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宣城:一種兩收 再生稻增產“有道”【4】
這陣子,種糧大戶李國強很忙,地裡的再生稻迎來頭季收割。
家住宣城市宣州區寒亭鎮的李國強,於2013年開始流轉土地種植水稻,起初種的是單季稻,后來聽說有一種水稻“像韭菜一樣,割了還會長”,他毫不猶豫選擇試種。
2020年,種再生稻的第一年,頭季每畝收了近600公斤稻谷,第二季150公斤,總產量比單季稻高出不少。產量上的變化,讓李國強來了興致,逐步擴大種植規模。目前,他承包的3600畝土地中,超五分之四種的是再生稻。
今年7月17日,大暑前期,李國強的再生稻開鐮,目前已完成八成在田水稻收割,預計8月20日全部歸倉。
8月15日下午,人民網記者來到位於宣城市宣州區寒亭鎮肖北村,李國強正在田間搶收水稻。一邊是收割機在田裡來回穿梭,一邊是拖拉機在田邊等待裝車。一旁的稻田裡,黃澄澄的稻谷顆粒飽滿,壓彎了谷穗。
所謂“割了還會長的水稻”,就是再生稻。第一茬收割之后,上水施肥,利用稻樁上存活的休眠芽重新發苗、長穗,60至65天之后,可再收一季,不僅減少了播種、栽秧、整地等環節,還增加畝產和收入。
跟水稻打交道,李國強的種植經驗也是一年一年越積越厚,“現在基本都是‘油稻稻’模式,一季油菜,一季水稻,和以往不同,改種再生稻,等於是‘兩種三收’。”
“收的早的,稻樁不超過25厘米,收的晚的,稻樁控制在30厘米以內,收完一茬后,24小時就上水施肥,第二茬除了管水,其他幾乎不用操心。”話裡話外,都是李國強的經驗之談。
他告訴記者,今年種的是“中早47”號新品種,從測產結果來看,頭茬畝均機口稻產量就達到了1250斤,按目前的長勢,二茬產量預計可達450斤,累計起來一畝田就是1700斤機口稻。
其實,改種再生稻,除了產量上的優勢,李國強更看中的是,畝均效益的提高。“有賺頭,我們就願意種。”他算了一筆賬,“第二茬省工、省時還省錢,攏共上水加上肥,一畝地成本隻需要100元,而450斤機口稻能賣500元,刨去成本相當於每畝多賺了400元。”
不論是產量,還是畝均產值上來看,事實上,在寒亭,再生稻已經成為不少種植戶的香餑餑,更何況兩季產量已超過傳統意義上的水稻種植。
“種植雙季稻要經歷一年中最辛苦的‘雙搶’,三伏天搶收早稻、搶種晚稻,而且雙晚生育期更長,后期遭遇秋寒減產的風險也更大。”李國強坦言,這也是他為什麼下定決心改種再生稻的主要原因。
但種植再生稻也不是萬無一失。在李國強看來,要想農業不靠天收,良種、良法、良技、良機、良田一個都不能少。
隨著“兩強一增”的推進,如今李國強種田,旋耕機打田、無人機植保、收割機收稻、拖拉機運輸等都能得以實現,唯獨再生稻的機插秧還是一個空缺。
“機插秧有10天的緩苗期,而手工栽秧和拋秧,換苗期隻需要3天,雖然機插秧效率高,但農時不等人,緩苗期太長。”李國強的一句話,道出了還未實現機插秧的原委。
作為種糧的“老把式”,李國強如今流轉的土地覆蓋宣州區4個鄉鎮。一年365天,除了春節前后的個把月相對清閑,其余月份天天都要起早下田,哪怕無需田管,他也會去田埂邊繞上一圈,用他的話說,“看了踏實!”
和他一樣,小自己三歲的弟弟李國華,也從事農業,主要負責糧食的烘干和加工﹔初中同學楊明海,則負責農機的農事服務。
“現在‘70后’是種糧的主力軍,年紀輕的不願種,年紀長的種不動,種地的活自然就落在了我們身上。”李國強認為,向科技要效益,向機械要產量,全程機械化是種糧必須要走的一條路。
雖然都是“70后”,但李國強他們信心十足。開農機的專門開農機、烘干加工的專門烘干加工、種植田管的就專門種植田管的,在李國強眼裡,他們的任務就是多種糧、種好糧,扛好“米袋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