎮、村社三個層面進行,根據各個層面的職能職責和工作特點,設定不同的打擂項目和評分指標,確保評分指標有針對性、操作性,達到以賽促干的目的。”劉靈鈺說。
有了明晰的“打擂項目”和“評分細則”,基層各項鄉村振興重點工作開始快速推進。
“‘打擂項目’裡面的評分指標,就是要加勁干的重點工作﹔‘擂台賽’中失分多的地方,就是自己的短板弱項﹔打擂的獲勝方,就是學習趕超的目標。”羅士軍說,按照“擂台賽”的藍圖干,各項工作一目了然。
怎麼比? 鄉村唱戲,分月分季比拼
確定了“打擂項目”和“評分細則”,比賽具體怎麼開展呢?
據了解,葉集將全區6個鄉(鎮、街道)分成3組,通過抽簽確定對手,實行兩兩一組、捉對PK。將全區76個村(社區)根據具體情況分為A、B兩類,其中A類村(社區)36個、B類村(社區)40個,同一鄉(鎮、街道)的2至3個同類村(社區)為一組互相打擂。
區直部門和鄉(鎮、街道)層面的打擂每季度開展一次,村(社區)層面的打擂每月開展一次,根據不同時期的重點工作安排,每次確定一個打擂主題。
葉集區三元鎮橋元村特色種養基地。人民網記者 高飛躍攝
“區領導高度重視‘擂台賽’,區級層面,每次打擂比武用時一天,每次比賽當天上午,區四大班子領導同志、各鄉鎮和區直有關單位主要負責人,都會進行現場觀摩,到基層一線調研鄉村振興工作新進展、新成效。”劉靈鈺說。
比賽當天下午,該區將召開區鄉村三級電視電話會議,有關人員分享觀摩感受、總結亮點經驗、點明差距不足、提出工作要求,並通報上一季度“擂台賽”結果,為打擂獲勝方頒發“擂主旗”和獎金。
葉集區鄉村振興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定期打擂比武,促使相關部門和單位把鄉村振興工作抓在日常、做在經常,同時也實現了鄉村振興考核有抓手、評價有依據。
明獎懲! 干群一心,面貌煥然一新
“區裡下了大決心,區財政每年拿出總收入的5%,共計4600萬元,作為鄉村振興創先爭優‘擂台賽’獎金。”葉集區有關負責人介紹稱,鄉(鎮、街道)層面,每賽季給予每組打擂雙方100萬元獎金,村(社區)層面,每賽季給予A類村每組25萬元、B類村每組20萬元的獎金,均由打擂勝負方按照7:3的比例進行分配。
對於獎金的使用,葉集區還專門出台了《六安市葉集區鄉村振興擂台賽獎補資金管理使用辦法》,明確獎金主要用於鄉村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人居環境整治等。
葉集城市風貌。彭鬆攝
“我們對排名實施動態管理,上年度打擂得分靠前的B類村,下年度晉級為A類村,上年度打擂得分靠后的A類村,下年度降級為B類村。”劉靈鈺說,有了動態機制,便可以營造鼓勵先進、鞭策后進的創先爭優氛圍。
此外,葉集區的鄉村振興“擂台賽”還是考核識別干部的重要抓手。
“我們堅持在鄉村振興一線考核識別干部。年度鄉村振興‘擂台賽’結果作為鄉鎮(街道)和區直單位領導班子選拔、任用、培養、獎懲的重要參考依據。”葉集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對年度“擂台賽”累計得分在全區排名末位的鄉鎮(街道),將約談其黨政主要負責人,並全區通報。這些舉措有力激發了廣大干部的進取精神、責任意識。
不僅僅是干部,廣大村民的積極性也被調動起來。
“看著村裡的流動紅旗,心裡那叫一個自豪。”三元鎮橋元村村民陳偵才坦言,每個村都想當A類村,但隻有大家伙一起努力,這個目標才能實現。
“通過近幾年的實踐,葉集已經形成了區委統籌謀劃、鎮村奮勇爭先、群眾全員參與的鄉村振興生動局面,鎮村黨組織的動員力、號召力、凝聚力得到了進一步增強。”葉集區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會進一步完善鄉村振興“擂台賽”的各項工作,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各項目標和措施在老區落地生根,奮力開創鄉村振興新氣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